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阅读2023.07.10
古代犬儒主义归纳起来有这三种倾向:一是不相信普遍的道德价值,二是随遇而安的禁欲的生活方式,三是戏剧性的愤世嫉俗、冷嘲热讽。
现代犬儒依然保留了古代“犬儒主义”的部分特质,但却失去早期犬儒主义者最为关键的批判精神。
“打工人”、“躺平”、“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家”、“孔乙己的长衫”等亚文化话语:当代犬儒主义的具象化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的抵抗风格产生以后,支配文化和利益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理,它们对亚文化进行了不懈的遏制和收编。他们将亚文化的收编归纳为两种方式:意识形态收编和商品形式的收编。前者主要社会支配力量对异常行为贴“标签”并重新界定,后者则是将亚文化符号转换为商品,两种方式是紧密相联的,共同的作用下使得亚文化走向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归宿。作为一种亚文化,“打工人”也不免被收编的命运。
从根本上来讲,解决“躺平”文化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治理的修正与完善,否则无论主流文化如何对其进行收编,都无法改变其既有的社会根基从而进行各种风格的演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并非每一个喊着“躺平”的主体都是真正的受压迫者,网络时代的亚文化具有天生的娱乐性,大众传播促使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亚文化的消费和构建中来,使得原本有着真正权利诉求的群体被娱乐化的传播消解,终究使得亚文化本身丧失了最初的抵抗性,而最根本的社会问题却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