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渊》—— 相互救赎的“黄金乡”
2022真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家庭喜剧的《间谍》,季季封神的《辉夜3》,别样异世界的《舅舅》,甚至还有《孤独摇滚》这匹黑马......然而,在我心中《来自深渊》(以下不再加书名号)的位置有别于其余所有的番。这并不是说其他的作品不够好,但是来自深渊给予我的震撼赋予了我别样的意义。
在我看来,优秀的作品似乎都会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情感叙事,而来自深渊也不例外。正如标题所说,这部番中的人物正是以“相互救赎”作为他们心中的“至宝”,比奈落之底还要珍贵的“黄金乡”。
多少年来,人们不断地挑战深渊——“Abyss”,然而却并未真正地征服过它。也正因如此,它才被人们作为神明般信仰。正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恐惧,才使得人们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挑战它。在我们所熟知的探窟家中,莉可是个例外。不管是出于性格也好,母亲的影响也好,抑或是小孩子的本性也罢,她变成了一个不断向外,向周围的人散发光与热的人,不断向大家传递着阳光热情的人。这或许也是作者将主角大多设置成小孩子的原因:他们天真,好奇,勇敢,有担当,能够以最真诚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莉可团队能结成一股绳奋力向前的原因,是莉可为中心的大家聚到一起的原因,也是莉可能一路直下,直奔阿比斯之底的原因。这是一种难得的优秀品质,也是成为像莱莎一样,优秀的探窟家的必备品质。
说到探窟家,白笛“黎明卿”必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这个人物的设计可以说是精妙绝伦。很多人说他“坏”,巴不得他死,但也有人为其正名,说他这么做是为了探窟工作的成果,从未来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牺牲”虽然冷血,但也值得。在我看来,能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本身就是作者设计人物成功的根本体现。如果非要说我自己的观点的话,我更偏向于前者,但这并不代表我完全不支持后者。我们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人性”。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道德和法律是两个重要的标准。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指标,而法律是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突破的底线。这些行为准则规定,限制了我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而不是野外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的野兽。在来自深渊的世界观下,人类只是想探索,挑战阿比斯的深渊,并非面临着胁迫危险而不多不去这么做。这样一来,在“末日”等情况下我们所要特殊对待的标尺便不再适用了。谁也不知道阿比斯地下有什么,如果探索成功,能给人类带来多大的意义,或是灾难。所以,黎明卿的做法无疑是泯灭人性,过于偏激的。那他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像其他反派一样从中获得快感的那种扭曲的病态心理吗?显然不是。我们不妨把他看作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一切真相便顺水推舟地浮现了。事实上,他是个纯以理性思考的“疯子”,他认为这种探索会给人类带来好处,所以他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开展各种变态的实验——以找到一种方式,能够让人们脱离诅咒,探索阿比斯的方式。最可怕的是,他其实还爱着那些孩子,还有普鲁修卡。他可能觉得这样的付出正是他对他们喜爱的证明,他觉得这种方式便能够发挥出这些孤儿最大的价值。正如不动卿说的,他就是个纯纯的疯子。即使客观上他可能确实对探索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贡献,但是可以说,他的过远大于功。或许他的研究结果有价值,但这种牺牲带来的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接受,无法承受的。如果我们是阿比斯周边的居民,在未来的某一天,普通人也能前往奈落之底的时候,可我们却被告知这样的技术是这么多孩子付出鲜血换来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想?人们不接受,不承认,也不需要这样的技术。
说回莉可,这位白笛的女儿确实是不一般,或者说,她拥有完全不符合她这个年龄的觉悟和准备。在和雷古探窟过程中,她带着雷古辨认她所能接触的资料中的各种能食用的动植物,以及凶猛的生物,甚至做菜也是一绝。可以说,她在地面上时绝对是没少做功课的,她是以她母亲为目标,时刻准备着未来某一天有机会下到阿比斯之底的。在被剧毒生物的刺刺穿手掌后,她坚定地请求雷古切下她的手臂;在得知自己是个“死婴”时,她的表现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平静的多;在娜娜奇卖出自身后,她想的却是这三个选择该如何选择,并非放弃娜娜奇而离开;她在生死攸关的苦难面前,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继续探险。她以她的光和热,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雷古,娜娜奇,奥森,生骸村......毫无疑问,她是整部番最大的亮点,哪怕在深界六层“不归之都”,她也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绝境中的所有人,她或许就是“烈日中的黄金乡”,是人们不可失去的宝藏。
同样震撼人心的还有敢死队一行人。在前往阿比斯寻找黄金乡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但谁又能想到后面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呢?如果是正常地受野兽攻击死亡倒还好说,偏偏大家找到的唯一的水源却能让人生病,最后石化;偏偏伊鲁谬伊较早一批发病,而在探险者的尸骸中又恰恰找到了“能实现愿望的石头”;偏偏干涉器们知道这石头能实现愿望,将这东西给了伊鲁谬伊;又偏偏伊鲁谬伊生下的孩子能治好这病......作者你没有心啊作者
不过他们的结局...可能也算蛮好的了吧。瓦兹强其实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一直以来是为了团队的发展为前提的。因此,作为领导者的他不得不做出那样残忍的决定。尽管那是伊鲁谬伊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剥夺愿望的滋味一定很难受吧......她只是个原始部落的孩子而已啊......因为不能生育被发配的她心里一定很难受,而这也许也是她最强烈的愿望......贝拉芙,作为在绝境中依然保持这善意的他在得知此事后彻底崩溃了。其实瓦兹强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像贝拉芙这种人其实是整个团队的精神脊梁。唯有他才能在绝境中不忘记人性,依然让自己保持为“人”而非“兽”——这也类似于我前面所讨论的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的问题。布耶可,我相信,从那时发生的事情到现在,她是无比愧疚的,她愧疚把那块石头送到她手上,造成了如今不可挽回的局面。于是她一直陪在伊鲁谬伊身边,给她的孩子起名字,依然做着她最好的朋友。在最后的时候,她变成半生骸,并且赢得了伊鲁谬伊最后一个孩子的尊重随之逝去,大概也是一种解脱。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标题:“救赎”,在我看来,来自深渊的感情线无一不是互相救赎:米蒂与娜娜奇,莉可与雷古,法普妲与雷古,莉可与普鲁修卡,布耶可与伊鲁谬伊......是他们撑起了阿比斯的一束光,让这黑暗至极的地方照进了一丝光亮——虽说不能驱散整片黑暗,但却充满人性的光辉。
ps:小小吐槽一下,来自深渊我非常喜欢,但是作者在某些地方的情节真的未免恶趣味了......(大家能get到最好,get不到其实也无关紧要hh)我个人其实不太欣赏这种,但是剧情什么的真的都很好
另外,欢迎指出错误和讨论不同观点。我还没二刷过,未免会有遗漏的细节以及未完全理解的部分,也恳请大佬能指点一下,无比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