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21.28-28.98万元开启预售,你还觉得比亚迪“飘了”吗?
5月20日,比亚迪海洋动物系列的第二款车型海豹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四个版本,分别是标续后驱版精英型 21.28 万元,续航 550km;标续后驱版尊贵型 22.58 万元,续航 550km;长续航后驱版 26.28 万元,续航 700km;四驱性能版 28.98 万元,续航 650km。

对于这个价格定位,不少网友表示“太贵了”,“比亚迪飘了”。
比亚迪到底是不是真的飘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发布会上另一项重要发布或许可以给出解释。
发布会上,比亚迪正式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而海豹则是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同时也是首款搭载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的车型。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介绍,比亚迪CTB技术和传统CTP技术相比,从电池“三明治”结构变成了整车“三明治”结构,将车身底板与电池上盖板合二为一,“刀片电池”采用类蜂窝三明治结构。
比亚迪CTB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至66%,并作为车身结构件参与整车安全,使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轻松超过40000N·m/°。前不久,CTB刀片电池包刚刚顺利通过50吨重卡碾压的极端测试。
高扭转刚度意味着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形变量更小,车体响应更快,车辆弯道操控体验有明显提升。同时,CTB刀片电池包的质心更均衡,实现整车50:50黄金轴荷,车辆的稳定性更好、惯量更低、车身响应跟随更快。

官方数据显示,海豹麋鹿测试通过车速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相较之下,同级别的Model 3、小鹏P7麋鹿成绩也只有80.2和80.1km/h的水平。
得益于CTB的技术优势,海豹可完美“低趴”的车身运动姿态,结合极其运动的流线造型设计,风阻低至0.219。
底盘方面,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高性能悬架组合使得海豹在横向、纵向、垂向三个方向的车辆性能显著提升,操控性能更好,纵向抗俯仰能力更好,垂向悬架摩擦力更低,舒适性更优。
对于海豹出色的操控表现,比亚迪全新开发的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也是功不可没。
在响应速度上,iTAC 识别精度提升300多倍,可提前50ms以上预测车轮轮速变化趋势。在轮端抓地力出现异常但还未出现打滑时,系统就已经识别到抓地力异常并将低附着车轮扭矩全部或部分转移到有抓地力的车轮上,使车辆恢复稳定,从而不触发或者减少触发ESP功能,提升驾驶稳定性。
控制策略上,传统控制策略在面对打滑时只能通过制动降低扭矩的方式来控制车辆,而iTAC在提前预判的基础上针对电机响应速度快、转速调整更精确的特点,提供了转移扭矩、适当降低扭矩和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方式。
官方实测结果显示,在0-60km雪地直线加速上,搭载iTAC技术车型加速时间相比无iTAC功能的车辆快0.7秒;在冰-沥青对接路面起步时,iTAC技术大幅抑制轮端打滑,车辆快速驶离冰面;在雪地角阶跃测试项目上,iTAC使车辆保持稳定行驶状态,车身滑动呈平稳线性;在雪圆环测试项目上,iTAC技术使车辆可以保持漂移状态,无需过多方向修正,同时提升车速5-10km/h。可见,iTAC技术将大幅提升海豹在低附着路面行驶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此外,更大的布置空间,让海豹得以采用前异步电机+后同步电机的四驱动力架构。海豹四驱版的零百加速快至3.8秒,同时,百公里电耗却低至12.7kWh,极其出色地兼顾了性能和节能。
在充电方面,e平台3.0的高电压电驱升压充电方案,结合新一代刀片快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超300公里;关键是可以完全兼容当前的所有公共充电桩,其实提升了快充的便利性。
澎湃的动力、聪明的驾控,如此硬核的运动属性,再加上比亚迪领先行业的三电技术和远超Model 3的空间尺寸表现,你还会认为海豹21.28-28.98万的预售价是“飘了”吗?
大事君认为,在这个自主品牌持续上攻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客观看待品牌在新技术和产品力中投入的价值 ,而海豹很可能会成为自主品牌运动轿车市场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