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于天理,顺从自然。道家经典《庄子》(又名《南华经》)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 老

2023-11-18 12:16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安于天理,顺从自然。道家经典《庄子》(又名《南华经》)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 老子有一位朋友,叫做秦失。老子羽化后,秦失前去吊唁,哭号了几声就准备离开了。这时,老子的弟子们就觉得秦失有些过分,作为老师的朋友,怎么能如此无礼?  秦失就长叹一声,哎,你们还是不理解你们老师的“道”啊!秦失说,前来悼唁的人一定有人说着不想说的话,哭着不想哭的人。这样一来就是违反天理、背弃真情了。 生,是应时而来;死,是顺天而去。安于天理,顺从自然,因此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这叫做自然的解脱。  秦失作为老子的朋友,算是真正了解老子的,因此他能不拘礼节,简单地行丧礼,这是完全正确的。而那些弟子们,学老子的思想,只得其皮毛。 好生恶死是人的本能。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是人生最灰色的部分。而悟透生死,则是道家始终追求的目标。庄子曾表述他的生命观是“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而在这则故事中,庄子借秦失之口,阐明人的生命过程是自然规律,人应当“安时而处顺”,不必为生死而哀乐。 众人为老子的去世而哀痛,是不能理解与懂得老子的,而这也恰恰说明老子生前是以众人所认可的方式与众人相处,即“和光同尘”,混同于世俗。 秦失之所以号哭了仅仅几声,是由于别人哭泣而自己也就随之哭泣,这只是随从世人罢了。 《道德经》说“物壮则老”,事物壮成到极点,自然要衰老。然而得道之人,生死不入心中。人的感情自然有喜怒哀乐,可是非要哭得死去活来,不把喉咙喊哑了好像不算伤心,这个感情已经是作假了,不是真感情,是违反自然的。 生命有积聚必有消散,有活着的生命,自然有归宿的灵魂,这是必然的道理。把生死的问题看通透了,便可以随时随地的心安处顺。人生除生死无大事,顺其自然,自己就不会被后天的感情所扰乱了。

安于天理,顺从自然。道家经典《庄子》(又名《南华经》)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 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