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取证必须远赴北美,C919还要受制于人多久?

此前,美国曾在国产大客机C919的研发之路上以禁售航发相威胁,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美国可能还不是最会卡脖子的?近期,有媒体指出国产大客机C919将赴加拿大进行取证科目试飞,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FAA适航认证,对此有网友表示:又一个隐藏的卡脖子国家出现了,C919想要上市必须得到它的同意与认可,在这一点上加拿大甚至可以说是比美国还霸道。

也有人不解地问道:连试飞取证都必须远赴北美,C919还要受制于人多久?事实上,C919此次去加拿大主要是为了进行自然环境结冰试飞,这项科目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找一处足够冷的空域,然后让受试飞机保持在其中飞行,并选择性关闭电热防冰系统,观察机身表面积冰的情况,并评估在不同结冰状态下的操纵性与飞行稳定性是否能够接受,回顾历史,FAA最初设置这一科目的初衷,是确保投入民航客运的机型都能在严寒天气下确保安全运行,避免因积冰而引起机毁人亡的事故。
但是,由于在进行自然结冰试飞过程中,受试飞机气动外形会随着冰层变厚发生改变,很可能在无预兆情况下突然发生失速等危险情况,因此它属于一项高风险科目,除此之外,中国民航规章和美国联邦航空条例都严格限定了进行这类试飞科目的空域标准,尤其是进行间断最大结冰试验时,空域中每立方米空气含水量要在0至3克之间,水滴直径需达15至50微米,这是堪称罕见的极端气象条件,部分资料指出全球只有3处空域能够予以满足。

必须指出的是,以上标准是基于FAA对北美地区结冰气象的统计,而中国则与之存在客观地理条件差异,在此之前,另一款国产民航客机ARJ21也曾为适航认证而进行自然环境结冰试飞,光为找一片适合的空域就在国内蹉跎了4年之久,然而就连天山脚下的新疆都无法满足严苛的气象标准要求,最终ARJ21只得劳师动众飞越1.4万公里长途,到加拿大温莎城完成了这项试飞科目。
不可否认,作为FAA适航标准当中部分条款判据的诞生地,北美五大湖区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供开展结冰试飞,而且温莎城完善的气象预报体系与机场保障能力都是加分项,因此C919的确很有可能在不久后飞临这里,并成为继ARJ21后第二款由此腾飞的中国国产飞机,但从本质上说,按照FAA标准完成这一试飞科目,终究是为了让C919取得国际适航认证,拿到国际民航市场的入门券,至于之后实际运行中是否会遇到如此极端的气象条件,似乎从来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说到底,目前所谓的国际适航标准解释权由美国FAA和欧盟EASA垄断,即便其中许多标准完全基于欧美自身经验而定,对身处其他地区的国家而言意义并不大,但如果想让国产飞机翱翔世界各地,就必须先令其满足这些与需求有所脱节的条件,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都会是令人无奈的长期现实,但也将激励着其他国家为探索一套规划合理,行之有效且广受认可的民航市场新标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