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心书窝-印象篇杂记第一篇

2022-08-08 08:40 作者:真真cherry  | 我要投稿

深夜下班,突然想起早上约了 F sir 参与周六的夜爬紫金山活动,提到,如果他那天准时赴约,我会给他分享下,我对平心书窝的印象。

大概是为了加深下那天的聊天话题印象,我决定提前豆瓣记录下感受,以防止我那天聊天忘记此话题,因为我的感受总是瞬间的,有时候感觉抓不住,第二天会立马忘记。此篇笼统介绍下处女座的鹅仙人,A  Sir 以及水瓶座的 N Sir. 

1月份的时候,看到A  sir豆瓣发帖,为读书群招兵买马,我楼下更贴,问是否有历史书籍推荐。A  sir 推荐了《万历十五年》,好奇的我去淘宝购书,并打算加购《雍正王朝》。后因字数篇幅太大,我被劝退,选择了《南渡北归》,但是同时也感谢了A SIR的推荐。他后来私信我,表示读完书,可以写个读后感,作为进入他们兴趣小组的敲门砖。

听到这个,我有点打退堂鼓,我心想我要是能读完就不错了,上一次读书还是大学时期读的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南渡北归》三册书到手之后,我只读了第一册的三分之一,从过年期间一直看到2月份,通勤路上,一直地铁捧着纸质书阅读,着实累死,现已弃。后看到群里的MORI,群里年龄最小的成员,高中生,也有推荐这本书,又被他鼓舞到。作为一个大姐姐,我看的书,屈指可数,好像有点不思上进和惨不忍睹。后来,我有豆瓣征友帖子,我发现好些人有看哲学,心理学书籍,好奇的我发现了新世界大门,于是阅读了《王阳明心学》&《传习录》,感觉心态又在努力变好,于是,我又搭讪了之前说要拉我入群的Z sir,和他说了下最近的书籍。不过听了我的简单介绍之后,A SIR一改反常,没让我写书评,直接拉我入群,只是和我说,“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个事情。”  我心想,“只不过过去一个月而已,又不是一年,我遇到的人和事情我都会一直记得的。” 此处心理活动仅自我吐槽,没有和Z SIR 说起过。他后来也给我推荐了《中国哲学简史》。

进群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蛰伏,从未 发言过,因为群里风格太文艺了,都是谈论书籍,对于很少读书的我,根本插不上话,感觉离我好远。大约是Z SIR 的豆瓣头像和我一样,都是哆啦A梦,我有观察过他的个签签名-反抗绝望。这样的签名,给了我一种莫名的倔强,鼓舞还有悲伤。有一段时间因为好奇何为CRUSH,我加入了今天遇到一个crush 小组。 A  SIR在小组里有耐心回答网友问题,当时的我给他贴上了“热心的标签”,明明自己那么伤,还记得安慰别人,给别人建议。 后来 F SIR 3月份组燕子矶户外活动,我又问及 A Sir关于个性签名话题,他给我和F SIR解释了,此话来源鲁迅。听到这个,我感觉答非所问,或者说和我想象的十万八千里。

燕子矶组团的那天,F SIR开车载我们,有感受到读书群的友好,尽管当时的我还没解放,还不能放开,果断拒绝了F SIR的江边聚餐提议。后来的后来,我和秒变精灵提到这个事情,秒变精灵说下次这个活动可以喊她,这样我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我说,我原先以为有小姐姐,没想到小姐姐鸽了,就变成我一个人了。而我由于环境原因,自从毕业后,就很少和小哥哥在一起聊天了,更多时候都是和小姐姐一起。前段时间,30+群的一位大哥走湖的过程中,你是喜欢小姐姐,还是小哥哥?这个话题,雷死人了。 记得上周六群里在大行宫举办读书分享会,Z SIR说没啥分享的,不去参加活动了。我很好奇,为啥人会慢慢变得没有分享欲呢? 

我还记得燕子矶当天,F对Z说,“你没有资格说这些。你们咋样了?要不要把她拉回群里”。A :“她不愿意回群里,就那个样。” Z的神情好像没有多兴奋,些许的悲伤。当时的我好像嗅到了敏感的气息,感觉A sir搞不好也是母胎单身才脱单。此处,我需要为自己battle下,不是我八卦,而是他们说话声音太大,没法不关注的。 

燕子矶那天有点遗憾,阳光不给力,落日余晖没看到,但是有看到风筝,即使后来被F吐槽,我没有风筝。聊天过程中,我再一次被这两人的爱好雷到了,因为年纪轻轻的他们,居然爱上了钓鱼,还给我科普了路亚,虽然我到现在也没记得具体操作流程。当天的他们给我的初印象,大概就是友好。同时又兼具老干部角色,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反而有种看破红尘,历经磨练的沧桑感。 

燕子矶结束之后,我在读书群又潜水了一段时间。真正关注群,是因为F 在群里艾特顾姐,提到三猫黑鱼花。作为吃鱼达人的我,居然没吃过这个,有点失策了,偷偷记在了我的小本本上,等着哪一天去打卡。而再次注意到 A SIR的有趣,不是他在群里耐心的回答其他人的问题,而是因为他在群里发了一本打算加购书单《500种野菜野外识别速查图鉴》,这样的书籍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终于不是哲学类,心理学爱情书籍了,成功在读书群出圈,独树一帜。

平心书窝-印象篇杂记第一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