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上历史第六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拓展

2022-09-14 22:02 作者: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 我要投稿

1.儒略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儒略历吧,这是“最伟大的作品”

儒略历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又译额我略十三世)颁布、推行了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里历,即公历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属于他们的智慧!!

2.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阿布德拉的商业城市,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率先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的学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内部充实且不可分割的微粒,它不生不灭,万物的变化只是原子的结合与分离。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种类是无限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且原子是永远运动着的,原子在虚空当中运动。


原子发现过程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一直处在运动当中的,主要的运动形式是下落运动,大原子比小原子下落速度快,导致原子间发生碰撞,碰撞后发生其他方向上的运动。又由于原子形状各式各样,当它们运动到它们之间“相互吻合”时,它们结合到一起。当周围出现了更强大的碰撞,会拆散原子间的结合,导致原子间相分离。原子不同的外部形状、结合时不同的排列顺序及位置的差异、相互碰撞后形成的各种旋涡形成了万物的多样性,最后形成整个宇宙和万物。

德谟克利特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死后,组成灵魂的原子分离消散,所以,根本不存在永存的灵魂。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对后世一直到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

古希腊文化非常发达,那么这种文化是在何种环境下产生的?它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在此简单概括,古希腊文化发达主要包涵了四个原因。


第一、    思想和经济的原因

思想上,在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奴隶主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古希腊文化的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希腊的奴隶制经过漫长的过程,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的雅典走向了全盛。这种发达的奴隶制经济促进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为希腊人建立自由、开放、民主的人文气息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雅典每年组织荷马史诗的全民朗诵活动,举行有广泛的自由人参加的戏剧比赛并发放观剧津贴,保护文人,鼓励创作,这种开放的文化政策,造就了古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

经济上,由于希腊这一地区多山,土地贫瘠,农业不发达,不盛产主要粮食作物,人们只得选种一些适于本地生长的经济作物。加之希腊三面环海,海洋业发达,希腊人很早就进行航海业的发展,而航海业导致了他和其他民族的交流就比较多,这些条件相加就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前提。而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商品既然是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因而,这种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就是商品交换。而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就是商品经济。”⑵因此古希腊早期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商品经济。从商品交换开始,商品经济使得这个民族他的头脑比较活跃,接触外界的环境也比较宽阔。因此从思想和经济的条件来说,一个是奴隶主的民主制,一个是商品经济,就导致了它文化发达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    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

古希腊从地理上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到后来,随着领土扩张,也包括北非、西亚、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中海地区。 希腊半岛境内多山,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加上雨量稀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只能生产少量的大麦、小麦和豆类,需要输入谷物,粮食问题是上古希腊的重要社会问题。但山区多大理石和陶土,矿产丰富。山坡丘陵地带盛产橄榄和葡萄,为建筑、冶金、榨油、酿酒等手工业提供了原料。此外,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拥有全世界最曲折蜿蜒的海岸线,多良港,有利于航海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与希腊半岛东部类似,多港口,为希腊半岛上的海外移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浩瀚的海洋、冒险的生涯,丰富了希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希腊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地利”。

另外从气候上来说希腊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漫长而炎热。而炎热的气候驱使着人们离开自己的房间,外出纳凉,如此便给予了希腊人交流与传播的条件。英国学者基托说:“很少有哪个民族这样酷爱交际。谈话对于希腊人而言像呼吸一样不可或缺。除了雅典,又有哪个社会产生过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物--他没有写下一个字,没有传授一套教义,除了一两次上战场外,从未离开过一座城市,仅凭在街头与人谈话就改变了人类思想潮流。又有哪个社会,这样不考虑受教育阶层与未受教育阶层,有趣味者与粗俗大众之间的差别。雅典人,以及许多其他地区的希腊人的教育,是在集会场合上获得的--在市场、柱廊、竞技场,在政治集会,在剧场,在荷马作品的公开朗诵会,在宗教庆典上长时间的演说中。在雅典,所有的事务可以向所有的人敞开,因为它们可以向空气和阳光敞开。”这为希腊民主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天时”。以此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为古希腊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第二个有利条件。

第三、    泛神论的观念

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是泛神论观念。泛神论是一种将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希腊认为他们的神是融化与自然之中的,认为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有神灵的存在的。他们把神看作是产生自然的自然,把世界看作被自然产生的自然,认为神不是事物的超越的原因而是内因。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这种泛神论观念已经通过自然主义达到了唯物主义。相对与泛神论来说,一神论则信奉万事万物背后只有一个神的存在,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最高的神,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上来说,它往往禁锢人的头脑,或者说让人往一个思维方式上发展。如果说一神教强制人们的思维向一个模式发展,而这种超脱、自然地泛神论则带给了希腊人一个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以此泛神论观念为希腊文化的繁荣和发达提供了第三个有利条件。

第四、     古希腊早期与东方的交流

前面我们谈到说希腊的航海业极其发达,所以这个民族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也很密切,加之,古希腊处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古希腊很早就与东方有了交流。比如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人类最早的古巴比伦文明就发源于此。还有古埃及和希伯来。相对来说古希腊文化就早息于这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从地源上来说都归属于东方。早期的四大文明古国它的主体都在东方,所以从这些来看古希腊很早就吸纳了文明的成果。在古希腊神话作品当中其中有两则故事,一个关于欧罗巴的故事,还有伊娥的故事中都可以找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由这些来看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希腊在时间上虽不是最早的,但是却是以一个非常成熟的面貌突然出现的。这一点也构成了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原因。

(摘自《浅析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原因》)

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的'摇篮',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是西方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上历史第六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拓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