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及备考信息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欧阳老师对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等几大方面。
一、学院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由原社会学系、人口学系合并而成。
本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李景汉、吴景超、陈达、全慰天、陈文仙、戴世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即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此后,在人口学家刘铮、邬沧萍和社会学家郑杭生等先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于1974年在国内最早正式创办人口学学科,接着又第一批恢复重建社会学二级学科,第一批启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率先创办老年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本院逐渐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体系完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政启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社会学教学和研究重镇。
目前,本院下设社会学系、人口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人类学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设有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方向)、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个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MSW)1个;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老年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个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社会学,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一个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
二、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一)招生目录
专业: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1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2经济学综合
学制:2年
备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2)《经济学综合》科目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参考书目
802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基础)。
《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尼科尔森,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基础)。
《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程恩富,上面的政经计算题部分。
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
三、复试分数线及复试细则
(一)复试分数线
2023年:55、55、90、90、355
2022年:60、60、90、90、375
2021年:55、55、90、90、401
备注:
2023年:统考拟招生4人,一志愿进复试4人。(最高分393,最低分366)
2022年:统考拟招生3人,一志愿进复试3人。(最高分430,最低分387)
(二)2023年复试细则
1、复试的基本要求
经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我院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20%。
2、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笔试(满分150分):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3)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3、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含30分)、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以上(含150分)、外语面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加权总成绩 =(初试成绩/初试满分)*初试成绩权重*100 +(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成绩权重*10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4、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分专业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
四、真题(2022年)
政治经济学(50分)
(一)(本题总计15分)
请根据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商业资本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商业工人工资的性质?(7分)
2.简述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8分)
(二)(本题总计15分)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因此,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一些生产部门出于其本性而更加强烈地反对由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
1.如何计算一般利润率?利润率下降趋势为什么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7分)
2.为什么一些部门“更加强烈地反对由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使用的条件是什么?(8分)
(三)(本题总计20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的本质是什么?(5分)
2.从公有资本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3.公有制为什么能够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如何同市场经济相结合?(5分)
4.当前我国存在的资本无序扩张的表现有哪些(5分)
微观经济学(50分)
(一)(本题总计15分)

(二)(本题总计15分)

(三)(本题总计20分)

宏观经济学(50分)
(一)(本题总计15分)
2022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反复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变化,加剧了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困难随之加大。
1、使用AD-AS分析框架,具体分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种压力的影响机制,以及这三重压力同时发生会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以及失业造成什么影响?(9分)
2、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来应对?(6分)
(二)(本题总计15分)

(三)(本题总计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