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争”到底是衍生品,还是真的能当作题材
几年过去了,终于,五等分也快要迎来尾声了,学不来也已经大后期了。
我们这帮人也算是看了好几年的党争漫了。
但是现在,我突然想到一些问题,党争到底它能是什么?
是恋爱漫画中对于各自喜欢的角色展开争论与拥护的衍生品?还是真的可以当成一种题材来进行写作?
我想以前我在看伪恋时,还没想到过这个问题。
但现在我最近看着学不来和五等分时,突然察觉到有些“不对头”。
我想我们很清楚春场和筒井两位漫画作者他们写故事的水平,都是几十话追下来的,他们的能耐咱们心里都有13数。尤其是后者筒井大志,我想不只是我一个人吐槽过学不来的剧情是有多么平庸,如同白开水一般。
事实上,目前想把党争真正作为自己题材元素的作品(党争不作为衍生品而是当作主要元素),大多都有一个问题——水
事实上,纯党争漫的剧情按照过去对于一部长篇漫画故事的实际要求,我想大多是不合格的。
之所以有市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角色粉丝的支持,而不是故事本身有多吸引人,说直白点就是四字——食色性也。花钱买的,是漫画作者笔下的人物,而不是故事。是角色,是人设给了党争漫市场,给了粉丝容忍这份平庸甚至是不合格的余地。
没了角色魅力,大多党争漫是一定要死的。
所以党争漫作者当然应该更加尊重读者的意见,因为没有这些意见,他们没有脸去挣这份钱。
有人说一个漫画作者要“坚持本心”,要读者尊重创作者的意见。
我想,现在普遍卖人设的异世界作者,尚且还要用心去做打斗和冒险,还要去发糖。
比起异世界,党争题材作者更没有任何的资格给读者甩脸子。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直到结束就已经在吃软饭,在吃自己笔下角色的软饭。(尤其是筒井,他不知吃了多少桐须真冬的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