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部分主义(1-2-2-2)——奇美拉、龙、麒麟、三头六臂…缝合怪崇拜的起源
1-2-2-2.部分主义(Partialism)
代表人物圣·帕特里克,将三位一体比作三叶草,即认为三个位格与上帝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基督教对于整体的崇拜相反
在场域论上世界是零碎且由不同的东西拼合而成
在本体论上是部分客体(partial objects)组合成的拼合物奇美拉(chmera)与凡俗的且作为整体的自然物的对立。当人类从动物性中觉醒转向语言性,成为符号学动物时,便拥有了一种符号学本能,即知性的分析能力。人类能够在知觉层面上用符号系统对事物进行分解,但由于人类对于完满性与整体性的追求,人类害怕这种分解能力以及分解出来的部分,因而对部分产生崇拜。由部分客体组成的奇美拉具有神秘性与神圣性,并代表着主体的知性分析力,由知性能力派生出的新组合可与自然的原有组合相媲美。奇美拉的神秘性与神圣性可归结于它的无根性,它与日常,自然的符号系统脱节,不受其所束缚
在认识论上是图腾性、可拼合的符号/想象性的图像与凡俗的事物的对立。部分客体分为两类,支撑着想象维度的机制并使想象性的图像(image)二分为符号与原质。一类是与身体在一起的部分客体,使想象性图像导向符号。这类部分客体抽象化为符号,是想象维度被符号化的剩余,不能被彻底符号化,因此被神秘以及神圣化,对于符号的崇拜就来源于此;另一类是脱离身体且唯有脱离客体才能客体化的部分客体,使想象性图像导向原质。原质维持了符号系统的一致性,但却不能被符号化,作为符号系统的剩余。因此可以说想象性的图像就是符号系统的剩余,不受符号系统束缚
在目的论上是信仰(rule of faith)和图像神话(myth of image)的对立。信仰代表着符号;而图像神话代表着想象,是想象维度被符号化的剩余。但光靠经文所带来的信仰是无法维持整个共同体的信仰的,即用一种符号系统是无法将世界组织起来的,其中必定会有剩余。因此唯有通过图像的神话/部分客体,以一种具身化(incarnation)的方式才能把握背景性的神圣存在(即符号系统的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