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满江55年往事之童年篇,一切罪恶的起源
嗨,这里是辣条
梳理小说结合电视剧,《林满江传》小编决定分三章,以时间为基准,说道数道他55年人生路。
整部电视剧中要说人物塑造最精彩的莫过于林满江,虽是一个反派却让人不得不深思背后原因。这或许就是周老鬼的笔力,他作品中的反派人物总是比正面人物要更加精彩。
反派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情绪的内在表达,外在行为,形象让人为之动容。

这就很有意思。
无论是《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官》《突围》其中的大boss总是会有那么点故事。
和一般剧中的坏人还真有点不一样。
单看林满江不能说他是恶人,只能说他是坏人,而他的坏则在从童年时期便已经种下。

捋一捋他的经历,看看他的根源,便知晓了。
林满江童年篇(1960-1970)
电视剧中并没有交代林满江的身份背景,只是提到矿难工人孤儿。
实际上他的身份并不简单,中福公司创始人朱昌平是他外祖父,前任董事长朱道奇是他亲舅舅。由此看,可以说林满江是个标标准准的红三代。
那时由于战乱,外祖父一家逃难,而且一家人把热心都献给了革命。养孩子就成了一件费心又劳力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

他们给女儿取名朱多余,后来日子过得实在窘迫,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送人了。(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好好活着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看到有些网友的评价,其实不应该指责父母,应该指责的是作者,剧情是他设定的,思想是他传输的,朱昌平夫妇只是背锅侠。
朱多余和朱道奇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但却不同命。历经贫寒苦难的朱多余艰难的活着,最后辗转流落到京州,在那里长大成人的朱多余成为一名纺织工,并嫁给了京州煤矿工人林强柱。

他们生的孩子叫林满江,他们所在的矿叫京隆矿。(京州能源下属三个矿,京隆,京盛,京丰)
小时候的林满江生活过的是真穷困潦倒,家中两间平房和两张木床都是租的,饭桌是炮药箱改的,全部家当也不值一百元。
总是吃不饱饭,书中写到有次麻雀饿晕了,掉到地上,林满江连忙捡起来,随便去毛弄弄然后放在煤炉上热熟了,就吃了。
他还掏过炭,掏过煤,有次遇上塌方班上两个同学一个死了,一个成了瘸子,他侥幸命大躲过一劫。

另外从林满江的口述中我们得知,因家境贫困他母亲朱多余在月子里只吃了六个鸡蛋,营养跟不上,后来感染一场肺炎,便离世了。
由此可见林满江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没了,估计他连母亲一面也没见上。长大后内心对外公一家自然没啥好感,再后来少年时期,一场矿难突入而来,唯一的亲人老爹也没了。
这让林满江的内心彻彻底底发生了改变,或许正是从那时候起,林满江就变了。
成了真正孤儿的林满江被组织安排由程端阳抚养。
同时成为孤儿的还有齐本安、石红杏。

按理说,林满江不应该成为孤儿,当年他妈妈朱多余被送人,后来朱昌平功成名就,位列汉东省副省长,自然也就思念起了这位流落在外的女儿。
通过寻找自然是找到了,可这时只剩下林满江一人。朱家就把林满江接了回去,没了爸妈的林满江外公外婆和舅舅就成了世界上最亲的人。
5岁被外公朱昌平带到了自己退休疗养的地方,退休高干专住场地,庐山路的一幢法式小洋楼。
一个是工人区住宅一个是高干住宅,这种天上与地下的差距,冲击着林满江幼小心灵,
这是个什么情形呢?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乔一成小时候见到身为高干子女的妻子时那个反应,那种眼神,便是最好解释。

虽然住进了洋楼,但是他的身份与性情依旧无法改变。
林满江自小就是孩子王,齐本安说他打小就跟着林哥混,同龄人都不是林哥的对手。
顽皮的孩子,在经历战火的传统老人面前就显得不懂事了。又一次林满江玩弄外公的工作电话,被外婆严厉的训斥。
连张继英也说,这个当外婆的有些过于生分了。
久而久之后来林满江就和朱家人越来越生分了,感情,那自然也是没有的。
朱道奇自己就明说过,林满江对于他外婆、外公,还有我,内心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对于他和他妈感情上也并没有多少,可是他又渴望亲情。

自己童年凄惨,没得到什么亲情,所以林满江极其呵护儿子,他哪怕是死了也在为儿子安排后路。他把儿子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傅长明就是他留给儿子的一个保障。
【辣条原创禁止搬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