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自我否定

当我们否定自己时,首先可以去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否定他人。
如果我们看他人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设想,当他人达不到我们的设想时,否定他人就可以维持内心的想象。如果我们把这种否定用语言传达出来,那这种语言就是一把利器,通过刺痛对方来让对方改变当前的状态去贴合我们的设想,但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设想是绝对正确的,所以会忽视这种语言给对方造成的伤害。
那么当设想的对象从他人变成自己的时候,刀口也就对准了自己,并且人对自我的否定不需要任何语言,仅仅是思维就能对其造成伤害。但专注于自己想象的我们,完全不去怜惜那个受伤的自己。
人为什么会执着于把自己塞进一个设想里呢?因为我们如此厌恶和不信任现在这个真实的我,所以用尽一切力量想要抹掉它的面目。
这种对自我的恨往往一个人早年形成,因为那时的人还没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了生存便会依赖外界的评价,如果此时我们身上的某些特质被外界否定,比如把一个细腻的小孩称为娘炮,把一个肥胖的小孩称为猪,把一个特立独行的小孩称为孤僻,就很容易让他也认同这种批判,并以逃避自我为终身目标。那么但凡他这个实体做的有半分不好,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发泄口,肆意地对自己去宣泄心中的恨意。
如何停止这种否定自我,伤害自我的行为呢?
我们首先要破除所有对“我”的设想,让真我显露出来。可以把自我想成是一颗幼苗,在这歌幼苗开花前,我们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那我们一生的任务,就是让这棵幼苗尽可能的生长,而不是用各种假象把它层层包裹。具体做法是,我们不再为成为什么人而行动,而只为想做什么而行动。
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想:我没什么特别想做的事啊,没想做的事情其实是因为我们的经验太少。经验不是知识,它是真实的生活。就像一个看到树上野果的人,他为了去摘那颗野果,自然会想学习攀爬的技巧。当他成功摘到那颗果子时,成就感和力量感会促使他想去挑战更高的目标,并在整个过程中他都是专注投入的,不会因为自己爬不过别人而焦虑烦恼。而坐在房子里连树都没见过的人,哪怕他周围堆满了关于攀爬的书,他也不会真正想去攀爬
因此要让真我成长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不带目的去体验更多的生活,并且沉浸去做一切可以让我们沉浸的事情上。沉浸代表着这件事契合我们当下的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当我们沉浸做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
因为此时我们的真我还太弱小, 它必然会经历失败,也可能受到外界的质疑和嘲讽,我们要允许这些失败和质疑,因为它确实还没强大到可以让外界去尊重的地步。但我们不要因为这些质疑就自己去伤害扭曲它,而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它的成长,让它学会享受阳光,但也不畏惧风雨。其实任何人对我们的评判,不论好的不好的都是不够真实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时空。当面对质疑的时候,只要握住手里的小花,可能这朵花在外人眼中不够绚丽不够完美,但它是我拼尽一切去呵护的,那它对我来说就是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