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懂择校丨兰州大学:985大学中的“江湖扫地僧”|哲学考研

2023-02-24 15:29 作者:哲学考研研究所  | 我要投稿

兰州大学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

割断我们长衫抛却我们浪漫

甘肃的青年莫要再迟延

捣碎我们花冠停止我们歌筵

兰州大学乘长风冲上青天

望一眼卷世的狂澜

Lanzhou University

01.学校介绍



/ 外号 /

夏官营镇立大学

盘旋路草业综合管理处

瑜中高原夏菜研究与生产基地


/ 级别 /

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


/ 位置 /

城关校区:兰州市城关区(哲学系)

榆中校区:兰州市榆中县


 建校历史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兰州大学的发源地——至公堂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几个月后,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学堂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


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5年7月,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


兰州中山大学的实验室

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时任校长辛树帜上任之前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其所募图书数量甚至超过当时的甘肃图书馆,由此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

国立兰州大学校门

1949年,兰州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新中国人民手中。随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

兰州大学校门旧貌

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2月,兰州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高空全景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奏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东区全景

校园特色 


积石堂

兰州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自1913年起便以清代遗留的“观成堂”为书库,“至公堂”为阅览室,后于1946年修建二层独立馆舍一座,名曰“积石堂”。


兰大积石堂图书馆注重了传统造型、校园人文环境与先进信息服务功能的完美统一,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努力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最高目标!


兰大城关校区图书馆——积石堂


迦陵学舍

勤奋,求实,进取”是兰州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学风口号,自1986年正式公布该口号后,这个包含着兰大数十年学风风尚与工作作风的六字口号便逐渐深入人心。

 

2009年,建校百年的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西区门口矗立起巨石,把学风口号刻在石上,立在门口,时刻提醒着兰大师生勿忘学风精神。

象征着兰大学风精神的巨石

兰大校史馆博物馆

兰大博物馆位于榆中校区昆仑堂南侧,馆名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全馆建筑形似展翅高飞之苍鹰,视野高远,雄踞长空,庶可作“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之表征。

该馆设有校史展、历史文物展、古生物化石展、动植物标本展、古黄河象展及民俗展等6大展馆,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化石400余件,动植物标本18万件。其中,校史展将兰州大学的历史沿革和今日风采聚于一馆,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兰州大学自1909年法政学堂肇建至今百年的办学历程。此外,以甘肃彩陶为重点的历史文物展,以和政羊、三趾马、铲齿象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展以及黄河古象展使该馆成为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对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展馆。

有空一起来兰大看展,感受兰大的历史变迁~


兰州大学校训
藏品众多的兰大博物馆
兰大校史馆


02.学术大佬介绍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前身为哲学系。1975年元月成立哲学专业筹备小组,1978年正式建立哲学系并招收第一届哲学专业本科生。之后因应社会变革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于1994年成功申办社会学专业并于1996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哲学系随之更名为哲学与社会学系。2004年7月,在哲学与社会学系的基础上组建哲学社会学院。


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1985年建立中国哲学硕士点;2001年建立外国哲学和社会学两个硕士点;2003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人口学三个硕士点;2010年获批哲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后哲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先后入选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1983年至今,创刊并主办学术杂志《科学·经济·社会》。同时,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现实关切、汇聚各方力量,建成了兰州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评价中心、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生态文明与生态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社区健康跨学科研究中心、社区发展与反贫困智库等多个专业研究机构,有效支撑和服务于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今后的学科建设规划中,哲学学科将在保持中国哲学与外国哲学传统优势学科方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向。


2022年9月21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此次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学术人才5个指标类别,共计50余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其中,兰州大学哲学学科进入“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0%,位列榜上第38位,较2021年上升6位。


四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凝聚了数代学人的奋斗和心血。学院师生坚守“知行合一、宁静致远”的价值诉求,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学院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优良学风和精神传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各个领域的中坚人才,深受学界的普遍尊重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院现拥有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学缘背景优良、爱岗、敬业、乐教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1人,其中哲学专业专任教师33人,教授11人、青年研究员3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领略一下兰州老师的风采:


 中国哲学:陈声柏

  / 研究方向 /

中国哲学/思想史

中国宗教

科学思想史

 

/ 成就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

兰大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科学·经济·社会》杂志主编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


/ 研究成果 / 

《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

《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陈声柏,1972年11月生于江西省靖安县,现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以及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教授的研究领域可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中国哲学思想史,涉及“名”与先秦诸子哲学、近现代中国思想;其次是中国宗教,涉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最后是科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中国哲学:李晓春

/ 研究方向 /

中国哲学

中西哲学比较

儒家心性论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宋明理学

儒家思想现代化


/ 成就 / 

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甘肃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 研究成果 /

《儒学初读》

《宋代性二元论研究》

《儒家思想及其现代化》


李晓春,1966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以及甘肃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李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心性论、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现代化等诸方面的研究,在本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国哲学:丁士仁 

 / 研究方向 /

西方哲学

阿拉伯哲学

穆斯林哲学


/ 成就 / 

教授、研究生导师

《伊斯兰文化》主编

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会长


/ 研究成果 / 

《简明圣训学》

《穆斯林美名荟萃》

《印度教与道教的神学比较》


丁士仁,1966年出生于甘肃临潭,现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伊斯兰文化》主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会长。


丁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宗教学、伊斯兰文化研究以及穆斯林哲学。此外,丁教授著有专著、译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学术成果颇丰。

兰州大学的哲学二级学科数量较少,共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4个二级学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外哲和中哲。(学科配置少而精,专业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佛教、基督教、政治哲学等)


除上述提到的三位哲学大佬外,诸如郭吉军教授、金涛教授等也都是兰大哲学系的名师代表噢~


剩下的宝藏导师们就留给各位准研究生去慢慢探索啦~

03.专业录取情况

接下来小懂将带大家一起看看兰州大学哲学考研的最新情况!


/ 兰州大学哲学学科评级 /

C+


 / 所属院系 /

哲学社会学院


/ 二级专业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22年统考拟录取名单 

2022-2020年哲学录取详情

看完以上两个表格,可能不少同学惊呼录取名单和招录信息太笼统了,具体专业的录取名单呢?各个专业的统计数据呢?这里小懂要提醒大家兰州大学哲学考研的特别之处了,那就是在考研初试和复试过程中,考试科目是按照哲学大类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照二级学科进行选报。因此,最后出现的录取名单只有哲学大类,具体二级学科的划分需要入学之后进行。


究竟都考哪些科目呢?这里先保留,先来看看兰州大学哲学考研的招录信息。22年,兰州大学哲学系总共招录了15人,与计划招生人数相符。近三年计划招生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相差不大,2020年,计划招生14人,实际录取15人(含1名特殊计划招生),录取均为一志愿;2021年,计划招生16人,实际录取17人,一志愿录取13人(含1名特殊计划招生),调剂录取4人;2022年,计划招生15人,实际录取15人,一志愿录取6人,调剂录取9人。2022年的复试情况和调剂情况都需要大家特别关注一下,这一届一志愿复试人数为10人,一志愿录取为6人,参与调剂的复试人数为16人,最终调剂录取9人。这些数据表明:兰州大学的哲学考研并不像大家想象般简单,即使一志愿参与复试也有被刷的可能,大量参与调剂的高分考生会选择参与兰大的复试,(本次复试第一总排名第一的考生为调剂考生),那么报考兰大的考生要同时与两类学生竞争,不少考生的初复试成绩变化对其最终排名都有较大影响,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同等重要。报考兰大的一志愿考生不能忽视复试的重要性!!!


从具体分数来看,拟录取的考生初试成绩有着较大差距,初试最高分为390,最低分为324,相差66分,复试成绩也有较大差距,最高分数为91.28,最低分数为78.2。报考兰大的优势在于考生的初试成绩范围较广,只要不低于平均水平,进入复试没有问题;风险在于兰大有较多的调剂名额,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才能在最后的排名中与初试成绩不差的调剂考生一较高下!


总的来说,兰州大学哲学仍然值得报考,不管是学校排名,还是专业发展前景,都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对四大二级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多了解一下!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看一下兰大统考的专业课科目以及参考书~


04.专业课及参考书

 专业目录 


兰大哲学专业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初试题目保持统一,分别是634西方哲学史以及836中国哲学史,考生统一考察这两门专业课。考试科目较为基础,即使没确定院校,中西哲学史都可以先准备起来。


复试笔试科目为哲学综合,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参考书贴心给大家列了出来,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可以同步进行内容储备。需要注意的是:兰大对于跨考生有额外的要求,英语四级、论文发表、加试原著选读等也需要跨考生进行提前储备。

参考书推荐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上下)》,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商务印书馆, 2015 年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

对于这些参考书目,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阅读每一本书,尤其是部分原著的阅读。最后达到的学习效果是能梳理出参考书的主要大纲,在内容框架上熟悉基础的哲学史内容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以及概念。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看一下真题内容,了解一下院校的考察难度:

05.院校真题

 真题难度分析 

专业课一:试题总体难度——中等

634西方哲学史出题包含三部分,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答题难度在于两点,一是题量普遍较大,2021年和2022年均有10道名词解释,3道简答题和1道论述题,2023年有6道名词解释,两道简答题和1道论述题;二是题目跨度大,考察范围广,既具体又综合,需要考生打好哲学史基础同时又拥有一定的论述能力。


专业课二:试题总体难度——中等

836中国哲学史出题同样包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部分,名词解释为6道,简答题为2道,论述题为1道,难点在于中哲史内容多,出题方向多,既包括基础的概念、人物、原著,又有一部分综合性强的哲学史内容考察,从先秦到近现代再到佛道,每一部分都掌握其要点。


 真题解析示例 

简述天台宗的一心三观。

兰州大学23届中国哲学史简答题

审题:这是23届中国哲学史中出现的一道简答题,题目明确,人物和简述方向确定。


思路:首先,对题目所涉及的人物知识点进行定位,内容落脚到“天台宗”这里,梳理出天台宗的相关内容,筛选有关“一心三观”的内容。难点在于如何阐述清楚这一概念的要义,既要写出关键点,又需要一定的篇幅来支撑这一简述,获得高分。


参考答案: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的重要概念,是智者大师根据龙树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而来。三观即观假、观空、观中。智顗言:“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心三观”意谓于一心中同时观照空、假、中三种实相,即三谛。

天台有三观、三谛与三智等不同表述,三者其实是一回事,只是言说的角度不同:“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三观乃就主体一面说,就客体言之,即为“三谛”。

从三观来说,智顗看来,空、假、中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表现了事物不同的存在状态。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有自性,这就是“空观”、“真谛”;诸法虽“空”,却又“因缘”和合而显现为“假有”,这就是“假观”、“俗谛”;非空非假,非真非俗,这就是“中道”。就实相而言,说空、说假、说中,都只是教化众生的方便法门,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也就是说,空含摄假、中;假含摄空、中;中含摄空、假。说空,则假、中亦空,一空一切空;说假,则空、中亦假,一假一切假;说中,则空、假亦中,一中一切中。

空、假、中三谛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也就是说,无论是观空、观假、或者观中,任何一观,实际上都包含了其余二观。三者不可分离,无有次第,相互包容,圆融无碍,故称“三谛圆融”。 


点评:

兰大每年的考试中至少会出现1道与宗教相关的题目,特别是佛教部分。近几年,简答题都会出现一道与佛教相关的考题,分值较高,需要大家对中国哲学史中涉及的宗教学内容予以重视,同时需要对出现过的宗教学题目进行提前的复习准备。

06.学长学姐有话说

兰大外哲某学姐:

在兰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有这样一句标语:“吾校虽瘦,必肥华夏”,充分表明了兰大的目标与决心。作为一名文史哲学子,我很感谢在兰大学习的机会,它所独有的气质和文化影响了我,让一个生长于江南的我多了一份西北的爽朗与豪迈,而在西北感受到的中国文化多样性对于我们的学术观点也是大有裨益的噢~

兰大中哲某学长:

兰大由于地处偏僻,各种娱乐设施缺乏,外出不是很方便,于是很多同学都涌向了图书馆,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有弊自然也有利,偏僻的好处是让人能够静心学习,且人一旦离开了诱惑,的确更能静下心沉淀自己。如果是打算走学术这条路,那么兰大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跳板,且国内各大高校对于兰大学生的评价都很正面,心动的学弟学妹们快到碗里来!



许 愿 池

关于“兰州大学的哲学考研”就介绍到这里


如果兰州大学是你的dream school

那就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豪言壮志+目标分数

明年再来收获今天种下的硕果!


有需要其他院校介绍的同学们也可留言提醒

同时也欢迎各路好汉踊跃留言

本鸭什么都看得到!




小懂择校丨兰州大学:985大学中的“江湖扫地僧”|哲学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