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本人所有战力作品的共用盒子

2023-06-27 10:09 作者:LTY_Furry-Funkin  | 我要投稿

符号定义:


【01】 集合{}符号


/////////////////////////// zf系统里元素也是集合


集合1 = { 集合2,集合3, ...}


例如 r = { { }, {{ }}, {{ },{{ }}} }


zf里只有空集和嵌套空集 其它集合均为各种空集的编号


a={ }=1  b={{ }}={1}=2  c={ { }, {{ }} }={1,2}=3


r={a,b,c}={1,2,3}={ { }, {{ }}, {{ },{{ }}} }


////////////////////////////////////////////////////////////////////////






【02】 ∈符号


//////////////////////////////////


集合1∈集合2


a∈b a属于b 集合a是集合b中的一个元素


////////////////////////////////////////////////////////////////////////


其它符号 ∪ ⊆ = 之类 由上面2个原始符号用公理推导出






集合论ZFC公理系统




【1】外延公理:


∀a∀b( ∀t( t∈a ←→ t∈b ) → a=b )


///////////////////////// 构建等号 =


(t属于a 当且仅当 t属于b) 所以 a=b


t在a中 绑定 t在b中  则a和b的元素相同


////////////////////////////////////////////////////////////////////////








【2】空集存在公理:


∃r∀a( a∉r )


///////////////////////// r=∅ 构建空集


对于所有可能的a a全都不属于r r存在


所以r只能是空集


////////////////////////////////////////////////////////////////////////








【3】无序对集存在公理:


∀a∀b∃r∀t( t∈r ←→ ( t=a ∨ t=b ) )


///////////////////////// 构建不超过二元的无序集


( 存在r 以t为元素 ) 当且仅当 ( t是a或者b )




t在r里面 且只能ab二选一 r当然只有2个元素


其中 r={a,b} 二元集合


一元:a=b时 r={a}




拿到上面新做好的空集∅


假设1 a=b=∅       r1={a}={∅}


假设2 a=∅  b= r1={∅}  r2={a,b}={∅,{∅}}


重复1可得无数个一元集合 {∅} {{∅}} {{{∅}}} .....


重复2可得无数个二元集合 { ∅,{∅,{∅}} } { {∅,{∅}},{∅} } ......


////////////////////////////////////////////////////////////////////////








【4】并集存在公理:


∀a∃b∀x( x∈b ←→ ∃y(x∈y ∧ y∈a) )


///////////////////////// 构建∪符号


( 存在b 以x为元素 ) 当且仅当 ( 存在y 以x为元素 并且 y属于a )




a的元素的元素是x   单独考察某个a 


对于某a ∃b和∃y是有些区别 y被y∈a所限制 y的个数=某a的元素个数


y1~yn每个y对应一些元素x 


而b没有被限制 无论假设几个b b的元素都是一样的


所以b是唯一的 b的元素是所有x




例如 y1={x1,x2} y2={x3,x4} a={y1,y2}={ {x1,x2},{x3,x4} }


所以 b={x1,x2,x3,x4}


写法 广义并:b=∪a  b=∪{y1,y2}   常规并:b=y1∪y2


建造完∪ 就可以用之前的二元集合 来创建二元以上的多元集合{x1,x2,x3,x4.....}


////////////////////////////////////////////////////////////////////////








【5】子集公理|分离公理模式:


∀a∃r∀x( x∈r ←→ x∈a ∧ P(x) )


///////////////////////// 用关系公式P表示集合 


( 存在r 以x为元素 ) 当且仅当 (x属于a 并且 x满足P条件 )




x是a中所有满足P条件的元素 由于是充要推导 所以x也都属于r


r是a的子集 用P条件从a里分离出来


如此得到新的集合表示方法 r={x:P(x)∧(x∈a)} a可以是任意集合


x∈a可以隐含在P(x)里 r={x:P(x)}


例如 交集 并集的定义


{x:x∈d ∧ x∈c }= c∩d


{x:x∈d ∨ x∈c }= c∪d


////////////////////////////////////////////////////////////////////////








【6】幂集公理:


∀a∃p∀b( b∈p ←→ ∀t( t∈b→t∈a ) )


///////////////////////// 构建幂集


( 存在p 以b为元素) 当且仅当 ( b是a的子集 )




后半部 ∀t( t∈b → t∈a ) 是子集的定义


对于所有t (t属于b 一定有 t属于a) 所以b是a的子集  同b⊆a




将a的所有子集b1~bn装进p里  这个p称做a的幂集 


p= Powerset(a)={b:b⊆a}


例如{2,3}的幂集 { ∅ ,{2},{3},{2,3} }


a的各元素t自由组合成子集  n个元素集合的幂集有2的n次幂个元素 


////////////////////////////////////////////////////////////////////////








【7】无穷公理:


∃s( ∅∈s ∧ ∀x( x∈s → (x∪{x})∈s ) )


///////////////////////// 可以用来构建自然数


存在某s(s中至少有空集)并且(x属于s 一定有 x和{x}的并集也属于s)




用元素x来递归创造无数元的集合s  (x∪{x})称为x的后继x+ 


x属于s 则x的后继也属于s  每个x都会对应一长串后继  这种s也叫归纳集


不是任何元素后继的元素就是初始元素




假设s中的初始非后继元素只有一个∅  这种s=ω 称做最小归纳集


那么∅就是起始元素 0=∅  1= ∅∪{∅}={∅} 


2={∅}∪{{∅}}={∅,{∅}}


3={∅,{∅}}∪{{∅,{∅}}}={∅,{∅},{∅,{∅}}}


这个ω可以用来象征自然数集合{0,1,2,3....}


3为2的后继  4为3的后继 ....


////////////////////////////////////////////////////////////////////////








【8】替换公理模式:


∀x∃!y P(x,y) → ∀m∃n∀b( b∈n ←→ ∃a( a∈m ∧ P(a,b) ))


///////////////////////// 可以用P规则将a映射/替换为b


如果P为函数 则→(存在n以b为元素 当且仅当 (存在a使 a属于m 且 满足P(a,b)))




函数P在m限制下 P的定义域domP被m缩小 因为P的参数a只能在m中取值了 不再∀x


被缩小后的函数记做(P↑m) 函数(P↑m)的值域ran(P↑m) 称做P在m下的象


ran(P↑m)={b:∃a(a∈m∧P(a,b))}=n


公理声明: 任意给定的集合m和函数P  P在m下的象一定存在且形成一集合n




前半部是对函数的筛选  ∃!y表示只存在一个y 


∀x∃!y P(x,y) 等价于 ∀x∃y( P(x,y)∧ ∀t(P(x,t)→t=y))


关系 P(x,t)对于某x 所有的t都只能等于y t只有唯一对应


这样的关系 P(x,y) 叫做P函数 


P关系与P函数的区别: 


每个参数x只对应出一个y P为函数


每个参数x可对应出多个y P为关系  关系大于且包括函数概念


////////////////////////////////////////////////////////////////////////








【9】正则公理:


∀s( ∃a(a∈s)→ ∃a( a∈s ∧ ∀t(t∈a→t∉s) ) )


///////////////////////// 可以用来去除一些无限套娃类的写法 


(对所有非空集合s 存在元素a)一定会→(存在元素a 而且 a与s交集为空) 




后半部 ∀t(t∈a→t∉s)等价于交集为空  


对任意t元素 t属于a 一定有 t不属于s 所以a和s无共同元素 a∩s=∅


前半部 ∃a有声明a元素存在 说明只讨论s不是空集的情况


也就是 正则公理要求 非空s中要存在某元素与s自身交集为空




a称为s中的∈极小元   ∈关系是良基的


极小元要求a只可以属于s中的其它元素 但不可以把s中的元素拿来给自己当元素 


所以a和s无共同元素 a∩s=∅


这样就保证a是s中这些∈关系链的最底层  不会出现无限循环嵌套的情况 


例如 s={s}={{s}}  x∈y∈z∈x 之类的写法都和公理冲突


///////////////////////////////////////////////////////////////////








【10】选择公理:


∀x( ∀a( a∈x → a≠∅ ) → ∃f( Fun(f) ∧ ∀a( a∈x → f(a)∈a ) ) )


///////////////////////// 创造选择函数


(a在x中 一定致 a不为空)则→((存在 f为函数)且(x中的a 一定使 f(a)是a的元素))




Fun(f)是一个函数判断模块 当f是函数时 Fun(f)=真 f不是函数时 Fun(f)=假


x是一个由非空集合组成的集合 a是x中某个非空集


f(a)称做选择函数 f(a)可以选取a中的某个元素


选择公理宣称 对于非空集的选择函数一定存在




通常一个无限的 元素没有识别特征的集合 靠枚举和特征公式都选不出元素来


只能随机选取一个 但数学是用严格的逻辑和演绎来搭建的 无法产生真正的随机


所以这个公理假装随机是存在的




这个公理不是公理模式和替换公理不同 所以模块Fun(f)的内部结构会复杂一些


Fun(f)⇔∀t(t∈f → (∃m∃n(t=<m,n>) ∧ ∀m(m∈dom(f)→∃!n(<m,n>∈f)) ))


t满足f 则→( (存在有序对<m,n>=t)并且(对任意f定义域中的m→只有1个值n满足f))


一个定义域中的m只对应一个值域中的n 正是函数的定义


其中f的定义域 dom(f)模块的内部结构: 


dom(f)⇔{ m: ∃n(<m,n>∈f) }    另外值域ran(f)⇔{ n: ∃m(<m,n>∈f) } 




<m,n> <x,y>之类表示有序对 有序对也是亠种特殊的集合 元素之间有顺序


<m,n> ≠ <n,m>  而无序对 {m,n}={n,m} 


有序对可以转化为普通集合的写法: <m,n>={{m},{m,n}}


其中一个元素是另一个元素的子集 这样两个元素的先后顺序就被记录下来了



另外函数f和关系f 也都是一种集合  f是一种以有序对为元素的集合


例如 f={<x1,y1>, <x2,y4>, <x3,y1>, <x4,y2>.......}


f中记录了每个x与y的映射关系


x1~xn 全在定义域集合domf中  y1~ym 全在值域集合ranf中


f(x)是求f中x的对应值 f(x)=y


公理中的<m,n>∈f写法 就表示m和n是满足f的一对组合


////////////////////////////////////////////////////////////////////////



本人所有战力作品的共用盒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