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案】为什么建议内心强大的人拒绝他人的关心

2023-07-22 19:40 作者:好像有那个社交牛逼症  | 我要投稿

暴论警告⚠️

初稿没过审,修改了一下。

写完这个稿子的感受是:我看的书还不够。

ai配音+剪辑:clipchamp

视频字幕添加软件:剪映

背景音乐:德彪西《月光》

为什么建议内心强大的人拒绝他者的关心?


因为自身的自恋性,人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当他者在人们痛苦时候送上关心,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其实往往相反,他者之所以关心你,是因为你的状态或者遭遇给他者添加了麻烦,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麻烦,更多人倾向于吃瓜而非插入你的生活。

当某人选择接受他者的关心,就代表某人接受了他们对你生活的干预,而且还是在本体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理性混乱时接受一个强于自身的外力的干预,这种情况往往是灾难性的。

人们事后或许会意识到这种状况不是原来自己想要的,但是由于自恋性,不愿意承认自己过去做出的选择是错误的,所以就将这种关心美化,并且接受其阉割。久而久之,个人就会在其效果和社会的惩罚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变得面目全非。

这是一般的成长的步骤,也适用于部分人群。因为他们不这么做,内心就会陷入极大的混乱,陷入疯癫追寻毁灭。但对于一个内心强大并且具有内视力的人,这样做只会徒增其痛苦,因为内视力让其无法欺骗自己,强大的内心让他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这种情绪会随着时间而累积,哪怕生活安逸,也无法抚平遗憾之痛。

虽然社会总有办法将一个人彻底阉割掉,但是它并不会在一个人身上花费如此大的力气。社会是一个机器,程序化拿起钝刀,不在乎刀下头颅是否真的折断。社会对任何人都不存在恶意,也不存在善意,有这种错觉的只是自己内心情绪的投射。

了解到关心的本质和自身的特点后,强大的人拒绝他者关心的理由不言而喻。为什么的问题解决,面对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因为如果拒绝了一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方法,却只能面临着更加灾难性的结果,那还不如不做这个选择。怎么办成为比为什么更加严峻且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无法回避是因为人的脆弱性不死不灭。

强弱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就像只有曾经经历恐惧者才知道什么是勇敢。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不曾惧怕任何事物,便不能说他是个勇敢的人,而是一个迟钝的人。

正是因为我们都追求强大,所以才会想办法安放与其相辅相成的弱小,最开始可能会肢体拥抱,会用语言倾诉,但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等级如高楼拔地而起,大他者凝视着每一个人,关心早早就在封建时代开始异化,变成阉割工具。当然施予关心的人未必意识到自己的心意被利用,他或许怀着好的心愿,但是行动却被程序设定卡死,只能如此。

现代人很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拒绝“以关心之名的伤害”,但是弱小不会消失,它一定会找地方安放,更灾难性的结果诞生了,资本主义让人们将自己的脆弱发泄到消费上,并且用新闻舆论去加强人们的焦虑感和孤独感。但是消费主义不会去满足人们的欲望,它只想让数字不断上涨,随着欲望上涨的是人们与日俱增的焦虑和孤独。加速消费给社会带来了活性却剥夺了人们的生气,为了自己的欲壑难填,996、007变得司空见惯。

当一个矛盾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其本质:人的不死不灭的脆弱性。而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消费主义,都是社会机器为人类提供的压制脆弱性的方法。

人的情绪欲望本身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时时刻刻波动的。社会机器无法解决人的问题的原因不仅在于社会机器需要稳定才能维持多数人最基本的生存,它没有办法也不能去吸收人类源源不断产生的能量波动,只能去压制。

因为人无法完全了解自己,所以工具将永远是人部分的衍生,人是完整的,但是工具是缺失的。对社会机器而言,稳定是它诞生的目的,也形成了大他者永恒的缺失。

正念理念提出要去正视自己的各种念头,比如正视自己的脆弱性。情绪往往在萌芽时期容易消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压抑,情绪将像一棵大树一样成长,直到自身完全承受不住,以各种心理疾病的形式出现,这就是为什么随着社会机器的进化,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了。因为随着其稳定性的增强,压抑特性也增强,糟糕情绪更不容易被人发现。

正念的概念其实相当简单,这本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在现在的环境下正念的实施却非常困难。

其一,我们观念上已经认同了社会机器的压抑性,连带对待自身也是压抑的。其二,正视自己的脆弱性容易让人自认为其放弃了内心的强大,而产生抗拒。其三,脆弱的念头必然会给人带来痛苦,心理不够强大的人在面对痛苦情绪依旧有崩溃的可能。其四,后现代不仅有关系社会带来的依赖错觉还有消费主义带来的娱乐产品,引诱人们放弃一切不快乐的尝试。

但正确的道路往往都是艰难的。

【文案】为什么建议内心强大的人拒绝他人的关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