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考博分数线参考书真题

2022-04-25 10:03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第一部分:2019年最新的招生目录:

 

二、参考书目

关于参考书(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

具体根据考生基础来推荐

三、招生人数、分数线

招生人数

2017年招收21人

2018年招收54人

2019年招收50人

2020年招收46人(不含硕博连读)

四、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复试笔试分数线

 

笔记资料:

主要摘自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资本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主义。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大贡献:

 

    (1)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

 

    (2)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注:以上两点是列宁最大的功绩。事实上,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是率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再向欠发达国家扩散。是列宁等俄国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先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俄国人民。这里也可以看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从来不是被动消极的坚持,而是主动积极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注: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共实现了三次飞跃。

 

    三次飞跃,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但结合点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三次。第一次飞跃,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相结合(主要是革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从而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第三次飞跃则是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划重点。

 

     你会发现,三次飞跃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几乎一致,这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好好奇。

一、商品和货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

劳动二重性: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条件下制造商品耗时;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商品生产者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

 

简单或偶然、扩大的、一般、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流通量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价值规律: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的总公式:G-W-G’,G’=G+△G

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价值增值不在G上,在W上——劳动力商品可以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m’=m/v

剩余价值总量:M=m’×V

 

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导致了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考博分数线参考书真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