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学-4-4-外应笔记-英专研考
4-4
[胡]填坑「Recursiveness」,
Recursiveness, together with openness,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creativity of language.
对接「Creativity」, by creativity we mean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elf recursiveness.
<递归性> has become an umbrella term, under which may be brought together several important linguistic phenomena such as并列和从属、连接与嵌入等。
Theoretically,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length of sentence, as long as it does unless it become an obstacle to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各种修饰、从句、连接词往上加,一个句子能写很长很长,例子自己举!
还有一句话[胡]大师要传给大家——词类&功能
一种词类可有多种功能。例如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是句子的主语、宾语、状语等。
同样,同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完成。例如,句子的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等来充当。
[胡]先告一段落!
因为要做到<面面俱到>,在此[戴]有个零散的知识点,我说一下,
他说了确定词的范畴有三个标准,即意义、屈折变化和分布。
比如,如何判断名词?实物、实体是典型的名词——意义判断!
但,love、hate等动作化、抽象化也是名词,所以加个补丁,能单复数、属格变化的为名词——屈折变化。
再补充一个判断标准是<Distribution>, 主语部分往往是名词,搭配限定词的是名词,被形容词修饰的是名词。
[头脑风暴]——题外话,通过判断词性,以及所给的标准,大家能不能get到文科的一个<思维陷阱>,文科很适合画圈圈,而很难有理科的推导伸展式思维,而往往是<概念>定义<概念>,<概念>解释<概念>,实属逻辑闭环、自产自销了。
让我们开始新的关卡——
【选填判断】
(a). the Structural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was started by the Swiss linguist <Ferdinand de Saussure>.
(b). The most central categories to the syntactic study are the word-level categories.
(c).传统语法中仅承认八种范畴,但当今的所有语法理论都认为有必要增加一些非传统的范畴,如限定词(determiner)、程度词(degree words)和修饰词(qualifier).
重头戏——XP-包含AP, VP, NP, PP, 补充AdvP, CP.
憨憨:“什么是XP?”这个时间节点,不会的找个班上吧!
「Phrase Structure Rule」包含「XP rule」
在所有四种基础短语中,标志语附在中心词的左边,而补语附在右边。

这一张图,即「XP rule」!
符号表示为:XP→(specifier) X (complement)
「Phrase Structure Rule」中含有<组合规则>
即VP可等于V+NP, 也可等于V+NP+NP(双宾), 也可等于V+<NP+Conj.+NP>.
等等,关于这个怎么组合?自己推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难!跟着感觉走就行!

det.=determiner限定词
qual.=qualifier修饰词
deg.=degree word程度词
「Phrase Structure Rule」还包含一个「Coordination Rule」.
不要搞混了,「Coordination」与「Subordination」是同概念,在[胡] 「Endocentric Construction」里,而「Coordination Rule」是[戴]「Phrase Structure Rule」里的概念!<Coordination>包含<Coordination Rule>.
「Coordination Rule」无非是在说,
比如,有些结构是借助连词,如“and”或“or”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类型的成分联结起来而构成的。这样的短语被称为并列结构(Coordinate Structures), 而这种现象被称为并列(Coordination).
并列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可以出现的并列范畴在数量上没有限制。
第二,任何层面的XP都可以被并列起来。
第三,并列的范畴必须属于同一种类型。
第四,并列短语的范畴与其构成成分的范畴一致。
并列规则(Coordination Rule)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X→X* Con X
在这条规则中,符号X代表不管是X还是XP都可以并列起来。星号(*)表示连词左边可以出现一个或多个同范畴。
「Specifier标志语」

图片看图即可!
「Complement补充语」
看图即可!

跟着感觉走就行!
[补丁]——「CP」
在英语中,believes (that she will win).
括号部分是believe的补语,但它本身是个句子,这种引导词引导句子补语的词被称为补语化成分(Complementizers, 缩写为Cs). 补语化成分引导的句子被称为补语从句(Complement Clause).
因此,“that she will win”被称为补语短语(complement phrase, 缩写为CP), 而补语短语所在的结构则被称为<matrix clause>.

[杂谈]——有点崩溃,因为概念太多了,但实用性不大,学了那么多却有一种为了<概念>而创造<概念>,为了<画图>而造很多<概念>——<为了喝一碗醋,包了一桌饺子>!
又出BUG了,因为“read carefully”, 按意义来说“carefully”就是<specifier>, 但放在了词尾,再比如一个形容词直接放在句首“Importantly/Fortunately”怎么画?
为了填补BUG, 又给了「Modifier修饰语」,自己推导!

最终成型的「XP规则」——[XP→(标志语)X(补语*)(修饰语)]
*就是表示可以多个并列,如“study at home for 3 hours about french with my friends…”
[戴]大师亲力做局——扩展的XP规则允许修饰语出现在中心词之前或之后。当有补语时,中心词之后的修饰语一般也出现在补语右边。
用词之精妙——<一般来说>!这其实就是结构学派的被人诟病的一点,更不用说那些可被人接受的但天马行空的结构了,根本画不来!!!哦哦,一般来说,一般来说,大师不愧是大师!
「The S Rule」, 即<XP→句子>
符号表示为:S→NP VP
这个公式就表明,句法中最大的单位——句子,由名词和动词搭配而成的!<名词成分>和<动词成分>两者不可或缺!

[补丁]——如果动词有<屈折变化>了,画图时用这个表示!

<屈折变化>在图中的表现分两种——1.如果有has done, is doing, will do, 就把has, is或will用<infl.>表示。2.如果仅<动词过去式>的变位,凭空写一个<infl.>,必要时写<Pst.>表示<过去式>.


有图,大家看看感受感受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