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全员恶人互撕!王熙凤娘家内斗比贾府更狠!古代嫡庶和阶层鄙视真可怕

大家好,今天说一下《红楼梦》中老王家的那些事儿。亲人之间为了利益互相算计,斗得和乌眼鸡一样是正常显现。
贾府还有贾母坐镇,长房和二房不能闹到明面上,王熙凤的娘家的亲人们却早就已经亮了底牌。
王子腾、王子胜把大哥逼回了金陵老家,拒绝收留薛姨妈一家的投靠避难。王夫人虽收留薛姨妈母子却瞧不起他们,明面上利用薛宝钗,背地里搜刮薛家的钱财。
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互相算计,王夫人甩锅嫁祸王熙凤。王熙凤抱上贾母的大腿,跟王夫人互撕,更是瞧不起薛姨妈和宝钗一家子。
王熙凤的哥哥更不是人,贾府抄家后竟把亲外甥女巧姐卖进了烟花巷……
《红楼梦》中伯爵王家的亲情为何如此塑料?关键因素应该是嫡庶有别、阶层差异!
王熙凤的父亲、王子腾、王夫人、王子胜、薛姨妈他们可不是一个娘生的,甚至属于两个房头,亲姐妹、姑侄嫁人后分别位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也有鄙视链和利益冲突。
一、红楼梦中的伯爵王家:亲人互相坑害算计,连环套路的塑料亲情。
《红楼梦》中的伯爵王家是非常特别的存在,因为他们家的亲情特别淡薄,不论男女老幼都格外看重利益,满心的小算盘只为了自己,撕破脸互相算计起来那是真的狠心无情。
都怪子爵王老太爷把出身贵族的女儿嫁给了薛家做商人妇,收买到薛家死心塌地帮他赚了个盆满钵满。却也给儿女子孙做了“重利贪财,不注重亲情和体面”的坏榜样。
因为原本以薛姨妈的出身,想嫁个官宦世家子弟,混个诰命夫人才是理所当然的,可惜就这么被父亲给下嫁交换了利益。
很多读者指出贾府次子当家不合理,其实却忽略了伯爵王家的情况更诡异。王熙凤的父亲王老大哥,直接被王子腾、王子胜这两个弟弟逼得退回了金陵老家做乡绅。
按照《红楼梦》中王家祖上县伯的爵位,这位王家的老大怎么也是袭过男爵的人,京城的荣华富贵谁不喜欢,他却只能沦落到灰头土脸回老家的地步。
当年王老太爷在京城袭爵做官,身边带着的儿子就是王熙凤的父亲。可见伯爵王家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很一般。两个弟弟发迹后,王家老大就被排挤打压,失去了话语权。
被欺负的伯爵王家大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亲外甥薛蟠打死了冯渊,人命官司在金陵官府拖了整整一年,闹得是沸沸扬扬,冯家天天去官府告状。京城里的王子腾兄弟不能正面处理,退守金陵的王老大也不出面帮忙。
书中写薛蟠打死人跑路之前:“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托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竟然也完全没提到大舅舅。
这就从侧面说明了薛姨妈和大哥的关系也很差劲,要不然她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可能不先跟大哥交代一声,虽然这位王家大哥退回金陵做乡绅,其声望势力在当地也是不可小觑的,可惜薛姨妈并没有这样做。
也不用觉得薛姨妈可怜,她压根儿也没瞧得起退回老家的大哥。她满心里想的都是京城里做高官的二哥王子腾和嫁入权贵的长姐王夫人。所以巴巴地带着儿女去京城里投奔,想要“借东风”保住儿子的命,把出色的女儿宝钗推进上流社会。
结果王子腾刚升了大官,事业蒸蒸日上,把打死人命的薛蟠看做祸害一般,避之唯恐不及。虽然做主喊了薛姨妈母子进京城避难,却拒绝接受她们住在自己家,直接把他们甩给了老贵族贾府的妹妹王夫人。
可见薛姨妈对薛蟠说的:“你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不过是句面子情的谎言,否则王子腾不在家,还有王子胜呢,后来王子腾也早回来了,七八年里也没邀请薛姨妈母子去王家住一天。
贾府是老牌贵族,家大业大,根基深厚,又没有职位敏感的高官子孙,自然更适合收容薛姨妈母子三人。但是薛姨妈她只是王夫人的亲戚,却不是贾府的亲戚,她跟书中姓贾的是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
王夫人顶着婆婆贾母、丈夫贾政和长房哥嫂的压力,收留薛姨妈母子三人,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她不满贾母撮合宝黛的婚事,正好利用薛宝钗表态抗衡,纵容薛姨妈宣传“金玉良缘”,默认薛宝钗接近攻略宝玉,在贾府上蹿下跳拉拢人脉,给足了薛家母女希望。
王夫人可能还趁着元春省亲,狠狠敲了薛家一笔银子,要不然薛宝钗怎么会看过大观园的修建图纸呢?连三春和宝玉都没见过呢,很显然,王夫人找薛家拉过赞助的。
薛家自从住进贾府,七八年间越过越穷,薛姨妈整天唠叨省俭,薛宝钗连个小丫鬟也舍不得买,薛蟠要找王熙凤寻珠花入药,香菱弄脏一条石榴裙吓得要命,最后不得不吃了夏家的“绝户”,被夏金桂闹得全家鸡飞狗跳。
赚足了薛家好处的王夫人却开始卸磨杀驴,越到后期对薛家越是冷漠:薛姨妈给儿子娶亲缺人手,贾府那么多奴才她也不派一个过去帮忙,更别提让夏金桂来贾府走动往来。
只是眼看着宝玉找不到好媳妇,贾母和黛玉步步紧逼,她手里攥着薛宝钗还有点用。什么端午节赐礼暗示,又是安排她和贾府的媳妇、女儿一起管家理事,结果薛宝钗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实在上不了台面,又被贾母和王熙凤精准打击,联手算计,被逼得搬出了大观园。
王夫人对宝钗也足够狠心:前后借她的衣服给金钏做寿衣,后有抄检大观园不提前通知。宝钗比薛姨妈清醒得早,搬出大观园后发现这么多年都被王夫人当猴耍了,才硬刚了两句,提醒王夫人贾府也在衰败,建议她直接把大观园关了省钱。
王夫人根本不会把宝钗当回事,因为比宝钗更好用的王熙凤都和她也不知道珍惜。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亲侄女,嫁给了贾府长房的长孙贾琏为妻。贾母为了平衡两房关系,就让王熙凤协助王夫人当家管事。
可王夫人实在太无能了,王熙凤又实在太能干了。这对亲姑侄之间的关系,随着王熙凤投靠贾母,手里的权柄越来越大,逐渐反目成仇。
前期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出痘疹,王夫人还亲自带着王熙凤请医问药,拜求神佛,后期王熙凤大月份流产了一个儿子,病了快一年,王夫人都不闻不问,只是恨没人替自己干活了。不但和邢夫人一起拉踩王熙凤,还想把绣春囊栽赃在王熙凤的头上,牺牲她给自己背黑锅。
王熙凤就更厉害了,早就看破了长房和二房的矛盾,知道她和王夫人有根本利益冲突,凭借聪明伶俐投靠了贾母。贾母大张旗鼓给王熙凤过生日,当众表扬她一年到头管家理事辛苦,就等于是给王夫人没脸。
生日过后,王熙凤才是贾府最当红的管家人,她发狠要撵走周瑞家的儿子,根本不管周瑞家的是王夫人心腹的陪房婆子,还是赖嬷嬷说要给王夫人面子,王熙凤也把周瑞家的儿子打了一顿。
后面王夫人屋里闹贼,王熙凤明知道是谁却不严查。王夫人让她带队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更是早和贾母、探春等串通好了,护住了宝黛,没抄探春,绕过了宝钗,放过了惜春,只抓了个迎春的丫鬟交差应付。
王夫人却只能干瞪眼,也不能拿王熙凤怎样,因为王熙凤背后不仅有贾母,还早就绕过她和王子腾合作上了。从鲍二家的案子,张华的案子来看,王子腾和王熙凤的合作可能开始的更早。大约在铁槛寺弄权之后,王熙凤尝到了甜头,后来“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
作者特意点明:“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贾府虽然有百年的人脉和根基,但朝廷中眼下当红的是贾雨村的王子腾,贾琏和王熙凤做这些事都要和王子腾分赃,他们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王熙凤连王夫人也不放在眼里,更不可能瞧得起薛姨妈一家子。贾母给薛宝钗做生日,她头一个嘲笑二十两银子太少,薛姨妈要请客她接着就张口要五十两银子;她从不搭理表妹薛宝钗,反而支持宝黛姻缘,和林黛玉十分亲厚,有说有笑;就连宝钗管家,她也冷嘲暗讽,还专门派了个平儿去支持探春和宝钗打擂台。
气得宝钗当面背后没少说王熙凤的坏话,不是拉踩她,就是嘲讽她不识字粗俗,连她放高利贷的事儿都恨不得往外捅。
这就是《红楼梦》里,伯爵王家亲人们的塑料亲情,单独拿出来都能写一百出“计中计”。总之就是连环套路,互相算计互相坑,亲人之间撕起来完全不讲情面,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二、王夫人和王熙凤先后道破:亲人间的鄙视与算计,可能与嫡庶和阶层差异有关。
《红楼梦》中的伯爵王家为什么闹到了这个地步呢?他们之间利益斗争这么狠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作者借王夫人和王熙凤之口揭示了其中关键的原因:1、嫡庶有别;2、阶层差异。
伯爵王家第三代一共有五个子女:王家老大哥,王子腾,王夫人,王子胜,薛姨妈。这兄妹五个人不仅不是一个妈生的,而且可能都不是一个爹生的,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是嫡庶姊妹,也可能是叔伯姊妹。
其中可以确定的是:王老大、王夫人、薛姨妈这三兄妹三个应该是一个房头的。因为刘姥姥二十年前去伯爵王家的时候见过王夫人和王熙凤,可见这兄妹二人当时是跟着父亲在京城。王熙凤的父亲应该是嫡长子,跟着父亲在京城袭爵做官的。
薛姨妈的年龄和王夫人不相上下,虽然在很多版本中作者写过一笔,交代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但刘姥姥明显和她毫无交集,不仅半个字没提到她,对她和薛宝钗也没有半句话恭维,所以很多读者猜测薛姨妈是庶女是很有道理的。
王熙凤曾对平儿说过:“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古代的嫡女和庶女区别其实并不大,甚至嫡子和庶子区别也没那么大,只有嫡长子、嫡长孙身份尊贵,家族地位不同。贾府的嫡庶区别也不大,迎春和探春是庶女,也和惜春这个嫡女一般待遇,贾环这个庶子,在贾政那里,也和宝玉一样受重视。
但是作者安排王熙凤特意解析了嫡庶关系,显然是要说明一些问题,很可能是要说王熙凤的娘家的嫡庶鄙视非常严重。
贾府的文化底蕴深厚些,有礼法维持体面,家奴王善保家的还瞧不起探春是个庶出的女儿。伯爵王家没有贾府这么重视教育和礼法,可能就把嫡庶之争摆到了明面上。
贾府的嫡庶之争通过赵姨娘已经可以看出来,已经是要谋财害命的厉害,伯爵王家可能更加可怕。
王夫人是嫡长女就可以带着大笔嫁妆嫁给国公府做诰命夫人,薛姨妈很可能是庶出的小女儿,对外声称是和王夫人一母同胞只是为了好看,被重利贪财的父亲嫁给商贾,做交换经济利益的工具人。
王熙凤作为伯爵王家地位尊贵的嫡长房孙女,嫁的就能比王夫人更好,她的丈夫贾琏可是国公府有资格袭爵的长房长孙。
薛姨妈的儿子却只能娶同样门当户对的没落商贾之女夏金桂。女儿薛宝钗想要嫁给比贾琏差远了的贾宝玉,却费尽心机都难以攀附上。
这里面不只有古代的嫡庶鄙视,还有古代的社会等级差异。
王夫人如何利用薛姨妈和薛宝钗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关键是王夫人既瞧不起薛姨妈投亲靠友,也瞧不起薛家母女商贾阶层的身份。
书中有关细节就是她两次打发刘姥姥,一次是避而不见,另一次则是直接甩了一百两银子,并且托人带话说:“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做买卖、求亲靠友这两项薛姨妈一家子可都占了,虽然他们比刘姥姥有钱,但他们赖在贾府攫取的权势资源可比一百两银子值多了。
可见王夫人对薛姨妈和薛宝钗也是厌恶和轻视的。就算她和薛姨妈是一母同生,古代女子嫁人后等于第二次投胎,如今她是诰命夫人,国公府的主母,贵妃的亲妈,皇帝的丈母娘,何等尊贵显赫,岂是薛姨妈一个没落商贾家的寡妇能相提并论的?
这就是封建社会可怕的阶层身份差异:士农工商等级分明。
薛姨妈就算曾是子爵的女儿,下嫁后也跟随丈夫,成为商贾阶层。她还拿王夫人当亲姐姐,想要沾光借势,人家王夫人却早就不稀罕有她这个亲妹妹了,哪怕她的丰厚嫁妆可能是薛家协助伯爵王家赚来的。
但薛家却只得到了百万财富,而且负责采办杂料的皇商也比较边缘化。跟那些负责盐铁铜棉茶粮等大产业的大皇商相比,更不值一提。
王子腾就完全看不起薛家这点儿钱,否则怎么可能把薛家丢给贾府?贾府就算是没落了,贾母都不稀罕薛家的家产,一直打击“金玉良缘”。只有邢夫人这种败落多年的破落户才会把薛家的百万家资看在眼里。
王子腾和王子胜应该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弟,只不过他们两个很可能是庶子,因为王子腾就算做了高官也一直巴着依附着贾府,可能是因为没有更强有力的外祖家合作。
他们还有可能是王夫人的堂兄弟,这个可能性远比庶出兄弟更大。
首先伯爵王家的历经三代之后爵位尽了,已经没有资格再住伯爵府。王熙凤的父亲爵位被朝廷收回之后,儿子王仁也不争气,只能携带家眷回到金陵去做乡绅。
薛姨妈一家子来到京城,没有去王子腾家,而是直奔姐姐的婆家荣国府。如果王子腾和王子胜都是堂兄弟,去他们家寄人篱下,哪有自己亲姐姐王夫人家更便宜呢?
薛家在贾府也不是秘密,薛姨妈和宝钗也曾去王子腾家走动,薛蟠也曾去王子腾家辞行南下。如果王子腾是薛姨妈的亲哥哥,这样七八年就把寡居的二妹妹和一双外甥丢在大妹妹的婆家,实在是难看。
就算王子腾心狠无情,他作为朝廷命官也得要脸,京城里的权贵都是重视礼数的,就算当面不好意思笑话,背后肯定会戳王子腾一家子的脊梁骨。看看人家李婶娘的兄弟,还知道接寡妇姐姐和外甥女去家里住着呢!
王子胜的女儿居然还能高嫁保宁侯之子为妻,可见王子腾家在外面的名声也不算太坏。
如果王子腾兄弟和薛姨妈、王夫人本就属于两个房头,那就合理多了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甲戌侧批: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皆在籍。
书中写道王家在京城有两房,很可能就是从侧面印证了这件事。就是王子腾和王子胜这两房。
那有读者可能会问:王仁和王熙凤总该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吧,那为啥他会把巧姐卖了呢?显而易见,在这种家庭中,早已经耳濡目染,忘了“亲情”俩字怎么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