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收回
北朝段国,势力强大,却也有一个对手齐国,双方实力相当,段朝最大的问题在于失地较多,无法收回。可老天爷偏偏给段国帮了一个天大的忙。 在段国皇宫中,绿意环绕一切,在宫殿里,段王正皱着眉头思索。 突然,一个太监从门外走进来:“皇上,老奴把天才余年找来了。” 段王的表情和那个太监的表情一模一样:“快,快把余年请过来。” 一位窈窕淑女走了进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有些惊讶:“通国文明的天才竟是女子。” “谁说女子不能有一片天呢?”余年笑着说。 段王更欣赏她了:“可女子不应该在家照看吗?” 余年有理有据的讲:“皇上切莫生气,小女认为皇上肤浅了。一代女帝武则天,女子不一定要在家照看,她也可以为国效力。我想,比起琴棋书画,上阵杀敌要更适合她一些。” “哈哈哈哈哈,”段王笑得很开心,“既然这样,余年接旨。” 余年马上跪下。 “余年身为一介女流,却有精忠报国之志,在此风才女余年为国师,望今后能为国效力。” “小女接旨。谢皇上。” “免礼。请起。” 余年站了起来:“皇上小女还有个不情之请。” 段王立马回应:“但说无妨,朕竭力满足。”他本以为余年会让自己给她安排豪华的庭院,珍贵的名物之类的。却没想到…… “皇上,还请替小女隐瞒女儿身之事。” “什么,你不是很想为女儿家争口气吗?为什么?” “皇上莫要解错我说此话的意义。” 皇上心领神会:“是朕唐突了,朕不会将女儿身之事传出去。” “谢皇上,那小女先去更衣,之后就来谈谈收回北地的事吧!” 余年走后,段王笑着想:有意思,而且刚才看她的行为,但男人也有些时日了…… 更衣完毕后,余年走出来已经完全变了样,他现在来血气方刚的青年。来到宫殿里,却没想到除皇上外,还有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的男子,余年的青绿色长袍与他的黑色长袍放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余年走了进去,看着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感到有些疑惑,而这位少年却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余年又看了看皇上:“参见皇上。”他恭恭敬敬的向皇上行了一礼,便坐在了皇上的身旁。 刚要说正事,却被那名男子打断:“兄台,你为何不向我行礼?” “阁下都叫我兄台了,那臣与您的官职便是一样大了。”余年笑着说。 “臣,您。你说话对本王甚是尊重,可不像是对平官职的人啊!” 余年又笑了笑:“对人尊重乃是美德,臣也熟知这一点。” “别吵了,还把朕放在眼里吗?”皇上有些生气。 余年立马说:“皇上,臣有罪。” “好了,谈正事吧!”皇上严肃的说,“齐国已经对焉城发起攻击,虽说那里军事极其高强,可总归不能受得起十万齐军的攻击。且焉城想自立国家 ,不肯段军帮忙。这件事,国师你怎么看?” 黑袍男子刚要开口,却没想到被余年先抢了先:“依臣看,此事有蹊跷。” “何来蹊跷?”皇上十分惊奇。 “开战几日了?”余年问。 “有十余天了。” “伤亡人数呢?” “应该不到百人,因为只有伤亡百人,才会有人来通信。” “十余天了,伤亡却不到百人,若齐国真的想要那座城池,十余天足够了。即使焉城军队再强盛,也不可能才伤亡这么点。所以……”余年停了一下,“齐国要的是焉城投降,要的是他们的人。”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黑袍男子在关键时候横插一脚,却又停顿了一下,“战当问将。怎么国师不去观星?反而管起我打仗的事来了。”黑袍男子显然不客气。 余年笑了笑:“战当问将。将军,我学识貌似有些短浅,未曾听闻这句,还请赐教。” “又开始吵了!国师,你且继续。”皇上生气的说。 “是。皇上。”余年继续讲,“齐国想要焉城的人,这样一来,齐国的实力定会更上一层楼,到时段国便不再是齐国的对手……” 皇上皱着眉:“此事颇为严重,可有解?” 余年却胸有成竹:“皇上,此事请放心交给臣,臣定不负所望。” “此事还是交给臣弟吧!臣弟一定带军轻轻松松打赢齐军。” 皇上在绿袍国师和黑袍弟弟面前左右徘徊。 “皇上,臣能不用一兵一卒赶走齐军,拿下焉城。”余年更加胸有成竹。 “国师所言当真?”皇上满脸疑惑。 “ 当真。” “那好,此事便由国师操劳吧!朕相信他的能力。” “皇兄。臣弟不解,为何不交由我办?” “嗯,国师,你且先退下,一定想好办法。”皇上支走了余年。 “那臣先告退了。”余年恭恭敬敬的退下。 “段生,朕也是为了你好。从前,你一人当上国师和将军的两个担子。现在,你也该休息一下了。国师是一个很棒的人,他一定能够带领段国变得更好。” “皇兄,你是不相信臣弟了吗?” “生啊,你很好,但太累了,真的需要休息,你姐先回去吧。” “唉,臣弟告退。” “国师这边请,这是皇上为您安排的府邸。”一个婢女对于年说。 “好,你且退下吧!” “大人,奴婢是皇上安排的贴身侍女,必须时刻呆在您的身旁。” “放肆,本宫乃一介男子,怎能用婢女?你且退下,明日本宫去请皇上为我安排一个侍卫。” 那婢女像是被吓着了:“大人,奴婢是皇上钦点过来的,如果不好好服侍,是会掉脑袋的,还请国师原谅。” 余年也是服了这家伙:“你先留着吧,待明日我的侍卫过来,你再走吧!” “是,奴婢一定好好服侍。” 那婢女跟着余年进了府邸,余年坐在餐桌前,对着婢女:“你叫什么?” “奴婢叫馨儿。” “馨儿啊,好名字。” “奴婢谢主子夸奖。” “嗯,你去给我准备文房四宝。” “是” 一会儿,文房四宝便摆在余年面前。 “馨儿,你退下吧。” “是,奴婢退下了。” 余年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认真的写起来。 到了第二天正午,齐军果然撤军了,紧接着焉城也重新愿意加入段国,为段国效力,这一切全归功于国师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