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醒 —— 113 第二十七回-林红玉

2023-08-17 17:21 作者:老赵ZD  | 我要投稿

 只见凤姐儿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红玉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前,笑问:“凤姐打谅了一打谅,见他生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①因笑道:“我的丫头今儿没跟进来。我这会子想起一件事来,使唤个人出去,可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说的齐全不齐全?”红玉笑道:“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若说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罢了。”凤姐笑道:“你是那位小姐房里的?我使出去,他回来找你,我好替你答应。”红玉道:“我是宝二爷房里的。”凤姐听了笑道:“嗳哟!你原来是宝玉房里的,怪道呢,也罢了。②你到我们家,告诉你平姐姐: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要,当面称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再里头床头间有一个小荷包拿了来。”

红玉听说撤身去了,回来只见凤姐不在这山坡子上了。因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③便赶上来问道:“姐姐,不知道二奶奶往那里去了?”司棋道:“没理论。”④红玉听了,抽身又往四下里一看,只见那边探春宝钗在池边看鱼。红玉上来陪笑问道:“姑娘们可知道二奶奶那去了?”探春道:“往你大奶奶院里找去。”红玉听了,才往稻香村来,顶头只见晴雯、绮霰、碧痕、紫绡、麝月、侍书、入画、莺儿等一群人来了。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红玉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碧痕道:“茶炉子呢?”红玉道:“今儿不该我爖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绮霰道:“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他逛去罢。”红玉道:“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有。二奶奶使唤我说话取东西的。⑤”说着将荷包举给他们看,方没言语了,大家分路走开。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⑥”一面说着去了。

 

①  何谓知趣?几个丫鬟都在,红玉先跑来,直接回“奶奶使唤作什么?”直奔主题省的凤姐多费口舌。

②  侧写宝玉受宠,漂亮机灵的丫鬟都往他那里安排。

③  司棋小解,伏后文第七十三回绣春囊。写司棋行事大大咧咧,随便找个山洞并不妥当,后文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是“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大观园有厕所。

④  侧写司棋干脆爽利的性格。

⑤  这一段对话林红玉有顶撞之意,因她已没有在怡红院长久待下去向上发展之意,所以也就不怕得罪这些高等丫鬟了。

⑥  谶语,伏林红玉投靠王熙凤。

 

这里红玉听说,不便分证,只得忍着气来找凤姐儿。到了李氏房中,果见凤姐儿在这里和李氏说话儿呢。红玉上来回道:“平姐姐说,奶奶刚出来了,他就把银子收了起来,才张材家的来讨,当面称了给他拿去了。”说着将荷包递了上去,又道:“平姐姐教我回奶奶: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发去了?”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①”

话未说完,李氏道:“嗳哟!这些话我就不懂了。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凤姐笑道:“怨不得你不懂,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说着又向红玉笑道:“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别像他们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嫂子不知道,如今除了我随手使的几个人之外,我就怕和人说话。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咬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先时我们平儿也是这么着,②我就问着他: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说了几遭才好些儿了。”李宫裁笑道:“都像你泼皮破落户才好。”凤姐又道:“这一个丫头就好。方才两遭,说话虽不多,听那口声就简断。”说着又向红玉笑道:“你明儿伏侍我去罢。我认你作女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

红玉听了,扑哧一笑。凤姐道:“你怎么笑?你说我年轻,比你能大几岁,就作你的妈了?你别作春梦呢!你打听打听,这些人头比你大的大的,赶着我叫妈,我还不理。今儿抬举了你呢!”红玉笑道:“我不是笑这个,我笑奶奶认错了辈数了。我妈是奶奶的女儿,这会子又认我作女儿。”凤姐道:“谁是你妈?”李宫裁笑道:“你原来不认得他?他是林之孝之女。”凤姐听了十分诧异,说道:“哦!原来是他的丫头。”又笑道:“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我成日家说,他们倒是配就了的一对夫妻,一对天聋地哑。那里承望养出这么个伶俐丫头来!你十几岁了?③”红玉道:“十七岁了。”又问名字,红玉道:“原叫红玉的,因为重了宝二爷,如今只叫红儿了。”

 

①  林红玉转达的事情:

 

一,给张材家的称银子。

二,小荷包拿了来。

以上两件事是凤姐交代给林红玉的,已经办好。

 

以下是后续“四五门子的话”包含的事情:

 

首先看涉及到几个“奶奶”:王熙凤,这里的奶奶,五奶奶,舅奶奶,这里的姑奶奶,一共五个。由于其他信息很少,我们根据前后文猜测“这里的奶奶”疑似王子腾之子王信的夫人,“这里”是王子腾府邸。五奶奶应该是王家某一门支派的亲戚是王家五奶奶。舅奶奶是指着王熙凤论的,应该是王熙凤母亲娘家人,这个王熙凤的舅奶奶和王家五奶奶熟识,王熙凤的舅奶奶自然不是王家人,所以求王家亲戚寻药要通过王熙凤。“这里的姑奶奶”强调“这里”是指着王子腾府论的,也就是王信夫人的姑奶奶。(不是王熙凤的姑奶奶,王熙凤的姑姑是王夫人和薛姨妈)

 

根据《红楼梦》称呼的习惯,称平辈已婚女眷为奶奶,上一辈已婚女眷为太太,王信夫人和王熙凤平辈。根据《红楼梦》人物名字惯例,王熙凤的哥哥叫王仁,那么王家和王仁平辈的男性自然是王信。后文第六十八回有“(王熙凤)便忙将王信唤来,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虚张声势警唬而已”“是夜王信到了察院私第,安了根子。”“都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王信也只到家说了一声”从以上情节来看,王信是可以代表王子腾和督察院搞秘密交易的,因此推断王信是王子腾之子,以王子腾的身份也不可能没有儿子传承香火。从“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可见王信是有夫人的。信、仁二字同偏旁,也符合《红楼梦》一家子同辈人物起名的规则。

 

林红玉首先转述了平儿的意思:旺儿进来讨奶奶(王熙凤)的示下,好往那家子(王子腾府)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未说明,后边凤姐追问)按着奶奶(王熙凤)的主意打发他(旺儿)去了。

 

凤姐追问:“他(平儿)怎么按我(王熙凤)的主意打发(转告来旺)去了?”

林红玉再次转述平儿根据王熙凤的意思对来旺说的话,这些话是旺儿要对王信夫人学舌的话:

 

(一)我们奶奶(王熙凤)问这里奶奶好。

(王熙凤问王信夫人好。)

(二)原是我们二爷(贾琏)不在家,(某件需要贾琏办的事)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王信夫人)放心。

(贾琏不在家,某事迟两天办好,请王信夫人放心。)

(三)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王熙凤)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王信夫人)呢。

(等王家五奶奶病好些,王熙凤和王家五奶奶一起去看望王信夫人。)

(四)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王熙凤这里)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王信夫人)好,还要和这里的(王信夫人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

(王熙凤的舅奶奶托王家五奶奶通过王熙凤问王信夫人好,王熙凤的舅奶奶找王信夫人的姑奶奶要两丸药。)

(五)若有了,奶奶(王信夫人)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王熙凤)这里。明儿有人去(舅奶奶那里),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如果王信夫人的姑奶奶有药了,王信夫人只管派人把药送到王熙凤这里,王熙凤这边明儿有人去王熙凤的舅奶奶那里,就顺便把药带给王熙凤的舅奶奶。)

 

总结一下就是:王熙凤母亲这边的亲戚,通过王家五奶奶和王熙凤,找王熙凤父亲这边的亲戚的姑奶奶寻两丸药。

 

此药应是杜撰的,作者给药起这样的名字是为了突出其珍贵难寻找,所以才大费周章的要。

 

读者和李纨听不懂是因为其中关键人物“这里的奶奶”和“五奶奶”身份不明,继而论出来的“舅奶奶”和“姑奶奶”也就不清楚了。实际上只有王熙凤、平儿和来旺知道来龙去脉。林红玉只是清晰的复述了一遍。

 

作者写这一段固然有表现林红玉机灵的一面,同时也侧写了王熙凤日常的社交活动,通过互通有无,互相帮忙搞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影响力。伏后文王熙凤通过王信借王子腾势力操纵张华案。

 

②  结合前后文我们知道,平儿的性格实际与王熙凤差异很大,此处可见平儿也是被王熙凤调教出来的。

③  王熙凤是装作不知道林红玉父母的。故作不知是为了隐藏真实目的,同时突出“今儿抬举了你呢!”的恩典。

 

以王熙凤之性格不可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表现好就认一个丫鬟为干女儿,王熙凤认林红玉为干女儿可以使林红玉除脱贱籍成为良人。除脱贱籍是丫鬟梦寐以求的极大的恩典,更何况有王熙凤这样身份尊贵的人做干娘。

 

实际的原因是:首先拉拢林之孝夫妇,“他父母现在收管各处房田事务。(第二十四回)”林之孝是荣国府管家,负责管理银库账房,林之效家的也是荣国府很有地位的管家之一。王熙凤掌管荣国府收支,私自放贷取利,多有花账、假账,自然需要林之孝的配合,管理荣国府内宅也需要林之孝家的配合。其次,林红玉有几分姿色,收到房里后为了防止贾琏下手,王熙凤先把林红玉认作干女儿,这样贾琏再向林红玉下手就属于乱伦了。最后,林红玉也成了王熙凤手里的人质,林之孝夫妇知道凤姐心狠手辣此后更不敢得罪凤姐了。

 

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①,你也玉,我也玉。”因说道:“既这么着肯跟,我还和他妈说,‘赖大家的如今事多,也不知这府里谁是谁,你替我好好的挑两个丫头我使’,他一般答应着。他饶不挑,倒把这女孩子送了别处去。难道跟我必定不好?②”李氏笑道:“你可是又多心了。他进来在先,你说话在后,怎么怨的他妈!”凤姐道:“既这么着,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叫这丫头跟我去。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③刚说着,只见王夫人的丫头来请,凤姐便辞了李宫裁去了。红玉回怡红院去,不在话下。

 

①  谶语,《红楼梦》中名字带“玉”字的都是悲剧结局。(贾宝玉、林黛玉、妙玉、林红玉、蒋玉菡、茗玉、甄宝玉)

②  林之孝夫妇深知荣国府早晚要出事,安排林红玉进大观园怡红院原本是为了躲开荣国府内宅的是非,再伺机而动。怡红院是大观园最主要的宅院,果然贾宝玉住了进来。(第二十四回)

③  甲戌侧批: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方见。

庚辰眉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确证。作者又不得可(有)也。己卯冬夜。

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从前后文看,林红玉很有心计,急于向上攀附,和贾芸有私情,对高等丫鬟不服气,此处和王熙凤对答又巧言令色,故开始批书人不喜欢林红玉的做派:“她这个奸邪婢怎么能在怡红院哪?要驱逐之(去王熙凤那里)。”“前良儿,后篆儿”是像林红玉一样不再伺候贾宝玉,转而跟了别人。良儿“误窃”玉,书中没有交代,应该是跟了别人改名了。篆儿(据前文分析可能是真正窃镯子的人)据后文是跟了邢岫烟。此处林红玉则要跟王熙凤。故把三个“奸邪婢”放在一起说。当时的观念要求奴才对主子绝对的衷心,故批书人有“奸邪婢”之说。

 

后一条批语是批书人见“抄没”、“狱神庙”情节后否定了前批,可见,后文情节否定了林红玉是奸邪婢。

 


红楼梦醒 —— 113 第二十七回-林红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