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哲学的最高奥义:语言游戏(3-4-4-3)——另外,如何正确理...

3-4-4-3 哲学的最高奥义:Language Play 语言游戏 Sparchspiel哲学穷途末路的最后挣扎。如何正确理解晚期维特根斯坦的“沉默”。
代表人物:晚期维特根斯坦、晚期海德格尔、黑格尔(扬弃)、拉康(Lalange 咿呀学语)等几乎所有哲学家
Sparchspiel 滔滔不绝地 胡扯、瞎说。(对应就是拉康:意义的原乐 Enjoy/Jouisance-meant,栗子:女性的快乐就来自于言说本身,一句话可以颠来倒去反复说,玩主体的符号学、中介能力①)
★晚维、晚海①、拉康是明确抵达了这个问题意识:语言的发生学机制是使用一个工具,是符号系统结构自身的游戏。
●①晚海《通向语言之路》,讨论很多【物的关系】、【技艺的关系】,都是把语言当做工具使用。
★①由于世界本身是已符号化了的:现象(声光电)、体验(意识、无意识)、活动(行动、斗争)等,意识把这些再拿出来,再次【符号化】,这时主体就会【重置符号规则①】,重玩整个游戏。
●①在这之中,比较具有【优先性的符号】就作为【规则】被【压抑】了,它就不会显现。Belike 把一句话的【有序性结构】的【位次】当做【规则】,打乱重新设定,就是把【位次规则】压抑进了【无意识】,会产生Enjoy/Jouisance-meant 意义之乐。
场域论 3
主体① 调和 符号系统 VS 历史活动
①这里的主体是一种【去癔症化】的主体①,不再被压抑,她可以挑一个东西故意去压抑。代表女性化的、无目的的、自为其目的的言语游戏活动(拉康:Love beyond Law)。
①主体去癔症化意味着:主体不相信大他者存在,不再被大他者征召为主体,去主体化了,不在相信意义需要支撑,不相信意义的【根据性】。
本体论 4
晚维:语言的意义在于人对它的用法。世界的本体论是被语言结构起来的,而语言的意义在于人的用法=人的无意识。
认识论 4
晚维:不存在私人语言,私人语言(主体化)是一个幻觉。
由于主体已经【去癔症化、去主体化】了,主体没有一个【内在化】的结构了,没有了第一人称直接体验的意义(由符号系统支撑的、现象学、经验主义意义上的意义)。因为语言无法支撑,符号系统是无根的、创伤的,语言只是一个游戏。
所以不能像现象学家(先验经验主义者、经验主义观念论者)休谟、贝克莱一样,设想一个【直接的第一人称意识】,这是非法的,因为不存在【私人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它在整个结构中的【差异性关系】,主体对符号的用法奠定了【差异性关系】。
★类似马克思《资本论》中分析的【市场机制】:【交换价值】相对于【使用价值】具有的【独立性】。
★晚维主义下的分析哲学,每一篇论文都是【语言游戏】的显现,搞规则玩游戏。他们会有共同的游戏规则:标准集合论延伸出的一阶谓词逻辑、形式逻辑。
●分哲小兵之所以反对哲学政治化,是因为他们沉浸在一种【女性原乐】中,作为说话、玩弄符号系统的享乐,文字游戏的内在快乐,这种快乐会被它们感受为哲学本身的快乐(哲学也是把这种快乐当做其中一种爱欲动力)。这种【女性原乐】和进入欲望辩证法、父权秩序中的崇高享乐是不一样的。
○说这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活动,但他在目的论上闭合了。
●这是一种【公共版本的语言游戏】(预设数理逻辑),把逻辑规则当做玩物,把它玩穿玩透。分哲的分析性也仅在于:把数理逻辑当做【主人话语】,然后为对数理逻辑产生【癔症话语】的人(科学家、实证主义者)提供【分析话语】。
目的论 3
分析性话语 调和 主人话语(利科的在隐喻中占有、弗洛伊德的崇高化) VS 癔症话语(弗洛伊德的压抑)
无目的的游戏活动最后作为【分析话语】,分析哲学话语的【分析性】只对他自己的人生体验、症状有分析效果。而精神分析的【分析话语】对癔症话语、主人话语、父性话语有分析效果。精神分析的【分析性】在拉康这里,就是Love beyond Law,把欲望坚持到底(逃脱父权制欲望辩证法,坚持安提戈涅绝对否定),穿越幻想,走向驱力。
精神分析成功就是和案主一起玩语言游戏。
★★★★★
判断真正理解晚维
如何理解【沉默】
♡晚维:如果我们无话可说时,我们要保持沉默,【沉默】本身就是【语言游戏】。
在构造【本体论】时,预设了一些规则,然后从【本体论】出发去探索【不可言说之物】(比如现象学家探索空间性、时间性、方向性①;主观主义观念论者探索何为理解、遗忘),这时维特就认为要【沉默】,不要认为自己在按照一个既定的语法、意义的根据性的图式在说话。
①在先验现象学错误的前提下:每一个本质现象学都要预设一个本体论,每一个不同的本质现象学都要用神话学、文化中的范式,预设一个不同的先验框架发生等级制。预设这些规则,就相当于把一些符号(规则)埋到游戏场下然后继续进行语言游戏。
维特这样的语言观就意味着:【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言说】,它本身就是【语言游戏】中的一个步骤、一种操作方式。所以维特的【沉默】意味着:不要把你说的话当做在一个僵死的语法体系、逻辑体系、意义图谱中所说的话,而是要把【沉默】当做一个原初的【语言游戏】,去玩。这样一来,这个【语言游戏】就不再被一个【目的论网络】束缚,而是沉浸到一个【目的论网络】尚未形成的状态,【目的论网络】的形成靠人的【游玩】①
晚海晚期哲学都是靠玩,通过语言游戏,探索下一次本有,找最后之神、未来之人。他认为正是因为自己【绝对的无根】,所以不在一个既定的【目的论网络框架】的控制之下,自己只是在漫无目的地游玩,正因这样,才是【有根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A在照看自己,所有的【符号系统】也是在瞎逼玩,所放弃人类既定的【目的论网络】,反而是敞开自己,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说话的高贵动物,不再认为自己的符号活动是高于万物的,而是和万事万物平等的,从而融入万物。
这种精神就是【沉默】,人的言说不再代表一个【至高权威、一个A、目的论体系、意义图示】,人不再说话、或回溯性认为自己从未说过话,这时真正的哲学就开始了。要获得真理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语言游戏、进行【沉默】,才能和世界是一种东西,才能去探索世界的发生、变化、新的本体论结构、新的符号化机制。
♡语言游戏 Sparchspiel 中 spiel 还有游庆活动中人漫无目的跑来跑去的意思,无目的的自由【行动】。但这个行动是一种【假装】,如果扮演的是自己,那么就是【语言在玩自己】,因为人进入语言成为自我,人就是在符号系统中玩自己的身份(作为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play self = act,act 就是最原初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讲主义的3-4-4-3
它的代表人物是……它代表人很多了
它最代表的代表人物就是说在哲学上最代表这个东西
其实是两个人
当然说专题化的,或者说他的理论就以此出名的是晚期维特根斯坦
他理论就以此出名的
但是不仅是晚期维氏,还有晚期的海德格尔
还这个晚期的海氏,还有包括这个历史上的几乎所有哲学家
我就提个名字
比如说黑格尔、黑格尔的扬弃
最有名的黑格尔
德里达更不要说了什么药啊、什么婚姻、贞洁
德里达
海德格尔也是他的那个……
德里达有一本《海德格尔论精神》
晚期维氏、晚期海氏……
就是那么这个主义,它是其实不是个主义
它是哲学穷途末路时的一个挣扎,但也是最有希望的
它名字叫Sprachspiel
就是语言游戏 language play
要用play 这个词
其实语言游戏在拉康那边也有
拉康代表la langue就是咿呀学语
他的那个咿呀学语
就是婴儿咿呀学语
那个时候说是把这种活动当中
海德格尔是明确道出的
这种活动当中语言是像是被使用的
当然,晚期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面也都说了
就是这三个(拉康、晚维、晚海)
在我看来就是他们三个都是明确抵达这个问题意识的
明确意识到就是语言的发生学机制,它是像工具一样被使用的
它是使用工具,它的发生机制是使用一个工具一样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你要在这个问题域里面来把握
海德格尔,比如说他词和物的关系
他在分析语言的时候通向语言之路
那本书里面他会讨论很多物的关系,还有很多记忆的关系、记忆的一个问题
它通通都是把语言本身当成一种使用、对于工具的用
所以它是个游戏工具
它是一个符号结构、自结构的一个……
就是有一种游戏它就是符号化的游戏
符号系统的结构游戏
符号系统如何把自己结构起来、结构起自身的一个游戏
要通过研究符号学、从不同的侧向去切进符号学
那你就对这个游戏有各种不同的把握
这个词儿原游戏
它的意思还可以翻译成就是胡说、就是瞎说、胡扯(外比外比,外比巴卜)
就这种就是说着玩,就是也可以就是滔滔不绝、瞎扯
就是瞎扯、不停的扯、在里面胡扯
他可以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这个东西在拉康那边明确的是一种女性原乐
这个东西其实就对应的是拉康的这个enjoy-meant
也是他的那个jouissance
他的快乐就来自于说本身
通过言说……这个语言也可以说就是speak (sprach)
那可以就是speak 就是言说
通过说滔滔不绝的说,玩符号游戏
就比如说
我说一句话
我话一句说
说我一句话
说话一句我
这就按照一个规则换位置,然后不停的玩儿
就是玩儿自己的符号学能力、玩儿主体的中介能力
主体把世界体验
这个世界的体验本身已经是符号化了
我把它符号学、它的规制
它的那种结构方式再改来改去换来换去下面去玩来玩去
我设立一个规则、设立一个稳定的规则
这个规则本身就会是一个剩余
就是在这里就是相当于说
由于这个世界本身已经是符号化的
世界本身是符号化了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把世界本身的符号化的
比如说那些现象体验,然后比如说一些活动把它拿出来,然后把它再符号化
你在再符号化的时候,你就有一个机制
因为你再符号化的时候
你会把他这些东西都是本来已经是符号
比如说现象:声光电这东西
声光电体验有意向性意向活动
然后无意识等等类似的活动有什么行动、博弈、斗争乱七八糟
所以这东西它已经是被符号化的
已经有一个就是你的无意识已经帮你符号化了
那么这个时候意识可以进行再符号化
意识对已经符号化了的这些体验进行再符号化
再符号化的话就是可以重置规则了、重定规则,然后重玩一整个游戏
这个规则本身它也它……因为我们是辩证法家
所以我们知道作为规则
也就是作为这一堆符号里面的那个比较具有优先性的那个符号
它就作为规则被压抑了
它被压抑下去了、它本身就不显现了
作为规则的那些符号
比如说我刚说的什么1234567,它这个顺序
比如说你这个时候把它的顺序当成一个符号
然后调顺序
这个顺序本身它的符号性就被压抑了
它作为规则,那就开始作为游戏的规则
1234567
1345267
1354627
类似的
你看这个时候你就好玩
为什么好玩?因为它这个现象当中的一个现象,这一堆符号里面的一个符号
比如说它的有序性
它这个有序性本身的结构
它有序性本身……就是它的那个位次
这个也是个符号也显现出来的、也快显现出来的
只不过没那么明显
它也显现出:你把它的位次当一个符号
但是这个时候把它做规则作为游戏规则
那么这个符号本身就被压抑到下面去了、压抑下去了
它的位次性本身就会被压抑到下面去
压抑到下面就会在那个驱力的那个层面
他就可以转起来了
他就会有快乐、会有乐趣、会爽、会有原乐
会有这种enjoy-meant 就是意义之乐
不停的生成意义之乐,或者叫做那种言词之乐meant
就这种enjoy meant (jouissance) 就是sense
这个sance 就是sense 的放在后面
就是它变成jouis/sense
我不知道这怎么念
就变成enjoy sense 了
它这就是意义之乐、道理之乐
有道理有意义之乐
玩儿到底层下面去了
所以语言游戏它在精神分析里面的一个基础是这样的
它是个辩证法
这个词实际上就是说……
那么我们要看他的场域论
场域论的话
左边就是符号系统
右边是这个活动也就是历史
它调和的就是主体
但是主体的什么姿态?是主体的那种女性化的、无目的
然后自为其目的的=自己是自己的目的
就是他的那个无目的游戏活动
这个东西(主体姿态)就是拉康所说的love beyond the law
拉康晚期拉康的love beyond law齐泽克讲过
我们之前刚讨论过
我在前几天齐泽克的《自由的深渊》里面刚讲过的
这个语言游戏
但是这个主体它是一个去癔症化的主体
这个主体是去癔症化的、不再被压抑的
如果他自己可以挑一个东西,故意去压抑一下
去癔症化的主体
这种主体不相信大他者存在的、不相信意义是需要支撑的、不相信意义的根据性
他不再相信意义的根据性了,不相信大他者了
他不再在大他者面前被征召成一个什么一个主体了
就去癔症化了,也就去主体化了
3-4-4-3 这里是去主体化
场域论上是这个
那么在本体论上是4
我们就可以说就是语言……
这里我们就用晚期维特根斯坦主义
他的那个“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在于它使用的方式
那么谁能用?由主体来用的
在于主体、在于人对它的用法
人的用法——这个是极具解放性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的它的本体论结构是语言
是以语言的方式的结构起来
既然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的,而且在于人用法
那就在于人的无意识或怎么样
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
然后在认识论上
我们都可以用维特根斯坦的他的观点
认识论上这个4就是不存在私人语言
私人语言是个幻觉、主体化本身是个幻觉
就在这里
由于我们已经是癔症化了、去主体化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主体的结构就没有一个内在化的结构了
主体就是去内在化
没有内在直接体验的第一人称直接体验的意义就没有了
去除了第一人称的那个直接的意义
现象学意义上的,或者说你是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直接的那种意义
直接的意义这种体验当然没有了
没有东西给它支撑的
语言本身没东西给它支撑的
语言没办法给它支撑
语言是个游戏
它是个创伤的、它是没根的、无根的
同样的
你第一人称直接这个意义体验这些东西也是由符号给你支撑的
也是由符号系统给你支撑
符号系统本身没有支撑
所以你不能够像现象学家
先验现象学家
他作为一个经验主义、先验经验主义,或者说那些经验主义者
休谟这种类似的,或者说贝克莱这种经验观念论者
经验主义的观念论者
他们所设想的那种直接第一人称意识都是非法的
所以因为不存在私人语言
符号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
也在于它在整个结构里面的差异性关系
那种差异性的关系
主体的用法奠定了它差异性关系的基本格局
在这里这个逻辑是类似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里面分析这个市场的机制
交换价值的独立性相对于使用价值所具有那种独立性
这里是聪明人都抵达了同样的地方
但是马克思把它用来进行这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
而这些聪明人把它用来做就是去认识论
认识论的维度就不存在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里
我们会看到这两个4
我们就已经会看到就是分析哲学它是不预设任何……
分析哲学的每一篇论文都是个游戏
分析哲学的……我可以拍胸脯这样说
分析哲学的每一篇论文
都是一个如果他是晚期维特根斯坦
如果他是承的是牛津学派的,就是这个基本精神了
晚期维特克斯坦的基本精神
他的论文都是前面搞几个游戏规则开始下面玩游戏
玩游戏的一般规则就是分析性
就是他会把一些……他们这个群体的共同的游戏规则
虽然每一篇论文里面会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但是他们会有共同的游戏规则
就是一阶谓词逻辑
就是那个形式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
就是标准的集合论版本衍生出来的一阶谓词逻辑
然后按照这个分析性
然后再把这个最后就玩儿游戏
玩儿出来玩儿
看会有什么花头巾、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分析哲学作为一个运动
它是就是语言游戏的一个显现
语言游戏就是你在分析里面最能够体验到
你看分析哲学的论文
为什么分析哲学那些分哲者小将就不希望把哲学政治化?
他为什么反对哲学的政治化?
他们反对哲学的政治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沉浸在一种女性原乐
这个女性原乐的就我上面所说的那个enjoy meant
就是那种作为意义的享乐、作为说话的、只要玩符号系统就可以享乐的
所以这种女性原乐和进入欲望辩证法
进入一个父性父权秩序里面的那种崇高化的享乐是不一样的
they are different
所以分哲它就是
它有文字游戏的那种内在快乐
装的很严肃,其实是内在快乐
就是这种快乐会被他们感受就是哲学本身的快乐
说的没错
哲学是你作为一个它的爱欲驱动的之一,只是之一
比如说德里达写文章就是玩语言游戏
海德格尔写文章也喜欢玩语言游戏,那个词簇一簇一簇的
然后用里面的词跟关系表达一些什么张力
他喜欢这样搞
这因为好玩,这很好玩
但是我告诉你这个东西它闭合了、目的论上闭合了
虽然他宣称自己说整个世界是:意义是无目的、是没有目的一个游戏活动
但实际上它在目的论上闭合了
我下面就要说了
它的闭合就是精神分析也是因此闭合的
它的无目的游戏活动
最后这种无目的游戏活动本身作为话语
它是分析话语
它是分析性的话语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我老实说分析哲学的话语的分析性只对他自己的人生症状具有分析效果
他对其他人没有分析
而精神分析的话语的分析性是对于其他一些癔症化的话语
还有主人话语、父性话语是有分析效果的
就是这个分析
比如说精神分析的分析性
拉康最后的那个模式就是变成这个love beyond low
他本来是一个在desire 把desire 什么穿越欲望的,就是穿越幻想
或者说是一个drive 走向drive
这两种都就是把这个欲望坚持到底或怎么样的
这两个都不是……
一个是逃脱父权制的欲望辩证法
还有一个是那就是安提戈涅式的那种停留在否定当中
这两个拉康这他最后提出了就love beyond low这么一种
就是分析成功了
结束了完结就是使得就诊者,或者怎么样的这个被分析的人
但没有被和没有谁被分析
后来两个人就变就开始玩这个游戏了……
我跟你讲
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的它的目的论上这个3实际上是它的调和性的
看上去无目的,实际上是有目的
就是分析性的话语
左边是主人话语
主人话语其实就保罗利科那边的那个占有
在隐喻当中占有,确定自己得到真理
它是一种主人话语
右边的则是癔症话语
他们这个两个东西也可以对应为
这个(主人话语)就是弗洛伊德的崇高化sublimation
这个(癔症话语)是它的压抑、抑制住
有个suppress、suppression
那么协调它的就是分析性的话语、语言游戏
然后在这里我要给你们讲一点
如果你真的懂晚期维特根斯坦的,那你就要理解
就是判断你到底有没有懂维特根斯坦
有无理解晚期维特根斯坦
晚期维氏的思想有个特点
这个很简单
就是如何理解他的沉默?
如何理解晚期维特根斯坦的沉默这个概念?
沉默就是不说话
就是你……或者说我们要理解是
维特根斯坦在晚年的时候都已经承认了
就是说“语言是游戏”
这个语言游戏
这个词(spiel)它也有什么节庆游行
就是这个节日里面那个大家公众的、那种一群人到大街上漫无目的跑来跑去
还有节庆的时候,狂欢节
还包括他还有那种瞎演、就是狂欢、胡来
它无目的自由行动
用陈家胤的话说:它是一种无目的的自由行动
但是它是行动……我要说的就是说它是一种act
但是也是假装,act也带有……
这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玩语言游戏了
这个play然后到这就是act
如果你play 的是自己的话
if you play yourself那就相当于act
语言不就是play yourself ?
语言不就是玩自己?
因为这个自我他要通过符号化
就是人可以成为自我,他要进入语言
人成为语言、成为名字
进入语言不就成为自我了?
所以在这个地方play yourself就是等于act
act 就是最原初的语言
act、行动、玩自己就是play yourself
就是play 一个在语言系统里面
在语言、在符号体系(系统)里面的身份
玩你自己在里面的一个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人际关系网络的一个节点来玩
这种玩不就是act 不就是行动?
然后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自由行动
所以你要明确知道语言游戏意味着他
如果这个人真的就是说……
我这样跟你说
就是晚期维特根斯坦说
“当我们面对一些不能说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要闭嘴,要保持沉默”
但是就是维特根斯坦他早期的时候在这个逻辑哲学论里面就已经说了
“当我们什么无话可说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沉默”
但是他晚期的时候,其实在他定义的语言观下面
沉默本身就是语言游戏
因为你没有在说,因为你在玩儿
沉默本身就是在语言游戏
也就是说在你本体论……
你再构造一个本体论
你预设了一些规则、构造一个本体论
然后从这个本体论出发去探索
比如说你是观念论者,或者说你是一个本质现象学家
你去探索那些不可言说之物
不可言说的那些领地
不可言说之物
比如说一个现象学家要探索时间性,或者探索空间性里面方向性什么的,
或者说比如说你是一个主观主义的一个观念论者
比如说你要研究何为理解?或者说何为遗忘?
你要研究这种不可言说之物的时候
这个时候维特克斯坦就是说:这个时候就沉默
沉默的意思就是不要觉得自己在说话
不要认为自己在按照一个既定的语法
然后还有意义的根据、意义的一个根据性的一个图示来在说话
这个时候你并不在说话
你继续探索的本体论里面那些不可言说、不可切近的一些困难的问题
你继续作为一个现象学家
在先验现象学错误的前提下
或者在本质现象学……
每一个本质现象学都要预设一点本体论的
不同的本质现象学要预设不同的本体论、不同的等级制的
不同的先验框架发生的等级制的
他就是要用一些学术范畴,或者说用于一些文化当中的范式、神话学当中的范式
就每一个本质现象学它都会预设一个本质等级制
所以他在这种情况下,他要先预设一些规则
预设这些规则之后,就相当于把一部分符号埋到下面、埋到这个游戏场之下
它作为规则了、埋下去了,这个时候再继续进行语言游戏
那么沉默,就是真正的沉默不是不说话
因为维特根斯坦既然有这样一种语言观
那么很明显沉默本身也是一种言说
沉默本身也是语言游戏里面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个操作一个步骤
他的意思肯定不是说叫你别说话
他的意思是叫你不要把你说的话当成是在一个已经僵死了固结了的语法体系,
或者说是一个逻辑体系,或者说是一个意义的一个图谱里面在说话
要把你后面的探索当成是语言游戏、原初的语言游戏
你后面应当为你自己的言辞负责
就是要去玩儿
你后面要去玩
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进行语言游戏
它是这么一个辩证关系
因为你这个时候的语言活动不是有目的性的、不是被一个目的论网络所束缚的
你不再被一个目的论网络束缚了,而是你沉浸到一个目的论网络尚未形成的
它的形成完全靠你的游玩
它之所以后面能形成靠你玩儿的
海德格尔的晚期哲学通通是要靠语言游戏来玩出来的
他探索下一次本有就找什么未来之人,就完全是还有什么最后之神
这些东西完全就是语言游戏
而且他是诠释学的精神
他是一种解释学的精神
其实就认为自己虽是绝对的无根
但因为自己绝对的无根
绝对的完全没有在一个目的论网络
一个既定的僵死的目的论网络的一个控制之下
在漫游、在游玩、在嬉戏,所以才是有根的
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本身的结构没有一个大他者在照看他、在照顾他
所以这个世界,或者说整个一切所有的它的符号学的结构
它也在这边瞎着玩儿
所以我们放弃一个人类既定的目的论网络
一个既定的意义的根据的那个图谱
放弃这种东西反而是敞开我们自己和万物融为一体去玩了
就是我们不再自视为一个说话的高贵的动物
不再认为自己的符号学活动是高于其他万物的
而把自己的符号学活动当成是和其他的生存活动,
或者其他万事万物的显现和消隐和它的变化是平等的
在这个意义上讲
这种精神就是沉默,这才叫沉默
就是说你不觉得自己的话是在代表某个大他者
代表某个至高权威
代表某个目的论的一个体系
代表某个意义图示
侵吞性的在……你不在说话了
或者你甚至认为自己从未说过话
你可以回溯自己认为我从来没有说过话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哲学就开始了
真正的哲学就开始了
这语言游戏是哲学的
可以说是真正的哲学的唯一方法
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一个诠释学,或者解释学的理论
我们要获得真理truth 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语言游戏
只有沉默才能获得真理
因为只有这样的话
你才能形成解释学循环、你才能和他们成为同样的、你才能和世界是一种东西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你才能跟他们玩到一起去
你不觉得你在说话是一个更高级的一种玩
在这样的精神之下
就是说你才能去探索事物的它正在发生的,
或者在变化的其他的一些新的本体论结构,
或者一些它符号化的一些基础
你不要再误解晚期维特根斯坦好像就是让你闭嘴
如果这样误解晚期维特根斯坦的话
那为什么那些分析哲学的人一天到晚在玩儿
然后玩搞分折的人
他一天到晚在玩
他一天到晚在这个
只不过他们玩的游戏比较low
因为他们玩的那个语言游戏要预设那个数理逻辑
因为他们是在玩,但是他们在玩一个公共版本的语言游戏
他们要预设数理逻辑,
或者说他们在玩儿数理逻辑,把数理逻辑当成规则
玩儿这个规则想把它玩穿玩透
所以分析哲学是有它的分析性的
但是它的分析性仅在于……
哪种?就是把数理逻辑当成主人话语
然后对于数理逻辑产生癔症话语的那些人
也就是那些就是科学实证主义科学家或者那些数学家,
逻辑主义、先验主义那些逻辑学家、数学家
这些人他需要一种分析性的话语,那确实是由分析哲学来提供
分析哲学确实为这些人,这种把数理逻辑当成主人话语,
或者面对数理逻辑产生癔症话语的这些人
那些比如说我刚那些人说过科学实证主义的那些科学家
还有是那些理念实在论的,或者说是直觉主义的那些不同流派的那些数理逻辑学家、数学家、这些人
分析哲学确实可以对他们成为分析性的话语
因为告诉“你们管什么瞎玩就是了”
分析性的话语是有这功能的It works
but 但是问题就是别玩这个版本的游戏太蠢了
我们可以玩更多游戏
比如说玩辩证法的游戏
我可以把黑格尔版本的辩证法拿来玩游戏
我们可以把晚期谢林版本拿来玩游戏
我们甚至是可以把海德格尔版本的不承认自己是辩证法的那个辩证法拿来玩游戏
我们可以把尼采版本的也有他的辩证法
永恒轮回、强力意志这里面的一些预设、本体论预设
或者一些我们可以把结构主义不同的符号学家他的这个本体论预设
如果他有的话,或者他潜在的一些符号学预设
这些东西都可以拿来做规则玩游戏
你为什么要僵死?这么僵死?
那么玩我们玩的这些游戏
它也有它的哲学价值
也可以翻译成政治话语,或者翻译成什么爱欲性的一些分析话语
反正各式各样的分析话语
所以这个就是3-4-4-3
就把这两个敞开(4-4)
这两个上面就是通过分析性的话语
就是我说了分析性话语它let it be as it
它其实是去目的论化、去主体化、去癔症化
在第一人称体验上是去癔症化
在这个共同体秩序上面是去主人化,或者是要去大他者化,或者是要去目的论化
就是要有顶尖人物了
这个东西只有顶尖人物他才有权,或者有见识
他才有那个权限
要顶尖人物,或者有见识可以去做这件事情
不到顶尖人物了,他没那个见识的
他没有意识到的
他不会拥抱这种姿态的
他不到顶尖人物,他说这种话别人会把他当疯子
所以这种话语要形成要顶尖人物
好,那就讲到这里
这个沉默你们再去理解一下
你可以把《哲学研究》这本书再拿出来看一看
就是已经是它(语言)是就用法了,就使用工具了
所以我只是在用过工具而已,我没有在说话
i'm not
我没有在你们的你所理解的那个意义上在说话
首先要保持沉默
不代表他可以就是不再过问本体论
所以分析哲学他有一些人误解了晚期维特根斯坦
反而就是什么让自己的哲学去本体论化
去本体论,或者叫去形而上学化、去本体论化
这种人反而是蠢人,就反而是被美国人误解了
被什么这种蒯因,普特南这种人误解的
是个无本体论的、去形而上学的话
这个反而是误解的
就是实用主义他会变得很肤浅
实用主义对于语言作为用法这个点的理解它很肤浅
因为它没有符号学
什么时候实用主义能够把它的符号学,或者把它的就是3-4给它补齐
这个实用主义这个没有
因为它没有,就是蠢
我觉得这真的没有多话好说的
那就先讲到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