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写作开始考四选一了?
在独立写作部分,大家对于“Agree or disagree, A / B”这一类二选一题型想必应该非常熟悉了,
于是ETS不甘寂寞,开始考“三选一”: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A/B/C
(以下哪个选项是最佳的:A / B / C)
“三选一”的题呢,几乎每年都有,但是题量都不会特别多,一年考个1-2题的样子。而在今年家考制度的大背景下,因为有旧题重复的加成,“三选一”题也成了常规题,平均一到量周就能有一道三选一的题。
当大家开始逐渐熟练三选一的破题思路和文章结构的时候 ,年末,ETS憋了个大招,想给各位一个惊喜,于是,在2020年的最后一周的家考考场,出现了“四选一”的题:
You are thinking of making a major purchase (for example, buying a car or a compute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most influence your decis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friends or colleagues
-Information from the media (for example, TV,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Recommendations from a salesperson in a store
-Your own judgement, with little or no influence from other sources
你正在考虑买个大件儿(举例来说,买辆车或者买台电脑),以下哪个对于你决定的影响最大?
1- 来自朋友或者同事的推荐;
2- 来自媒体的信息(举例来说,电视,报纸,杂志);
3- 来自商店销售人员的推荐;
4- 你自己的判断,很少或者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
在处理四选一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三选一”题的特殊性:
1- “三选一”需要涉及对于所有选项的回应;
2- “三选一”需要构建选项之间的对比/比较逻辑(通常题干会有最高级most / best / ONE等条件限定);
常见的“三选一”展开结构是(假设三个选项分别是A\B\C,立场支持A选项):
主体段一:A选项与B选项比较,A的优势;
主体段二:A选项与C选项比较,A的优势;
综上,A>B且A>C,选A合理。
这一道“四选一”的题,同样可以这么处理。
首先在题干当中,我们看到了“most influence”,有最高级most的限定,意味着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不能多选;其次,既然涉及最高级,那必然需要比较选项之间的区别,构建比较对比的逻辑关系。
在明确方向之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具体的理由内容了,即:理由关键词。
我一直跟学生强调这么样一件事情,ETS的独立写作导引中有这么一部分内容:based on your own experience,即“基于个人的经历/经验”,所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可以在想不到理由的时候作为有效的突破口。
换句话说,通过“设定情境”来完成思路确定:假设你要买台100万的车,听朋友(同事)的 / 听电视的 / 听4S店销售的 / 听自己的,选哪个?
这样是不是稍微能有点启发?
肯定不会听自己的呀,自己又不懂车,100万也不便宜,肯定得问问别人。
问谁呢?
肯定不能问朋友和同事,人家也不是专业的,搞不好还没自己懂得多;(专业性)
懂得多的是销售,但是销售不够客观,万一为了自己的业绩忽悠我怎么办?(客观性)
想来想去还是媒体靠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大量的信息可以提供充分的依据,进行对比和选择,从而做出合适的决策。(全面性)
主体段的思路就搞定了,保证三个关键词之间有差异,同时能够呼应和支持立场即可。
言归正传,在遇到“四选一”题的时候,破题方式有如下几种(假设选项A\B\C\D,选择立场A):
1- A>B 且A>C 且A>D
即三个主体段,分别将立场与其余三个选项比较。优点在于逻辑清晰,论证全面;缺点在于要找到3个有差异的比较方向不太容易;
2- A>B、C 且 A>D (或A>B 且A>C、D)
即两个主体段,一段将剩余选项中的两点合并,找一个共同的缺陷,与立场对比;二段将立场和剩下的最后一点比较。优点在于将三个主体段缩减为两个主体段,理由确定的难度更小;几乎没什么缺点。
这是两种比较常用的破题思路。还有两种不太常用的,一并说一下(还是假设选项A\B\C\D,选择立场A):
3- 去除其中某一选项,将4选1变成3选1;
比如这一题,就可以将4个选项分成两组:“参考其他信息”一组,“依靠自己,不参考信息”一组;
先将第二组排除,这个选项本身有问题,不考虑;剩下3个选项——“3个不同的信息参考”——再按照“三选一”的方式去完成论证(A>B且A>C),这也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
例如:首先排除不参考信息,信息的参考很重要;在可参考的信息中,媒体较之朋友有更完整的信息;同时,媒体较之销售有更客观的信息,因此,选择媒体。
4- 最后一种方案仅做参考,比较随意,当然,同样具备逻辑上的合理性。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逐项对比”,即:
A>B,B>C,C>D
逆推一下,C优于D,选C;B优于C,选B(至于B优于C是否一定等同于B优于D,未必;但是在托福写作的逻辑中,这样的逻辑比较是不需要考虑的);由因为A优于B,选A。
回到这道题上,给同学们一个参考的思路(思路3的方向):
立场选择支持从媒体方面获得信息。
理由一:来自媒体的信息更加专业。专业的信息和参考对于购买大件物品来说是重要的(补充细节)。考虑到这种重要性,选择媒体。个人自己的判断或者朋友同事的意见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有效性和合理性上都是不够充分的;
理由二:来自媒体的信息更加客观。客观的商品介绍和评价在购买决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补充细节)。因此,媒体较之销售人员会是更好的选择。销售人员可能会因为业绩的压力、销售的政策等隐瞒或者虚假宣传一些信息,媒体的信息更加全面,可以帮助购买者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更加客观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