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學好城鎮化!考試出啥都不怕!半小時速通【必修二】

2023-03-12 10:42 作者:自习女孩爱学习鸭  | 我要投稿

城镇化



00:39


知识点:城镇化(理解)

1.城镇化概念(理解):

城市化和城镇化一个意思,说白了就是城市人口占比总人口越来越多了

2.城镇化三大标志(理解)

城镇人口占比持续上升(城里人多)(最重要指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升级)

③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完善)

知识点:城镇化的意义(了解)

1.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了解)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说白了,有钱地方往往城镇化水平高)

2.城镇化的意义(了解)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冷冷例题





07:24


知识点: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曲线)(掌握)

1.城镇化曲线的时间进程

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被拉平的“S”

城镇化水平不到30%为起步期、城镇化水平在30到70%之间为加速期、城镇化水平超过70%为成熟期

后期阶段

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城市“空心化”

一些大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或远郊(逆城镇化)

中期阶段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

城镇化问题(城市病)

人口迁往郊区(郊区城镇化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功能区分区混乱

2.城镇化阶段

①郊区城镇化: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出现时期:加速期

人口流向:城市→郊区

由于进城的人太多了,城市中心地租上涨很多城市中的小伙伴付不起房租,或忍受不了交通拥堵,人口和产业转向近郊区,进而把郊区也变为了城市

分布:发展中国家

结果: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把郊区变为了城市)

②逆城市化: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出现时期:成熟期(不是城市衰落)

人口流向:城市→远郊&乡镇

一些富人受够了城中心的破旧环境和拥堵的交通,从城中心出来住到远郊或者乡村的高级住所

分布:发达国家

结果:城镇化水平不变,但是城中心在衰落


③在城镇化: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出现时期:成熟期(老城改造)

人口流向:郊区→城市

老城区重新改造治,理城市病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分布:发达国家部分城市

结果: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2.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被拉平的“S”

城镇化水平不到30%为起步期城镇化水平30到70%之间为加速期、 城镇化水平超过70%为成熟期加速期

【冷冷公式】城镇化描述/特征或描述=水平+速度+起步

成熟期=水平高+速度慢+起步早

分布:发达国家(逆城镇化

加速期=水平较高+速度快+起步较晚

分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郊区城镇化

起发期=水平低+速度快+起步晚

分布:一般为落后的国家

注:城镇化数字的“谎言”

•日本经济发达,但城镇化水平不到70%,因为日本郊区、乡村环境好

•青海省格尔木城镇化水平90%,阿特阿萨拉伯城镇化水平高,不代表城市很发达,而是气候条件恶劣,导致不适宜发展农业,郊区农村人口少

【冷冷例题】




24:46


知识点:城镇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掌握)

注:只要是影响,就有利和不利,只要影响就用886,只要是影响,不利影响就有解决措施

1、合理城镇化对自然元素的有利影响(理解)

合理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环境

①地形:平整土地

②水文:修建水利设施

人文因素

③环境:美化环境

2、不合理城镇化对自然元素的不利影响(掌握)

①气候:改变城市的局部气象,造成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效应,以及加重了雾霾天气

②水文:影响了水循环的环节(地表径流和下渗)加剧了水污染,造成城市内涝和水质性缺水

③土壤:建设用地过多,侵占了耕地,并且会造成土壤污染

④生物: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3、解决自然元素不利影响的措施(掌握)

①建设海绵城市前几年热点

海绵城市的特征:城市透水砖、绿地、公园等

建设雨水花园(前几年热点)

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

建设生态城市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的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改善:

【气候】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水文】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

【资源】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

【环境】减轻城市中的水污染问题

【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4、合理城镇化对人文因素的影响(理解)

①(农+工+商)=产业: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

②经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交通:改善一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

④文化:带动一个地区的文化进步

⑤社会:带动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医疗的发展,改变聚落形态

5、不合理城镇化对人文因素的不利影响(理解)

①人口:人口密集,过于集中

②交通:造成交通拥堵

③社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

④社会:住房困难,住房条件差

⑤社会:人口过多,就业困难

⑥社会:教育困难,医疗困难

6、解决人文元素不利影响的措施(掌握)

【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建造卫星城,分散城市的职能

【工+商】=产业:将部分产业外迁,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就业

【交通】:改善交通条件

【城市】:建立大城市群,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改善城市生态

【科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或者建设智慧城市)

【社会】: 改善居住条件

















學好城鎮化!考試出啥都不怕!半小時速通【必修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