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万华镜 #26|你最近还有打老婆吗?(前篇)

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总有一个是真的,这叫做排中律,写成符号的形式是P or not P。打个比方,“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以及它的否定“有的乌鸦不是黑色的”,这两个命题总有一个是真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问题问得很诡异刁钻,教我们回答“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搞得我们对排中律产生了怀疑。
比方说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你最近还有打老婆吗?——你回答“是”就是“你最近还有打老婆”,意味着你过去就打老婆,现在还打老婆。你回答“否”就是“你最近已经不再打老婆了”,意味着虽然你现在已经从良不打老婆了,但你过去曾经打老婆。于是从字面上看,无论你回答“是”还是“否”,你都承认了过去曾经打老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你最近还有打老婆”的否定并不是“你最近已经不再打老婆了”,而是“你过去不打老婆或者现在不打老婆”。只要对“你最近还有打老婆”进行分析,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我们记“你过去打老婆”为命题P,记“你现在打老婆”为命题Q。
命题“你最近还有打老婆”就是“你过去打老婆,并且你现在打老婆”,写成符号表达式是P and Q。
命题“你最近还有打老婆”的否定就是not (P and Q),即not P or not Q,也就是“你过去不打老婆或者现在不打老婆”。
命题“你最近已经不再打老婆了”是“你过去打老婆,并且你现在不打老婆”,即P and not Q。
显然,当P为假的时候,P and Q和P and not Q都是假的。因此,对于问题“你最近还有打老婆吗”,“是”与“否”的回答并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两个回答都不是对方的否命题,自然也就不符合排中律。无论回答“是”还是回答“否”,你都假定了P为真,也就是承认了你过去打老婆。这就是“你最近还有打老婆吗”的诡计所在。
由于“你最近还有打老婆吗”的情境太贴近生活了,所以我们不依靠分析,只凭直觉也能察觉到问题中隐藏着别有用心的诡计。然而,如果我们把这类问题包装一下,包装成我们不熟悉的情境,甚至是反直觉的情境,那么我们就不那么容易看出来问题出在哪里了。下面这个情境就暂且留给读者思考,大家想想看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冥域无论如何都要给曈昽送礼呢?我们在下一期讨论这个问题。
曈昽向冥域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包括这个问题,接下来两个问题,你是否要么同时回答‘是’,要么同时回答‘否’?”
第二个问题是:“你是否会送我一匹最好的绢布?”
——如果冥域第二个问题回答了“否”,那么第一个问题无论回答“是”或者“否”都是错误答案。因此第二个问题,冥域只能答“是”,也就是送曈昽一匹最好的绢布。曈昽的诡计就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