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杀】武将技能考——曹叡

2020-02-08 23:47 作者:申不晦  | 我要投稿

@予定の调和

【恢拓】:当你受到伤害后,你可以令一名角色进行判定,若结果为:红色,其回复1点体力;黑色,其摸X张牌(X为伤害值)。 

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三国志·钟会传》

【恢拓】这个技能名称源自钟会对曹叡的评价。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魏書》曰: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亮阻山爲固,今者自來,旣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三国志·明帝纪》

恢拓,发扬弘扬。作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曹叡有相当的军事才能。诸葛亮伐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响应诸葛亮,大臣们不知道如何是好,曹丕说:“诸葛亮凭借地势占据蜀地,而今出兵,正符合《孙子兵法》中“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中的“致于人”,也就是说他是战争中的被动方。因为他铁了心要拿下这三郡,既然如此那么他一定是只想进攻不想撤退,如果此时举大兵,一定能击破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能够机动地撤退,那么调集大军有点拳头打空气的意思)。于是派张郃曹真举大兵五万,在街亭击败了诸葛亮。

虽然有父祖之风,可是相比于曹操的杀伐决断(孔融、张邈)、曹丕的睚眦必报(甄姬被曹叡赐死;曹丕当太子时向曹洪借钱曹洪不借,曹丕称帝后要杀曹洪,在其母的劝阻下才免死,贬为庶民),曹叡可以称得上宽仁。

帝常從文帝獵,見子母鹿。文帝射殺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從,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因涕泣。《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末传》

曹叡陪曹丕打猎,曹丕杀了母鹿,让曹叡杀子鹿,曹叡不干,说:“曹丕已经杀了母鹿,我不忍心杀她的孩子”,因而流泪。曹叡母亲是甄姬,甄姬因失宠流露不满而被曹丕赐死,曹叡此语,或许是感念其母。

太和元年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二月辛未,帝耕于藉田。辛巳,立文昭皇后寢廟於鄴。丁亥,朝日于東郊。甲申,初營宗廟。秋八月,夕月于西郊。冬十月丙寅,治兵于東郊。...十一月,立皇后毛氏。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賜穀。《三国志·明帝纪》

曹叡继承帝位后行礼如仪,祭祖、耕作、立庙、朝拜日月、阅兵、立皇后。天下男子都赐民爵,鳏寡孤独不能养活自己的都赐粮食。表现出君主的“敬”和“仁”。

赦繫囚非殊死以下。

帝常言「獄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斷大獄,常幸觀臨聽之。《三国志·明帝纪》

曹叡对于刑狱特别重视,他赦免了罪行不至死的囚犯。而且遇到重大的刑事官司,他常常亲去听审。

对于劝谏的大臣,曹叡也挺宽容的。

是時,大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緫章觀。百姓失農時,直臣楊阜、高堂隆等各數切諫,雖不能聽,常優容之。《三国志·明帝纪》

文帝受禅,勛每陳『今之所急,唯在軍农,寬惠百姓。臺榭苑囿,宜以爲后。』文帝將出遊獵,勛停车上疏...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獵。《三国志·鲍勋传》

曹叡曾经大修宫殿,当时百姓收成不好,杨阜、高堂隆等人劝他不要,他虽然没听,可是也宽容以待。他父亲曹丕喜欢打猎,鲍勋劝谏,曹丕却撕了他的上表继续去打猎。虽然大臣的意见都没听,可是二者的处理方式、高下立判。

沉毅斷識,明帝沉毅斷識,...蓋有君人之至槩焉。《三国志·明帝纪》

陈寿评价曹叡深邃持重,敢决断、有胆识,非常有君主的风度。

「当你受到伤害后,你可以令一名角色进行判定,黑色,其摸X张牌(X为伤害值)」,这是继承了曹魏曹丕的军事才能,是“沉毅斷識”的体现,可以理解为弘扬了魏国的传统艺能,即有仇必报、伤害有效果;「若结果为:红色,其回复1点体力」,与其他魏国武将喜欢黑牌(如甄姬)、惧怕红桃(如邓艾、夏侯惇)不同,曹叡是少有的红色牌(包括红桃)有正面效果的魏国武将。这体现了他宽仁的一面。于史有据。


【明鉴】: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将所有手牌交给一名其他角色,然后该角色下回合的手牌上限+1,且出牌阶段内可以多使用一张【杀】。

不像曹操,曹叡很少亲征,行军打仗多数委付将领。

孫權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權退走。《三国志·明帝纪》

孙权打江夏,曹叡用文聘,胜。

吳將諸葛瑾、張霸等寇襄陽,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討破之,斬霸,征東大將軍曹休又破其別將於尋陽。《三国志·明帝纪》

诸葛瑾、张霸攻襄阳,曹叡用司马懿、曹休,胜。

新城太守孟達反,詔驃騎將軍司馬宣王討之。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斬達,傳其首。《三国志·明帝纪》

孟达造反,曹叡用司马懿,胜。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三国志·明帝纪》

诸葛亮来犯,曹叡用曹真、张郃,胜。

孫權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將陸議、孫韶各將萬餘人入淮、沔。六月,征東將軍滿寵進軍拒之。...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頴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羣臣以爲大將軍方與諸葛亮相持未解,車駕可西幸長安。帝曰:「權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司馬宣王與亮相持,連圍積日,亮數挑戰,宣王堅壘不應。會亮卒,其軍退還。《三国志·明帝纪》

孙权来犯,曹叡用满宠,曹叡亲征,张颖力守,曹叡还没到,孙权就败走了。当时司马懿正合诸葛亮交战,大臣们劝曹叡去长安看看,曹叡说:“孙权败了,诸葛亮没了牵制,有司马懿大将军作战,我就不用操心了”。司马懿诸葛亮相持,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死,曹魏胜。

凡此种种。

「将所有手牌交给一名其他角色」对应曹叡对将领的信任,「该角色下回合的手牌上限+1,且出牌阶段内可以多使用一张【杀】」对应将领得到充分以后得到的军事自主权。于史有据。


【兴衰】:主公技,限定技,当你进入濒死状态时,你可令其他魏势力角色依次选择是否令你回复1点体力。选择是的角色在此次濒死结算结束后受到1点无来源的伤害。

其年,帝寢疾,欲以燕王宇為大將軍,及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輔政。宇性恭良,陳誠固辭。帝引見放、資,入臥內,問曰:「燕王正爾為?」放、資對曰:「燕王實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資因贊成之。又深陳宜速召太尉司馬宣王,以綱維皇室。帝納其言,即以黃紙授放作詔。放、資既出,帝意復變,詔止宣王勿使來。尋更見放、資曰:「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幾敗吾事!」命更為詔,帝獨召爽與放、資俱受詔命,遂免宇、獻、肇、朗官。太尉亦至,登床受詔,然後帝崩。《三国志·刘放孙资传》

曹叡临终,想让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共同辅佐幼主。曹宇恭敬善良,谦虚地推辞。曹叡找来孙资刘放,问“燕王为何如此?”孙资刘放从曹操起就一直当秘书,夏侯献、曹肇等曹氏宗亲内心不平。(放、資久典機任,獻、肇心內不平。《世说新语》)二人怕曹宇掌权后于他二人不利,于是说:“燕王自知能力不足,难当大任”。二人硬是把曹爽给拱上去了。二人还建议赶快把司马懿找来。曹叡后来在曹肇等人的劝阻下,不让司马懿来。结果思忖再三,还是找来了司马懿把曹芳托付给他和曹爽,而免了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官。

曹叡死后,幼主当国,高平陵之变以后,曹氏被架空,曹魏江山实质性易手。

「其他魏势力角色依次选择是否令你回复1点体力」说的是曹叡托孤曹宇之事,如果曹宇一开始就受了曹叡的托孤,那么曹氏或许还能保住江山;「选择是的角色在此次濒死结算结束后受到1点无来源的伤害」对应辅政之艰,不仅要对付外敌,还要应付内部的权力斗争。于史有据。

还可以做另一种解释,

帝寢疾不豫...太尉宣王還至河內,帝驛馬召到,引入卧內,執其手謂曰:「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宣王頓首流涕。

曹叡久病不愈,把曹芳托付给司马懿、曹爽,如果二人果如曹叡所托,则曹氏可保江山。

那么「其他魏势力角色依次选择是否令你回复1点体力」说的就是如果司马懿曹爽尽忠竭智辅佐曹芳,那么曹魏江山可续。

下期预告:陆逊。

【三国杀】武将技能考——曹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