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克拉玛依石油城,自驾游新疆046

2023-04-29 13:49 作者:三叔的三天Vlog  | 我要投稿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14天,中午12点50,我们从克一号井回来,在酒店休息了1个小时之后,按小朋友们的要求再次出发去往黑油山。

如果赶上晴天,克拉玛依实在是太热了。所以得先去找个超市买点水和吃的,因为按照最新更改的行程计划,下午还要跑几百公里的长途。

上一期咱们聊了克一号井,从而得知克一号井就是克拉玛依油田以及克拉玛依市的起源。

克拉玛依油田是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克拉玛依市也是因为石油才建立设市的。起初这个城市的所有市民都属于中石油公司。来到这里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石油而来。现在的克拉玛依市已经是一个年产石油一千万吨的大型石油城市。自然,经济也是绝对依靠石油的。

不过随着前些年G3014奎阿高速和G3015奎塔高速的建成通车,克拉玛依市的自驾游逐渐火爆起来,如今克拉玛依开车到阿勒泰,从五六个小时缩短到三个小时左右,到塔城的时间大大减少,不管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克拉玛依市逐渐成为了北疆自驾游的一个节点,尤其是世界闻名的魔鬼城所在地乌尔禾,更是来北疆的游客必须停靠的一站。

曾经的戈壁荒原上出现的这座绿意盎然的城市,克拉玛依,也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世界上唯一因石油而生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会是什么样子呢?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磕头机,城市里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污浊的空气掺拌着工业化的遗毒,街道上,人们在重度雾霾中带着口罩和头巾穿梭,城市极度缺水,唯一能看到的风景就是魔鬼城一样的茫茫戈壁,因为寸草不生,甚至连只牛羊都没有。

说实话,在几十年前,这里确实荒无人烟,但现在的克拉玛依可完全不是以上想象中的城市的样子,如果蒙住你的双眼把你空投到克拉玛依城市中央,你绝对看不出来这是一座石油城。

走在克拉玛依市区,看到的都是宽阔整齐干净清新的街道,路两边绿树成荫,高楼大厦随处可见。

如今的克拉玛依,可以说是园林遍布 河流贯穿,要不是因为夏天太热,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座酷热夏季中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的现代化休闲城市。

要说克拉玛依的城市历史,其实也只有短短的60来年,1955年10月29日,克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克拉玛依油田随之诞生。

克拉玛依本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直到1958年7月25日,克拉玛依市才正式成立,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县级市,市民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油田的石油工人及家属。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视察克拉玛依时,高兴地说三年时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立起一座4万人口的石油城市,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也是一个动人的神话。

在1975年8月29日,奎屯市成立,占据了克拉玛依与独山子之间的一块区域。

1982年2月16日,克拉玛依市由县级市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下设4个区,由南到北分别为独山子区 克拉玛依区 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克拉玛依市区就是克拉玛依区,后来虽然又有过变动,但最终克拉玛依还是恢复为了下辖以上4个区的地级市。

克拉玛依,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地貌大部分为戈壁滩,地形呈斜条状,南北长,东西窄,四面完全被塔城地区所包围。

克拉玛依市依托石油产业,已经做到了全国人均GDP第一的城市,60多年来,克拉玛依油田累计产油3.7亿吨。而今,随着玛湖和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区的发现,尤其是全世界迄今规模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玛湖10亿吨级特大型砾岩油田,绝对算得上是我国陆上石油勘探近10年取得的最大成果,可以说这些都足以让克拉玛依更上一层楼。

以现在克拉玛依的发展规划,尽管她已经是世界石油城,但石油似乎并不是克拉玛依的全部。面对未来,克拉玛依也在寻求积极转型,目前已经建立了全新疆首个云计算产业园区。同时以云计算产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影视动漫渲染等行业。

据说,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影视渲染都是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完成。克拉玛依要打造全国最大的渲染基地,同时也在乌尔禾建立了许多影视拍摄基地。

当然,除了以上所说,旅游业对于克拉玛依来说,也是越来越火爆的行业。

克拉玛依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瑰丽的雅丹地貌 世界魔鬼城。还有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的北方起点,以及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除此之外克拉玛依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乌尔禾的白杨河大峡谷 乌尔禾影视城,还有艾里克湖 克拉玛依河和沙漠公园等等,当然,来克拉玛依最最不能错过的,绝对要属颇具油城特色的黑油山了。

要知道,这黑油山的来头比克一号井可要大的多呢,如果说克一号井是克拉玛依的起源,那黑油山则是克一号井的起源,这样算下来,黑油山可以说是克拉玛依的祖先了,再来看看克拉玛依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从维吾尔语中的 黑油 而来的。

这一路我们正在从克一号井赶往黑油山,走在克拉玛依市区,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情舒畅,克拉玛依河穿城而过,你绝对想象不到,这是一座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以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许多年来,也许只有黑油山仍然保持这原貌,只有黑油山与市区显得格格不入,但黑油山绝对是来克拉玛依不能错过的地方,在到黑油山之前,我觉得还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黑油山与克拉玛依的激情往事。

咱们之前不止一次提到的克一号井,其原名实际上是黑油山一号井,因为在1955年黑油山一号井出油的时候,这里只有黑油山,黑油山一号井算是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井,随后才有的克拉玛依油田和克拉玛依市。

从1955年11月至2013年6月,克一号井累计生产9248天,即25年3个月。累计生产原油1.7939万吨,生产天然气302万立方米。

早在1950年代初期,我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全国只有玉门 延长和新疆独山子等少数几个矿区,最大的玉门油矿,年产原油也不过10余万吨。可以说石油资源极度匮乏,如果要大力发展工业,则必须要有充裕的石油。

之前咱们聊过可可托海的矿脉矿坑,从而得知苏联一直以来都在新疆的北疆地区进行着地质勘探,期望找到石油以及稀有金属矿藏,进而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

黑油山原本只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在独山子油矿北约130公里处的一座沥青丘,也就是现在的克拉玛依东北部的一座小土山。

但黑油山并不是普通的小土山,这里正是油苗露头的地方,山上像山泉一样,流出的并不是水,而是黑色的石油,并且油质均为珍贵的低凝油。

因此当地人就管这座13米高的小土山叫做黑油山,黑油山维吾尔语即为克拉玛依,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克拉玛依油田,实际上就是当时的黑油山油田。

在黑油山附近没有钻探石油井之前,曾经一位叫塞里木巴依的维吾尔老人,在黑油山旁搭了个地窝子,在集油洼地捞取原油,骑毛驴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间,用黑色的油换取生活用品,当地人则用此原油点灯,膏车轴等。

1951年,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根据中苏友好条约成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工作的勘探队,根据黑油山地区发现的沥青丘 沥青脉等露头油苗,经进一步详查,认为从黑油山到乌尔禾一带广大地区含油希望很大。

负责这一带工作的苏方专家乌瓦洛夫和中方地质师张恺认为,这一片地区很可能有一个地下油海。不过一些资深的苏联专家却认为那里仅有一点残余油,并没有工业开采的价值,这一争论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1952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开始在黑油山沥青丘构造带上钻井,两年间他们共钻了四口井,但完钻的四口井都没能如愿得手,这使得对黑油山充满着希望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不得不重新审视黑油山。

按说石油都能从黑油山上自己喷涌出来,那没道理打井下去没有石油啊。1954年,按照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决议,地质队对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1:10万地质调查。

该年10月,地质队队长吾瓦洛夫写出了极富论辨性的调查报告,大胆提出了走向地台的新观点,认为黑油山-乌尔禾属于盆地北部地台区,地层由边缘向盆地中心逐渐增厚,含油愿景好,最有希望的是黑油山沥青丘以南玛纳斯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建议进行详细的地球物理调查和深井钻探。

但吾瓦洛夫的新观点却引发了一场争论。1954年11月1日,中方地质师张恺按照吾瓦洛夫的事先安排,发言观点和吾瓦洛夫几乎一致,而地调处总地质师 苏联专家潘捷列耶夫却说如果仍然以沥青丘和自溢油苗为标志,那黑油山构造仍然是一个空想!黑油山完钻的四口井已经说明了,该地层下生成的原油已经随地壳变动运移到了地面,形成那座黑油山沥青丘了,所谓自溢油泉,不过是一点残余油气而已。黑油山不可能成为大油田,相反,盆地南缘和独山子以北新发现的卡因迪克构造则有很大的希望!

这时,吾瓦洛夫站起来反驳说成吉思汗山是出露地表的大型古背斜核心,而黑油山正处在古背斜的东南方向上,沥青丘的中心又恰好处在东南方向的最高部位,自溢油泉是最有说服力的油苗。

黑油山完钻的四口探井中的一口500米井是因为井喷关井的,这更能说明那一带的油层生存条件较好,油气储量都存在!

潘捷列耶夫打断吾瓦洛夫的话说,既然黑油山-乌尔禾以南是一个背斜带,它就控制着油藏的生长。最后,这次争论被会议召集人以时间为理由结束了。但专家之间的辩论在会议后一直持续,吾瓦洛夫为了让自己坚持的地台新观点在专家中达成共识,不辞辛苦地在各种会议上一遍遍游说,使得这场油海 油杯的争论,具体来说也就是主攻山前还是走向地台的争论愈演愈烈。

而就在这时,中苏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自1955年1月1日起,包括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内的各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和公司业务管理全部移交中国,由中方独资经营和管理。

与此同时,中国燃料工业部新疆石油公司宣告成立。在同期举行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上做出了挺进黑油山 钻探1号井的决定。当时的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对新任的新疆石油公司领导下了一道死命令到任第一年,必须打新疆石油勘探翻身仗!

紧接着,新疆石油公司形成了在黑油山东南区打一口探井的决议,并把这口探井定名为黑油山一号井,也就是现在的克一号井。

为让黑油山一号井顺利开钻 胜利完钻,新疆石油公司党委决定成立黑油山钻井前线指挥部,由马骥祥任前线指挥部钻井处总指挥,坐阵黑油山。

遵照这一决策,1955年2月5日,春节刚过,马骥祥带领踏勘队到黑油山踏勘一号井井位。一个月后,他们测定出黑油山1号井井位,同时作出了地质技术设计,设计井深1000米,目的层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苏联留任专家潘切享娜作出钻井设计,该设计方案报经新疆石油公司代理总地质师批准后随即付诸实施。

1955年6月15日,独山子矿务局派出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从独山子开赴黑油山,开始一号井的钻探工作。他们在茫茫戈壁安营扎寨,克服大风、酷暑、缺水等重重困难,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

据说第一天晚上,钻井队员们都露宿在戈壁滩上。当时正值盛夏季节,高温酷暑,戈壁滩上的气温高达40度以上,茫茫戈壁,荒无人烟,风沙肆虐,没有遮风避雨的住处,没有可供生活的水源。

尽管是这样(的条件),20多天后的1955年7月6日,黑油山一号井顺利开钻。此时,在北京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的办公室里,康世恩对新疆石油公司的领导讲解着刚刚进行的全国石油地质大调查的成果。

康世恩说 这次地质大调查,让我大开眼界了。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山前坳陷类型的油田

在苏联有高加索山脉一侧的巴库油田,而我国境内的河西走廊 新疆乌鲁木齐和库车正好与其相仿。

地台型油田在苏联有第二巴库,我国的松辽 华北 塔里木正好与之相应。难道相同地质地貌,苏联有油,我们中国就没有?你们那里黑油山至乌尔禾的沥青脉久已闻名,应该组织人力物力,很好地勘察研究,加快速度,扩大勘探领域,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在黑油山地区找到大油田。

康世恩说这番话时,语气显得严肃而凝重,新疆石油公司领导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从康世恩办公室出来后,新疆石油公司的两位领导表示,一号井的速度要加快,要抢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大油田!

而就在此时,在开钻了3个多月后,一号井已提前钻进古生界地层。在1955年10月25日这一天,领导决定在井深620米处提前完钻,用筛管法完井。完钻之后,全体钻井队员有说不尽的喜悦。为了能亲眼见到自己打成的第一口井出油,青年钻井队又信心百倍地承担了一号井的试油任务。

1955年10月29日,一号井开始试油,下入油管用清水替出泥浆后,即有原油和天然气随泥浆和水溢出,顿时,井场沸腾起来,大家欢呼跳跃,有几个青年甚至兴奋地捞起原油抹在了自己的脸上。

3天后的11月1日,一号井用10毫米油嘴试产8.5小时,共产油6.95吨,11月2日产油8.1吨,出油层在487.5-507.5米井段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的第七砂层组。

一号井涌出工业油流的历史性突破,如同喷薄欲出的红日,如同照亮天际的耀眼曙光,让黑油山勘探迎来了新的未来,也让克拉玛依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1956年4月,以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为首的专家工作组,来到克拉玛依实地调查和分析后,果断决定将准噶尔盆地勘探重点,由南缘转移到西北缘,做出《黑油山-乌尔禾钻探工作的决定》,采取 撒大网 捕大鱼的甩开勘探方针,在黑油山至乌尔禾地区部署10条钻探剖面,扩大勘探,以查明克拉玛依油田的分布范围。

1956年,由张恺负责,编制了克拉玛依油田总体勘探设计方案,即以现在的二、一区为中心打38口探井,并在小拐 沙门子 三个庄 玛湖东打4口参探井。

此设计方案于1956年2月在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上得到批准认可。当年,克拉玛依油田完钻28口井,其中25口井喷出原油或有油气显示,当年控制了55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

1956年9月1日,克拉玛依矿务局成立,统一领导油田的勘探和建设,从此 克拉玛依油田开始投入大规模勘探开发,独山子矿区有1800余人来到克拉玛依,成为最早的一批油田创业者和骨干力量。

同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支援克拉玛依。石油工业部从玉门 延长等老油矿,抽调整个钻井队伍和其他各专业队伍以及技术干部 技术工人来到了克拉玛依。各方有志之士 成千上万的转业军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这片亟待开发的戈壁热土。

大量物资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克拉玛依。国家从6个国家进口油田急需的钻探设备和器材,全国35个城市的工厂为克拉玛依生产各种设备和器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一师三团工程大队冒着漫天飞雪赶赴克拉玛依,开始建设房屋塔城地区组织1000多峰骆驼为油田运送柴禾。

据说 在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初期,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当时最好的住房就是地窝子,但是很多人不仅连地窝子都住不上,就是帐篷也十分有限,只能露宿在戈壁滩上。

而且油田方圆几十里都没有水源,所以当时有个规定,洗脸 刷牙 洗衣服都用硫化氢水。即使硫化氢水,每人每天只分一脸盆。用法是 早晨刷牙又洗脸,晚上擦身又洗脚,洗脚之后,沉淀一下再洗衣服。除此之外,当时还面临着蔬菜短缺 风灾频发等困难。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我国石油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黑油山会战,即克拉玛依会战。从初战黑油山到再战黑油山到大战黑油山,以至于到后来发现建国后的第一个百万吨油田,克拉玛依大油田,这一过程堪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啊。

好了,黑油山与克拉玛依的故事也聊的差不多了,正好我们也开车来到了黑油山景区门前,那这座世界闻名的地质奇观 黑油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克拉玛依石油城,自驾游新疆04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