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奇】3:0或3:1 悬念源于DK乱不乱来
昨天看完直接睡的,睡醒快2点了。
所以视频可能有些晚或者难产,但好在文案能直接出来。

先说预测结果,3:0或3:1,这个和大部分人预测的差不多。3:0就是双方按实力去打,
3:1就是DK BP放点他们喜欢的打团角色,或者MAD整个活。

DK是目前比较标准的队伍,即依赖上路,打野变化,中路帮助,下路挂件的组合。
这届比赛中,所有我们觉得比较有实力的队伍,基本都向着这个方向在演化。
DK这里没有特别多需要去说明的,大家觉得能点菜的鬼鬼,也有德莱文这种东西,让你觉得不能轻敌。
上路
且在个人实力和模式运行上,他们是Nuguri时期就开始了对上路天然的侧重。
Khan的加入只是一个“Intel”换“AMD”的游戏,他还是CPU,还是能点亮。

打野
6场6个角色,三叔属实狠。但是他的巨魔还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这玩意很好打波比和皇子。

中路
许秀这里不用说,最佳角色卡牌,刚好搭配他们对Khan的保护。许秀是目前观感上最好的中路。几个Carry角色都有很夸张的表现。

下路
鬼鬼这里极度偏向功能,6场4功能,一场德莱文。

辅助

这里特别说一下德莱文,这种角色一般是“战术价值>战略价值”,即他可以不在后期Carry比赛,但他需要在对线期发挥自己的特性,去压制对手,这点和滑板鞋的部分定位是比较类似的。

除去传统部分,这个版本德莱文回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大招斩杀机制。有被动层数的情况下,德莱文大招能够对目标进行“处决”,这其实有点工具人的意味了。大家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带斩杀的烬W。所以德莱文并不是“违背版本”的东西。厄斐琉斯能被选择出来,也是因为有坠明,带有一定功能性的关系。
德莱文在赛场上开始大规模出现,一般要追溯到S8时期,卡莎出现的时候。临近世界赛,初版卡莎Q伤害的削弱,导致卡莎对线能力降低。这直接导致卡莎无脑对线,无脑发育接管的模式改变。

VIT战队的Attila选手,选出德莱文针对Uzi卡莎,打出了很好的压制效果,并最终拿下游戏。
可以说,德莱文就是你觉得对面是发育哥时,可以拿出来搞的角色。

上路

而MAD这里多少是有些反逻辑的
原因在于Armut并没有加入上路的军械大战
而是选择以打团战士去帮助团队,赢下游戏。
MAD一共打了8局
Armut选了7局战士角色
其中,纳尔,猴子,凯南这种带有群体控制的角色
Armut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
打野
打野Elyoya也是如此
他赢了的角色就是奇亚娜,波比,破败王,这都是打团向的角色。

中单
Humanoid这里除了2场妖姬外,他打团的角色都比较异味,不过Humanoid之前确实是一位对线能力被认可的欧美选手,所以他妖姬胜率高一些,也算合情合理。

下路
MAD下路组合有的一说了,他们除去女枪外,是非常乐于使用“卢娜”体系的队伍
他们在过去8场中,用了2场卢娜,用了3场卢锡安

辅助
软辅和硬辅都有,这是非常难得的一面。而且硬要说的话,他其实比较偏向软辅,因为洛在硬辅中有300左右的手长,还有Q技能,是硬辅中很像软辅的角色。

最后说一下MAD特殊风格形成的原因
其实MAD的风格就是EU正统的风格
从S2时期EU流形成开始
EU和LPL早期都有着“选大核,拖团战”的传统
即使S3时期OGN(LCK前身)开始提速
他们还是维持着这种发育打团的游戏方式
LPL随着EDG等队伍的出现
及后来的“大韩援时代”
LPL开始接受了提速运营风格
并在17、18年左右
杂糅出自己的进攻极致提速流
G2能够杀出后就统治LEC接近2年
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LEC的传统
是一直效仿LCK打法,快速提速转线的队伍
所以看的出来,MAD在“不跟环境”的前提下,还很依赖特定角色,所以除非他有3-4套很好的替代品,不然很难从DK这里拿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