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札记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著 上海译文出版
本文是萨特为了让公众更加准确的理解自己的哲学思想所发表的演讲的演讲稿,在演讲中萨特从自己的哲学出发,希望能说服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这种努力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的态度并没有软化。
我认为本篇文章主要解释了什么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督教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有雅斯贝尔斯和马塞尔;另一类是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和萨特。他们都认为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并不是指一个物品的存在先于它的作用和价值(刨笔刀不会先于它的用处存在),而是要从万物的源头来看。上帝是先于一切事物存在的存在,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前他的心中就有了万物的构想,有了一个“善”“真”“美”等,这些“本质”先于万物而存在,接着上帝通过“言语”创造了万物,万物又朝着这些本质不断发展。不过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那些先验的理念也是不存在的,先存在的是人本身,人自由的一无所有,他们通过自己的本能和行动创造出了自己的本质,“人”不是如康德所说的有一个普遍的“人”的概念,一个共相的人,人在把自身投射向未来之前什么也不是。
因此在人面对世界时,他会恐惧、会绝望和痛苦,因为他无所依靠,没有一个圣贤、神仙来给他指引(亚伯拉罕的恐惧),来为他的选择背书,也就是意味着人必须在自己的意志范围内做出选择,并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存在主义同时认为,人在为自己作出选择时,也为所有人做出了选择。(这里我并不是很理解,我觉得这一个观点很牵强)人不断地做出选择,“希望”寓于每一次选择和行动中,我们希望我们的选择是对的,行动是成功的,通过我们的不断行动我们模铸出了“人”的形象,所以一个人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他是构成这些行径的总和、组织和一套关系,这就是所谓“听任”,我们决定我们自己。
就这样,让我们看看我们喜欢的英雄故事吧,任何伟大人物在其一出生时就好像不同常人,比如刘邦出生时,有龙出现,孙权的紫髯,刘备的大耳,当然,在现代的许多人物传记中也不乏这种英雄观,比如某《列宁传》中描写列宁出生后,其母唱的预言一般的歌曲,好似革命家也是从小看到大。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些故事是何等的荒谬,英雄不是天生是英雄,是英雄让自己成为了英雄,也不存在天生的懦夫,是懦夫让自己成为了懦夫。拉斯克尼科夫杀死了房东并不是一种英雄壮举,而仅仅是一种谋杀罪,他让自己成为了歹徒,而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