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为什么法国在近代上国家实力逐渐落后于德国
这一点如果详细剖析起来十分的复杂,因为这涉及到了法国的国情,社会基本底层结构,以及法国自身特殊的乡土文化,以及法国自身工业化的显著特点。 那么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了解一下 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工业化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越高,对应的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发达。国家实力也就会越强大。法国的工业化一大特点就是手段非常柔和,它的工业化是渐进式,缓慢的工业化,不同于英国恐怖的羊吃人运动,即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工业化是以高利贷等方式诱导农民离开他们的家乡,主要是以经济上的怀柔手段为主,这一特点就导致法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哪怕到了1900年,法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落后于英国,德国,甚至1度落后于奥匈帝国。城镇人口不足,势必会阻碍工业化。 二就是受制于法国本土,法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点和古代的我们非常相似,法国的地非常适合耕种,由于地理位置土壤的特殊性,导致法国,自古以来,农业就非常发达,形成了类似于我们的小农经济,这点和我们比较相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点不同于英国,英国是以尼绒业和纺织业发达而闻名,去本土农民的力量,势力都相对较弱,凡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都会相对较慢,这一点可以参考中国,法国,俄国。 第三点,法国的企业十分特殊,作为工业化的中坚力量,法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企业呈现的态势居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法国哪怕到了20世纪初期,中小企业仍然占非常大的比例,国内大型企业屈指可数,而且,尽管七月王朝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加强培养重工业,但是法国的工业化依然是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国内的奢侈品,更是远销海外,重工业发展不足(当然,这个比例适合英国,德国,美国相较)。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的时代,法国大型企业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法国工业的发展。这一点是致命的,法国出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形成大量大型垄断企业,没有像德国一样。 第四点即是人口不足,农业国家人口数量应该是相当之多的,历史上也确实如此,30年战争大同盟战争,法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其优质大量兵员。可是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损失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这对于法国来说是致命的,约一代法国青年成了拿破仑帝国扩张下的亡魂,成了拿破仑个人野心的牺牲品(up是共和派是主张实行共和制,所以对拿破仑好感不多),拿破仑战争一个重大的结果,就是法国大量劳动力的丧失,让法国工业化陷入了一个低谷。但是为什么后来法国人口的起色始终不足呢?这一点基于政府的政策有关,也与法国后面的国情内战有关,也与法国本土上的社会底层基本逻辑有关。这一点讲起来就很复杂,但是出于种种多方面原因,法国在拿破仑战争后人口增长速度一缓再缓,最终落后。 有很多人说,法国因为大革命而落后,这一点是不正确的,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封建的障碍,使后面无论是哪一个政权上台,都不得不尊重大革命的传统,为资本主义扫除了社会上的阻碍,大革命所传播的种种思想,也使很多法国人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加速了法国的工业化。至于后人说法国大革命是法国损失了很多人口,可是这次只是暂时的,德国在一战阵亡了一代青年人,可是后面不也迎来生育高潮?把这个缺口补上了吗?为什么法国迟迟无法补上?如果把无法补上,归结于大革命,恕我直言,这是不正确的,是一种片面刻板的观点。 如果有机会,我会把它做成视频,谢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