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9.42 测不准原理

2023-07-20 12:2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42、测不准原理


  亦称“测不准关系”。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发现的一个物理规律。它说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成对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比如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时间与能量等就是这样的物理量,其中一个量测得愈准确,则另一个量的误差就愈大。如果要测量一个特定电子在铅直方向上的位置和它在该方向上的动量分量,当我们分别地来进行这两种测量时,那是可以得到精确数值的。但是,要想把这种测量在一个实验中同时来进行,则是不可能精确的。此外,实验事实还表明,微观粒子存在于某一能量状态的时间愈短,则这一能量的确定程度愈差。至今,围绕着“测不准原理”仍然存在着科学上的和哲学上的争论。例如,它反映的是单个粒子的性质还是多个粒子的统计性质;如何认识工具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微观世界的可知与不可知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逐渐得到澄清。

《哲学小辞典》9.42 测不准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