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国分封诸王,士族纷争,民族叛乱,统一之下埋了多少隐患!(二)

2022-02-01 20:23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司马炎没有办法就把家族的兄弟都分派出去。你们自己出去建国吧,大的诸侯国可以拥有5000兵马,中等的诸侯国是3000兵马,小一点的1000到1500人。那我们把这些黄金国际,自己司马家的宗族的人员分到全国各地,一方面你能帮我镇守当地,稳住一方平安,另外你远离中央,也不能对我的权利直接构成威胁。处理完这些事情还不算司马炎还要面对更多的民族问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争曹魏的疆土也不断扩大,它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填补中原因为战争流失的人员,但这些人从哪儿来?你不能迅速让人员膨胀,只好把边境地区大量的少数民族,你像羌族、氐族各个民族的人员不断地迁往向中原,包括关中这些地区,如果单纯迁来人口也就罢了,但是整个司马家族对少数民族政权一点儿都不尊重,并且把他们当成第一等公民,干最脏最累的活儿,不给他们更多的权利。

这样一来少数民族当然不满意了,到处揭竿而起刚刚建立不久的晋王朝就要面对少数民族风起云涌的反抗。在历史上有一种五胡乱华的说法。这五个民族其实是破坏了整个安定团结的大局面,不断的干扰中华民族的进程。但是始作俑者是什么?就是因为当政者没有制定对少数民族非常友好的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在西南地区采取的民族政策简直太重要了。首先对少数民族的头领像孟获这样的人非常尊重,这样一来少数民族首领就愿意臣服。

另外一点,诸葛亮是采取发展经济的手段,教会少数民族织锦的技术,让他们能够富裕起来,少数民族才能够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这是诸葛亮对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治国理政、稳定边疆这些事情,司马炎专门把蜀汉的尚书令叫凡间找过来,问诸葛亮当时是怎么治理蜀国的?把诸葛亮如何治理蜀国,如何稳定边疆这些事情都讲了。司马炎听了之后非常感慨,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我要是能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那该有多好,这是发自司马炎内心的想法。

同时他也找人专门问过,当年高平陵之变是怎么回事儿?杀曹髦是怎么回事儿?大臣一给他讲了,司马炎听了之后非常羞愧,没想到我们祖先是这样得天下的,所以他从来不给祖先过多的邀功,他的内心当中是有一种深深的亏感,所以我们讲司马炎本人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只不过历史没有更多的机会让他改变这一切了,历史留给司马炎最后一项使命就是让他能够一统天下了。我们再上一级曾经聊过,孙浩是一个暴君四处残杀人,但是孙浩这人还保留一点清醒,真正支撑这个国家的肱骨之臣,特别是在前线领军的大将他从来不动,你像陆逊的儿子陆抗这样的人物,他根本就不会动。

所以一代名将陆抗一直坚守在前线,而晋国这边的大将羊祜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双方在边境维持了相对的平静,经常是你给我送坛酒,我给你送点儿药,双方保持一个非常和谐的状况,为什么能够和谐就是因为实力相当,都没有打败对方的能力,等到陆抗去世了,把羊祜也靠死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东吴这边比较惨没有更多的人才了,但是晋国这边一点儿都不缺人,你像大将杜玉阁到曹操手下那也不逊于张辽的人物。另外像益州刺史王俊,这也是一等一的人才。就在公元279年八月份,群臣纷纷上奏,说要求讨伐东吴,其中最有分量的是益州刺史王俊写的奏疏,他明确的讲孙皓荒淫无道整个东吴之乌烟瘴气。

晋国分封诸王,士族纷争,民族叛乱,统一之下埋了多少隐患!(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