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点亮你的思维
枯燥机械的工作,会扼杀人的创造力。很多人就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失去了年少时的热情,希望和憧憬,这一切从进入工业化精细化分工开始,每个人从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的全能型选手变成了工业时代的一颗螺丝钉,对个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进步。大部分人的个人价值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被磨灭殆尽,渐渐变得麻木。 你要说进入工业化没有好处吗,也不是,工业化的精细化分工,提高了个人劳动熟练程度,相比于全能型社会时期,社会的运转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那么,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如何保持思维的活力,答案只有一个:保持好奇心。 人的大脑拥有很深的潜力,不要让思维停留在浅海中,生活中利用互联网或线下互动,主动获取有关人文艺术,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知识,自主能动的摆脱工作桎梏。 孔夫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必须要学会反思。每天晚上入睡前,复盘当天所做的事,是否有学到什么新知识,新技能帮助自己更上一层楼,如果没有,那就要反思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是重复机械劳动,避免思维逐渐变的机械化。 如果在每天的工作中不再感觉到困难,觉得自己闭着眼睛也能干,那么大脑将不再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意味着思维的僵化,此时就该积极改变了,或更新工作内容,或更新工作方式。 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在成年后达到顶峰,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下降。如果大脑停止思考或者只是思考容易的事,对于困难的事选择放弃,那么大脑中的神经突触不再增加,思维也将固化,所谓墨守成规即是如此。 人生需要经历更多的尝试,才能让大脑保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