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秋惠老师2023年押题:不要让承载亲情的网线过载!
2023年以航押题第一波第12题:如今,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的不少人会在父母、长辈家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有人认为,小小的摄像头架起了亲子之间的线上沟通桥梁。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智能监控设备侵犯了长辈的隐私。对此,请问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各位考官,正如题目中所说的,现如今,年轻人在外成家立业、辛勤打拼,父母长辈安土重迁、故土难离,老年人没有和子女共同居住生活,是许多家庭的现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状况如何,就会时刻牵动着年轻人的心。为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长辈家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一方面,小小的摄像头,让远方的家人“近在咫尺”,架起了新的沟通桥梁,抖音上就有不少网友晒出了父母在家中劳作、打扫的日常画面,让人十分感动。而另一方面,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监控无需老人过多操作就能实现时刻在线,子女在发现突发状况时可以迅速响应,的确让人心安不少。
但是,当流量给我们带来红利的时候,确实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就比如题目中所说的,老年人的隐私在智能摄像头面前悉数暴露,他们的个人空间如何能够得到更好地尊重,这就成了智能摄像头抛给我们的新问题。我想,要解决好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关心长辈和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之间做好平衡,不把远方的关切变成他们的负累,不把实时关注变成他们想要回避的监督。具体来说,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让科技为养老赋能。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比如说,智能监控设备可以加入语音开启功能,把开启权限交给老年人这边,只需要一句口令,即可实现双向开机,这样一来,老人心中自然更加妥帖、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设备。特别是,智能设备也要增添跌倒监测预警功能、语音报警功能,在紧急情况时,通过 AI系统自动识别即可实现开机和报警,用科技守护老年人的养老安全,用技术提高全家人的使用体验感,让智能设备真正成为全家人都可信赖的养老神器。
第二,常回家看看。我想,智能并非万能,技术终究只是辅助。情感上的需要,很难通过一根网线完全纾解;线下的陪伴,也很难被屏幕所代替。在镜头内或镜头外,老年人对孩子们的思念从来没有断过。这就需要我们,在节假日多回家看看。回到家里,手把手教教父母如何用微信聊天、如何用支付宝进行小额理财,把我们的关心变成面对面的诉说,把我们的孝心变成鼓励父母长辈跨越数字鸿沟的勇气。
第三,要解决好养老问题,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养老问题不能只系于一根网线、只依托于一个智能双向摄像头,而需要每一个社会单元都为之做出贡献。比如说,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智能养老设备数据预警多到老年人家中走访慰问;再比如,养老助餐点也可以通过老年人所下订单进行大数据分析,推出质优价廉的健康餐饮套菜。我想,当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的力度持续加大,家中联系亲情的这根网线、这个智能摄像头就不会因承担过重压力而过载,不管是养老问题还是隐私问题,都可以在友好的养老环境真正形成之时,迎刃而解。
各位考官,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目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回答完毕。
秋惠老师语录:申论不是凭空答题,申论是依据材料来答题;只要学会了阅读理解,学会了分析材料,学会了题型规律,学会了题型作答方式,申论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我会教你以政府机关思维、唯物辩证思维洞悉申论的本质,从命题者角度剖析申论出题方式,从阅卷者角度解析申论,以阅卷思维讲解申论答题技巧,通过讲、练、学相结合、理论讲解与真题解析相结合、阅读理解与分析材料相结合、思维讲解与真题答案相结合,系统、深入地对你进行点拨,强化思维训练,打开你对申论的认知之窗,进而让你喜欢学习申论、研究申论、思考申论,从此不再为申论犯难,摆脱低分苦恼,突破申论瓶颈!
行测魏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