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始皇横扫六国,那此时的六国实力真的很弱吗?

2019-10-21 20:14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当历史的轨迹转到公元前230年时,在东亚,战国末期的秦国,正在密谋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统一天下。秦王政决定统一天下时,秦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动。

秦国能发动战争,并不是偶然的。他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全部推倒其他国家。战国末期,有七大诸侯国,秦国是其中之一,位于西边。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灭韩国,到前221年里,灭齐国,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时代,对中国历史影响很深。

而秦国也是经过商鞅变法走上强国之路的,商鞅变法,彻底改变秦国的制度和政治结构。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更使秦国强兵之路达到战争的需求。爵位不再世袭,军功换爵位,让许多平民百姓得以实现步入贵族的行列,摆脱了世世代代的农民身份。在秦国统一前,其他六国的国力又是如何的?

1:赵国。战国时期又一大强国,从公元前453年到前376年,三家分晋完成。前403年,赵、魏、韩三诸侯国出现。赵国获得一定的领土。一开始,赵国还没有那么强大,直到赵武灵王的改革。赵武灵王采取胡服骑射的政策,见识到胡人的战斗力后。赵武灵王推行学习胡人的骑射技术,改穿胡人的服饰,之前是以传统步兵为主,如今变成骑兵为主。胡服骑射增强了赵国的国力,有种争霸天下的态势。

赵武灵王死后,赵何继位,为赵惠文王。赵惠文王任用廉颇、蔺相如等名人。此时的赵国名将名相辈出,出现许多有名的人物。而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中,就有两个出现在赵国,分别是廉颇和李牧,另外两个在秦国,为白起和王翦,一时间秦赵两国实力不相上下。

长平之战的发生,改变两国的实力,长平之战,秦国杀掉了45万赵军,赵国的精锐被耗尽。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转衰的一战,之后虽然守住了都城邯郸,但也没有之前的实力和威望,直到秦国统一天下,被秦国名将王翦灭掉。

2:齐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可以说是一个强国,出现过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地理位置也优秀,靠海边,没有后顾之忧,因此,齐国还是被称为:海王之国。公元前386年,齐国被田氏取代,之前的是姜姓。田氏掌管着齐国,进入战国中期。

在公元前589年,齐国被晋军打败,到了前555年,齐国讨伐鲁国,又被晋国率领12家诸侯国伐齐,齐国国力受到减弱。直到齐威王时期,齐国经过改革之后国力大增,名将田忌、孙膑崛起,前353年,齐国打败魏国,威名又有提升,但齐威王晚年,出现国相邹忌与将军田忌争夺权力。

公元前301年到前286年,齐国国力达到巅峰,先后联合韩、魏打败楚国和秦国。前284年,燕国联合秦、韩、赵、魏攻打齐国,齐国不敌,首都临淄沦陷。后来将军田单复国,但齐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抗衡秦国,直到被灭亡。

3:魏国。从三家分晋后的魏国,在战国初期,是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占据着秦国东进重要的关卡:函谷关。因此,也是秦国首要敌人,秦国想要统一天下,函谷关必须要拿下。连年的征战,魏国的领土不断的压缩,丢掉许多领土。

到了秦王政初年,魏国国力更加衰弱,对秦国造不成大的威胁。但魏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抗衡秦国,还是获得一定成功的,也提高了魏国的威望。可魏安厘王无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把有能力的信陵君给撤掉,从此失去了复兴的机会,等待魏国的只有秦国的铁骑到来,最终被秦国所灭。

4:燕国。燕国地处北方,在燕昭王时期,说是灭齐,其实从今天角度看只是扰乱六国的存在。当然,每个人都有历史局限性。燕国的国仇家恨是要报的。不过依旧乏善可陈,没什么好说的。

5:楚国。楚国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国家,但实力并不和领土成正比。拥有和秦国“一样”庞大的领土,却没有秦国的实力。楚国实力在战国中,处于那种既不高又不低的种,从白起击败楚军开始,楚国就经常迁移都城,来回的瞎搞几次后,最终士气低落,强楚之名早就是空有虚表。实力远不及秦国,最后被秦国名将王翦所灭。

6:韩国。韩国是整个战国时期,国力最弱小的一个,很早就臣服于秦国,到秦王政统一前,国土面积只有十余个城池,名存实亡的国家。后来韩将内史滕投降秦国,并带兵灭了韩国。

从这些看出,整个战国末期,只有秦国和赵国实力强大,其他都处于衰落期,强盛时期已过,但秦国的改革比赵国更彻底,国力一直强盛,即使战国末期,国力依旧强大,才让秦国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秦始皇横扫六国,那此时的六国实力真的很弱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