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主任王晓辉:近视一般分为两种: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

2023-05-19 10:29 作者:京和堂儿康  | 我要投稿

  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主任王晓辉科普:近视一般分为两种: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是指不伴随有眼部明显病理变化的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它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病理性近视的发生通常伴随有眼底方面的病理改变,为单基因遗传。这种近视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患者近视的度数一般较高,还会伴随有其他并发症[1]。

  但不管是哪种近视,当我们提到「遗传」这个概念时,指的都是孩子从近视父母那里获得了「更易发生近视的体质」,而不是「几度的近视眼」。

  哪些因素容易形成近视

  既然近视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不近视的父母,为什么会生出近视的孩子呢?

  遗传因素看命,后天的环境因素却在人为。问题还是出在环境和用眼习惯上:

  01高强度、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工作

  繁重的课业,增加了孩子们的用眼负担。网课时代,眼睛更是「亚历山大」。

  其实,看电子产品和其他阅读物一样,对眼睛的伤害主要来源于使用时间和使用距离。但如果孩子频繁用手机上网课,距离过近,屏幕又小,这样对眼睛伤害极大。

  02学习环境的错误用光或光线强度不足

  学校和家中,若存在照明亮度不足或照度不均的问题,都会增加孩子阅读时的眼部疲劳[3]。

  03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有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保证每天至少 2 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4,5]。

  04学习姿势错误

  坐姿不正、歪头、歪身子、趴着,都是不可取的读写体态[6] 。

  近视就像一条狡猾的小蛇,潜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伺机缠上小朋友们。

  当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真的发生,就是不可逆的。所以,不管先天条件如何,家长们都不该为损伤孩子视力创造后天条件。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正确用眼、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保证户外运动时长以外,千万注意要尽早展开周期性的视力监测。

  及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很多家长误以为视力监测就是隔段时间给孩子测个视力而已。其实,视力值只是视力监测的众多数据之一。

  王晓辉主任再次强调:视力监测是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眼部参数,包括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眼压、视功能状况等;需要戴镜的孩子还需要查戴镜视力、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等一系列检查,并对以上各项数据进行连续档案记录的过程[7]。

  0-6岁近视管理:

  视力检查是关键,早建档、早监测、早预防

  早建档: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不仅可以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进展速度进行监测,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近视的发生,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科学干预。

  早监测:0-6岁儿童对视力和屈光度监测频率每年不少于2次,此外,眼轴长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监测指标,眼轴变化早于近视度数变化,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征兆。

  早预防:家长们需注意,孩子在婴幼儿期过早接触电子产品,透支远视储备,户外运动时间不足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每天户外2小时可以有效防近视。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主任王晓辉:近视一般分为两种: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