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的我们,何以继续飞翔?

鸟儿探索着各种景色,染上了不同的颜色。却因为颜色太多而变得越来越浑浊,最终完全变成黑色,鸟儿坠落了。
这部动画中不少象征都很精彩,在这里,染上颜色其实正象征着“异化”。
异化是无法避免的。孩子们走上社会的过程,正像是小鸟不断飞行,面对腌臜残酷的现实,无力抵挡,倒下甚至加入成为帮凶。但是,精神分析师拉康却认为:婴儿在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就已经异化的。恰恰是借助异化我们才能构成整全的幻想,“幻想视域”才能够成型。
异化是必不可少的:主体本身像是一个黑洞,不断吸入外来物质,抓紧这些外来物质(即异化)死死不放,直到它们成为主体。那主体性本身是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个黑洞,只有源源不断释放的引力,它是纯粹的”无“,纯粹的否定性。
我们所当作外来异物敌视的异化,反而是我们的内容物,某种意义上是我们自己。离开它我们只是一个空口袋。
那么小鸟为何倒下了呢?染在羽毛上的邪异颜色,已经充满了矛盾和创伤,不再是鸟儿所能忍受的了。清洗它已经不可能;那不仅是外在的颜色,而是深深浸入了鸟儿的无意识(某些“抗抑郁药物”倒是会引发失忆)。拖着浑浊的翅膀强行飞行,也撑不了多久。
小鸟死而复生了,但动画里并没有给出一个有力的回答。我们绝不仅仅是一张白纸,只能任环境所涂抹。当我们原原本本直面这份浑浊,我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会中介出一个超乎意料的结果。
继续飞翔的条件,恰恰是不再满足于飞翔。污浊漆黑的羽翼,不正是鸟儿的画笔吗;肮脏的这副景象不堪忍受,那就把它画成堪忍受、甚至美好的样子。
以为自己掉下去的小鸟睁开了眼睛
眼前的世界比自己的翅膀更浑浊
小鸟绝望地抓挠着这一切
不知道过了多久,痕迹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小鸟染上的每一种色彩,都留在它的翅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