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军武器故事第二期: nacui屠刀Kar98k

2023-08-28 17:44 作者:zu安人  | 我要投稿

更新从军武器故事第二期:浅谈Kar98k及其狙击型

#科普#

从军武器故事第二期: nacui屠刀 Karabiner 98 Kurz


①简介


 

Kar98k以其曾祖父——大名鼎鼎的Gew.98的名字命名,由毛瑟公司首次生产于1935年,总产量约为1450万支(包括狙击型)。毛瑟兵工厂和德国第一兵工厂等纳粹德国陆军指定兵工厂(包括而不限于在德国境内的)生产Kar98k,纳粹德国陆军官方专人则会在其出厂时亲自印戳验收,枪上所有生产序列号完全相同且保证能正常使用(苏联人虽也这么做,但有过莫辛步枪PE(M)瞄准镜安装颠倒时仍验收的情况,看来有些国家对验收枪方面过于马虎)。(下图援引自Hawk26-讲武堂)

不难看出,苏联对于步枪的收验是较敷衍的

,出厂时工人会如实在机匣上印刻生产年份、生产兵工厂和陆军验收戳。Kar98k作为二战期间德军的主要武器,使无数人死于它冷冰冰的枪口之下。Kar98k除参加了二战外,还通过苏联人等途径参加过抗美援朝、越南战争等近现代重要战役。至今,仍有许多不同品相的Kar98k流通在枪械市场上,深受枪迷和收藏家等喜爱。时间证明,它是一种可靠的步枪(虽然德国军方将其视为卡宾枪,但其定位仍然是步枪,故本篇称其为Kar98k(步枪))

二战前和期间,德军在众多Kar98k中挑选加工工艺更精湛的枪样为其换装重型长枪管和瞄准镜并加以调校,从而组成Kar98k狙击型。Kar98k狙击型主要通过各种镜桥加装对应ZF39/4、ZF42、ZFK43、ZF41(侦察用)等型瞄准镜,并由Ajack、Zeiss(至今闻名遐迩的蔡司公司)等不同厂商生产,Kar98k狙击型的瞄准镜包括镜桥也会经过步枪试射验收确认,镜枪同一号(有趣的是,部分Kar98k会加装缴获的苏联PU瞄准镜,并通过调校成为一把战地用射手步枪)(关于98k瞄准镜这个有趣的话题,我会专门出一期来讨论)

二战期间,党卫军和国防军不愿共用装备,由于98k狙击型的样式琳琅满目,所以在瞄准镜上体现得尤为鲜明。二战中,Kar98k狙击型和狙击手的搭配曾是盟军的梦魇,这曾以较小的代价给盟军造成了较大的战略损失,至今老兵们依然对德军狙击手致命精确的枪法和Kar98k狙击型的精准记忆尤新。

战争中后期,98k进行过多次修改,一般是为了简化非必要生产程序加快生产速度。98k的枪身由胡桃木等名贵木材逐渐变成后期的木纹胶板胶合牺牲了手感而提高了步枪耐久性,主要部件逐渐变为冲压钢,后期甚至取消了刺刀座。由于其逐渐落后于各国单兵武器半自动化的演变,再加上本身质量日下,(决战用98k连标尺都变成固定不可调的了)从而变得力不从心。(请注意,到了战争后期,德国人为了加快生产,逐渐取消了枪支部件的编号印戳机制)

现在,Kar98k已成为德国礼仪用枪,成为德意志精神的象征。士兵撑枪正步,仿佛在诉说着那旧日的历史……

 

②基本参数

 

枪名:Kar98k(狙击型)   德文(Karabiner 98 Kurz(翻译:短卡宾98式) (Scharfschütze翻译:(精确)射手、狙击手))

 

口径: 7.92X57mm / 8mm Mauser (两种说法表达的是同一种弹药)

 

枪口初速:

1.900m/s (I.S轻尖弹)

 

2.750~760m/s(s.S重尖弹(狙击手))

 

3.785m/s(S.m.K穿甲弹)

 

4.875m/s(S.m.K.H穿甲弹)

 

5.800m/s(B观察燃烧弹)

 

有效射程:约500m (狙击型:900~1000m)

 

最大射程(标尺射程):2000m

 

瞄准装置(步兵):累进式弧形铁质标尺+铁质V型照门与铁质尖头准星(早期型和部分中晚期型没有弧形准星护圈)

 

弹容量:4+1发内置错列式弹仓(仅一般步枪或侦察型步枪可使用桥夹供弹)

 

开火方式:手动(旋转后拉式)

 

全枪长:1107mm

 

枪管长:600mm

 

枪重:3.9kg

 

生产年份:1935~1945(至二战德国战败)

 

 

③步枪特色

 

1.使用7.92mm弹,与制式机枪(MG34&MG42)子弹通用,灵活性较强也有效减缓了后勤和生产的压力(不像二战法棍一个营可以凑出一个小型武器展从而使后勤骂娘)

 

2.可在枪上加装各型枪榴弹、堑壕观瞄设备、战壕型(一般是24+1发供弹)弹匣(为了保证可靠性,使用弹匣重装弹往往是被禁止的,只能像一般步枪用桥夹等装弹)、甚至是苏联瞄具等配件,战时可拓展性强

 

3.其大威力弹使得致死率极强,哪怕是打到四肢都会在较短时间内使中枪者流血过多而死

 

4.其所继承的经典的毛瑟枪机结构为各国乃至后世(狙击)步枪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使各国在二战前后相继出现仿制步枪(中国:中正式步枪(仿毛瑟标准型步枪,枪机结构近似)、南斯拉夫M48毛瑟步枪 etc.)

 

5.其穿甲性能在二战战争初期有所体现:1000m处可击穿4.5mm镍钢钢板(S.m.K普通穿甲弹,S.m.K.H高速穿甲弹穿甲性能则更好)

 

6.弹种丰富,使得作战方式更为灵活

 

7. s.S重尖弹作为狙击手用弹药,表明二战德国是首个给狙击手配发专用狙击弹的国家,具有先河意义,据资料Kar98k狙击型搭配该弹种G1弹道性能达到了惊人的约5.91~5.94BC(大于现代的美国M110精确射手步枪发射7.62*54mm M118LR时的5.05BC)

(BC值越高表明对应弹的弹道性能更优越)

 

8. Kar98k放弃了G.98和Kar98a(z)的直拉栓,而采用了和”父辈“Kar98b”相同的弯拉栓,只需开锁60°即可拉栓,简化了手动过程,体工学性能更佳


9.采用了空仓挂机(子弹打光后无法推进枪栓以提醒士兵重新装弹并避免打空枪)的实用理念,大大减小了射手的操作失误率 

 

 

④步枪缺陷

1.虽然仿照了G.98利于精度的设计理念,但其仍然由于枪管过短导致实际精度一般(战争后期更差)。然而由于其狙击型采用了特殊的长枪管,其成为了二战实用性精度最高的狙击型(使用狙击弹实用精度达到了约1.5MOA,可与现代射手步枪媲美,现代狙击步枪门槛是1.0MOA)(故不要吹一般的98k是所谓的“精准德皇”,实际上其狙击型才名副其实)

 

2.二战德国军方一直重视8mm毛瑟弹,研发新型枪支的同时对于步枪的发展都不甚重视,导致德国相当一部分单兵一直到二战战败使用的主要步枪都是Kar98k,而战争中后期其他许多国家(同盟国中的苏联,美国)都已将半自动步枪列装几乎全部部队

 

3.Kar98k狙击型精度虽好,但拉栓声明显,对于狙击作战有负面影响

 

4.枪管枪身短的同时还用大口径弹药的Kar98k可感后坐力较大,使新兵难以掌握这款武器(德国军方曾经尝试加装不可拆卸枪口制退器以减少可感后坐力)

 

5.加装了瞄准镜的Kar98k狙击型使用与步兵版规格相同的枪栓(可能会在内部有改装)导致手动拉栓时部分型号的瞄准镜会抵到手和枪栓,导致射手感到不适

6.(没有为高等射手等配发托腮板 bushi)枪托上也存在有问题:穿着普通衣服据枪时枪会顺着肩胛往下滑,导致据枪不稳

 

⑤从军内游戏表现

1.Kar98k的步兵版和狙击型都有普通型和战前生产型(柏林战役中只有Kar98k步兵版有战争型) 主要差距在于面板星级和射速(战前生产型>普通型>战争型)

 

2.伤害较高,从14.0(白板)升级到21.7(白板),满级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4.715,可以在较远距离(300m左右)命中躯干时一枪击毙目标

 

3.子弹速度750m/s(与现实s.S弹初速接近,不知道是不是超人们统一使用狙击弹了),200m后下坠可感,瞄准提前量较大,远距离移动目标射击七分技术三分脸,对标对手莫辛纳甘M91/30狙击型还是有点虚了,不过它的实际上弹速度要比后者要快不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4.射速71发/分(战前生产型满级,不算加快拉栓这一技能)栓中非常恐怖的射速数据,栓局冲点不虚

 

5.瞄准镜采用的是ZF39(4倍)塔形镜架款式,分划是“德国一号”三柱式分划,测距方便(测距方法见狙击手必修一),算还原历史。(希望从军以后能推出更多款式)


6.实际使用:手感不错,和莫辛差不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个人偏向于使用莫辛,有时能刷屏);枪声比较大而且闷,容易暴露;精度不错,基本能指哪打哪

 

总结:Kar98k总体而言是一款性能可靠,口碑良好的武器,抛开其对人类犯下滔天大罪这点不说,其本身还是具有意义的,在其主要使用者手上时被榨干了几乎全部性能,只是本身以栓式结构为主的特性没有及时适应世界轻武器发展潮流,使它如“昙花一现”的流星雨掠过武器世界的长空,令人感慨!



码字不易,喜欢就点赞转发支持一下,我会继续努力输出优质内容! (热烈欢迎大家在下方自由讨论留言!)


(我是zu安人 愿这份友谊长存)

(试行更新,如果喜欢我再继续更新,谢谢支持)


从军武器故事第二期: nacui屠刀Kar98k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