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其实很复杂!——丹羽孝希碳素,两面V15e

以前我就说过配胶影响太大了,配胶不同,测评出来的结果就不同,甚至是大有不同。但昨天还是有点被震撼到了!我在试打泥洼碳素,球友拿着vis过来,说试试我这支底板。然后就互换试拍,他的vis反手贴的红v,正手贴的橙省,但正手的橙省因为海绵刷油可能已经塌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vis有啥可测评的,但配胶不同,vis的表现就会很不同。实际上打起来,反手贴的红v就还不错,正手的橙省那是拉球容易出界,挡球容易出界;虽然力量感依然很强,但海绵基本不怎么裹球了。当然了,正手用新的无机橙省应该还是可以打打的,虽然弧线不如蓝海绵。这旧的橙省,海绵塌了,简直没得打,于是这vis的表现就很惨不忍睹了!确实有被震撼到。我最近也打了w码的vis配39度无机蓝省,w码加硬了,显得无机蓝省脱板也挺快的,两者的适配度确实不太理想,不够理想了。
有被震撼到!vis配胶问题是其一,我自己的泥洼碳素也是有不少体会。反手从dna pro m换成v15e之后,不可思议,手感完全不同了。套胶换了之后,感觉就像是换了一支底板,手感和之前简直完全不同了。套胶对底板的影响太大了!vis配特制狂飚,vis配普狂刷油,那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测评其实很复杂!测评者的技术能力,阅读者的技术能力这些先不探讨,底板配胶不同,那个表现就不同,甚至有时候差距特别大,大到离谱。虽然有些底板算是比较百搭,但大部分底板都挑胶,这是挑胶的程度不同,这就导致配胶不同,底板的性能表现差异就会特别大。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少有up主会为底板“量身定制”套胶;如果配胶都不合理,这测评的价值就很有限了。
泥洼碳素换上两面v15e之后,反手基本上完美了,反手的综合体验是上去了,反手可以说是媲美蝴蝶的T套和D套的手感。但正手就觉得v15e偏软了,有些震手,也算不上虚弹,但似乎偶尔有掉球的情况出现。反手我试了拧拉,体验甚至比蝴蝶的底板还好用;但我试得不多,下次会多试试。反手手感就很实在,不虚弹,不发闷,手感清晰,不乱弹;反手也退台拉了几板,发力没有啥沉重感,没有明显的问题。
但正手确实有点问题,可能是偏软了,支撑力不太足。虽然退台拉球冲劲也很足,但中近台拉球练习的时候,明显有一个发力的沉重感,球不太喷;而且因为海绵偏软,弧线似乎很难拉拱,弧线略低平。如果要求不太高,正手v15e也算是够用,但确实有一些震手感,海绵的支撑力不是很足。如果要求较高,v15e打正手就不太够了,底劲虽然比较强,但明显还能提升,这泥洼碳素还能配更硬的套胶。虽然在v22和v20出来之前,Victas其实没有太硬的涩套,但需要注意的是,Victas其实也有50度及其以上的特制套胶;实际上,网上就有卖特制v15的,明显是加硬的版本。
配胶对底板的影响太大了!所以测评其实很难做好,配胶如果不合理,这种测评就必然失准。打个比方,你42的脚,穿个41的鞋或者穿个43的鞋,你去体验这个鞋的脚感,那基本上就是瞎胡闹了。丹羽孝希碳素的配胶还得调整,不过就目前的试打和参考各种测评来看,丹羽孝希碳素配胶是比vis容易的,弧线比vis更拱,没vis那么挑胶,速度和力量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总的来说,目前来说,我对丹羽孝希碳素还是比较满意,配胶不算太难,整体控球的感受比较好,反手的速度和力量都不错,正手底劲足但配胶还得调整。vis和968都是经典,但它们都挑胶,配胶不合适肯定弱于泥洼碳素。哦,差点忘记说了,这个泥洼碳素的手柄非常饱满,比vis还粗一点。红双喜可能为了降低材料成本,所以手柄都做得细;而泥洼碳素不同,它不节约材料,手柄给你拉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