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常识午餐】
1.(单选)当今世界有不少地区由于民族冲突,教派厮杀,导致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奋斗。这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民族矛盾的根源已完全消除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民族压迫
④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①项:我国的的民族关系是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基本原则的。①项正确。
②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阶级社会里,民族矛盾实质是阶级矛盾,是对抗性的。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从而消除了产生对抗性民族矛盾的物质基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存在的民族矛盾,其性质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目前,民族矛盾不是我国主要的矛盾,但会长期存在,其根源并没有完全消除。②项错误。
③项:民族压迫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只有消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才能消灭民族压迫。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根源上消灭了民族压迫。③项正确。
④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④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无。
2. (单选)中国神话中,龙生九子,九子各有不同。比如,喜欢饮食,立于顶盖的是饕餮,喜欢负重、立于碑下的是赑屃,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之上的是:
A.睚眦
B.狻猊
C.狴犴
D.貔貅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龙的九子。
第二步,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记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suān ní),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赑屃又名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音:毕案),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屃(fu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鸱吻(chī wěn),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所以在剑柄等兵器之上的应该是睚眦,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另也有关于龙之九子说法为:老大赑屃(bì xì)、老二螭吻/鸱尾(chī wěn/chī wěi)、老三蒲牢(pú láo)、老四狴犴(bì àn)、老五饕餮(tāo tiè)、老六蚣蝮(gōng fù)、 老七睚眦(yá zì)、老八狻猊(suān ní)、老九椒图(jiāo tú)。有的说法还把螭首、朝天吼(犼)也列入龙子之一。
3.(单选)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体现这一说法的思想是:
①“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
②“协和万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其它知识。
第二步,①项:“和合”思想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合”之境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和合”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和平发展的向往与追求。①项正确。
②项:“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告诫统治者处事要公正,去除一己之偏爱,好恶一同于天下。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②项正确。
③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西汉的《礼记》,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描述了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也符合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理念。③项正确。
④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意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强调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④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无。
4.(多选)金属疲劳是指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金属材料发生破坏的现象。历史上,一些大桥断裂、房屋倒塌、车祸及飞机失事等重大事故都是因金属疲劳而引发的重大事故都是因金属疲劳而引发的重大事故。下列可增强金属抗疲劳效果或延缓金属疲劳的有效方法是:
A.连接件和紧固件拧的越紧越好
B.在钢铁和有色金属里添加适量稀土元素
C.在使用金属构件时,对产生震动的机械设备采取减震措施
D.定期清洁金属表面
【答案】B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金属疲劳。
第二步,在金属材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是增强金属抗疲劳的有效办法。例如,在钢铁和有色金属里,加进万分之几或千万分之几的稀土元素,就可以大大提高这些金属抗疲劳的本领,延长使用寿命。B项正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已出现“金属免疫疗法”新技术,通过事先引入的办法来增强金属的疲劳强度,以抵抗疲劳损坏。此外,在金属构件上,应尽量减少薄弱环节,还可以用一些辅助性工艺增加表面光洁度,定期清洁金属表面,以免发生锈蚀。D项正确。对产生震动的机械设备要采取防震措施,以减少金属疲劳的可能性。C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
A项:连接件和紧固件应该拧得适度即可,拧得过紧会对金属一处或几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影响金属寿命。故A项不选。
5.(单选)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別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来。养蜂人的依据是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节不同
D.音调不同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第二步,声音的三个主要属性,即响度、音调、音色。其中,音调是指声音的振动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养蜂人判断的是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和音调有关,故养蜂人依据的是音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B项:响度是指物体的振幅。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项:音节不是声音的属性,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6.(单选)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假如古代某位考生在参加某级科举考试中获得“解元”,即该级考试第一名,那么,他之后通常应参加的更高一级考试是:
A.乡试
B.殿试
C.会试
D.童试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科举制度。
第二步,明清科举制度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解元是乡试第一名,更高一级应是会试。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B项: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C项: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D项: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