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与水浒传的梦幻联动 鲁智深出家引出贾宝玉的禅机

2022-01-01 21:25 作者:七哥皮卡丘  |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下红楼梦里的一首词。清代邱园的寄生草。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这一回也是红楼梦里比较重要的一回,前半部分为宝玉出家埋下伏笔,后半部分点出贾政是荣国府最早预感贾府衰败的人。宝钗生日,贾母叫她点戏,她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又叫[山门]),并向宝玉推荐其中这一支"寄生草"曲子.宝玉听的拍膝叫绝.曲文如下: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0那里讨,烟蓑雨笠巻单行?

一仼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而后又因为史湘云口直心快脱口而出:“这个戏子,像林妹妹的模样。”引得在座的大笑。贾宝玉怕史湘云得罪林黛玉,便向史湘云使眼色,不想这一举自己倒得罪了林黛玉。贾宝玉原是怕她二人生出间隙,从中调和,不想却是被两处责怪,着实气恼。因读《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有感,遂提笔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又恐人不解,便填上这支《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寄生草讲的是鲁智深逃难到五台山,又因屡犯清规,被逐出山门的故事。鲁智深本是军汉出生,生性粗豪,慷慨仗义,武艺过人,心高气傲。三拳打死镇关西,最后亡命天涯,没有个容身之地。赵员外因为敬佩豪杰,有心帮扶他,送他去五台山当和尚。当了和尚后,鲁智深因为不适应寺庙生活三番五次闹事。他虽然粗鲁,但却颇通情达理,按理说真长老待他不错,他为什么还要无理取闹呢?

实在还是心病。想当初在边关,凭着一身武艺做到提辖官,受人敬佩,到处呼朋唤友,大碗酒、大块肉,行事潇洒无碍。到如今,光头僧袍,每日无所事事,一个朋友都没有,有力气没处施展,自己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却无端要受这般清苦。两相对比,就倍感凄凉。他并非不明白赵员外和真长老的好意,但是心中苦闷,却又无可奈何。他没怎么读书,不像读书人苦闷可以高歌做赋,发发牢骚排遣心情,他没这个本事,你让他怎么发泄呢?最后被赶出山门时,就对应了这段《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所谓谢慈悲,表达的是他对赵员外和真长老的歉意。五台山不容他,就让他去大相国寺,这样的遣送,对他来说是很不情愿的,一来他不爱当和尚,二来在一个地方表现不好,又被送到另一个地方,这是一种屈辱。但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呢?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最后几句,表达的是英雄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心境。

仔细分析鲁智深的性情和处境之后,再看这首寄生草,就觉得有些感慨的味道在里头,而不再是矫情。对于命运和未来,鲁智深也许并没有太多的打算。而八十回后的红楼梦必然是像鲁迅先生所说家反宅乱大故迭起,宝玉按照脂批伏笔要出家,悬崖撒手,寄生草正是为后文埋下伏笔,值得细细品味。


红楼梦与水浒传的梦幻联动 鲁智深出家引出贾宝玉的禅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