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咸而不群

2020-08-27 12:47 作者:Aestic  | 我要投稿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食一饭之间,是岁月的印记,留下的只有味道。酸甜苦辣咸,五味“纵横捭阖”,这就是人生。

我们很容易用五味中的四味来对应某些人和事。就拿《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例,我们将其扁平化:酸对应宝钗,求而不得;甜对应宝玉,潇洒自如;苦对应黛玉,身世凄惨;辣对应凤姐,爽快泼辣。而我们却鲜发现一个人物来对应咸,与其这么说,不如说所有的人物似乎都有咸的特质,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一种包容一切的存在。

人生这五味,咸是构味之本,中国的菜系大多以咸为底,再在这一根本之上构筑“层岩叠嶂”的味道。咸之基石其实就是人性,当一个扁平化的角色撒上一点盐,他们就变得活灵活现了起来,宝玉加了一点盐,他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花花公子,而是一个与封建势力抗争的反抗者。黛玉加了一点盐,她就是不是一个暗自神伤的贵小姐,而是一个追求爱情自由的有血有肉的人。更确切的说,我们不是在他们身上撒了盐,而是在盐身上撒了他们。他们是辣椒,是酱油,是醋。一切的性格特征都是建立在人性之上的,就如我们厌恶“圣母”一般,当一个人没了人性,不管他拥有多么美妙的特质,他都是不立体的,即使他拥有的是神性。

既然已经确定了味道的主心骨,接着就要确定它们的顺序,而盐这一调料往往是在菜出锅前撒。它的压轴出场有一定生物学的理由,而最重要的理由是它能够中和五味。糖醋排骨太甜了,加点盐,甜味就会被中和,形成恰到好处的平衡。凤姐辣味太重了,加点盐,让她也拥有了柔弱、心软的一面,她的辣就不那么令人厌恶,反而成了可爱的表现。

事实上,在古代,人们鲜有机会获得盐,它与铸币同归属政府,是大权,也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是稀有品。所以中国人民对咸味有着偏执的拗劲,好不容易获得一块盐巴,先舔一口,解解心中的闷塞,再将盐巴置入菜中,这就是一天好心情的来源。咸味唤醒的不仅仅是味觉,更是快乐。没有人性的人既然没有酸甜苦辣,那更不会有喜怒哀乐,冷漠、无情是他们的代名词。只有拥有人性我们才能以身体与心理去感知这个世界,快乐感与幸福感才会产生,即使其中有不愉快,有苦难,克服它们也是构成人生的一部分。

咸味很素,但是咸而不群,它不同于其他味道却又融入于其他味道。有咸味,有五味,才是人生的味道。


咸而不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