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融专硕考研知识点 | 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

2020-12-14 09:38 作者:凯程金融专硕  | 我要投稿

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

在金融监管中,与其他许多经济问题一样,存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金融监管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主要表现为监管的直接成本,如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预算支出;

隐性成本则主要表现为间接成本,如过度监管导致的效率损失和道德风险等。

一般来说,金融监管越严,成本也越高。金融监管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成本

(1)含义:这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在具体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2)表现:主要是监管机关的行政预算,也就是以上提到的显性成本或直接成本。执法成本的一部分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承担,其余部分由政府预算来补充。

(3)存在问题:由于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是监管目标的实现,而较少考虑降低监管成本,从而有可能造成监管成本过高的现象。

2.守法成本

(1)含义: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额外承担的成本损失,通常属隐性成本。

(2)主要表现:金融机构在遵守监管规定时造成的效率损失。如为了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监管对金融创新端的抑制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等。

3.道德风险

(1)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由于投资者相信监管当局会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定,会保护投资者利益,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就易于忽视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评价和选择,而只考虑如何得到较高的收益。这就会导致经营不良的金融机构照样可以通过提供高收益等做法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无疑,这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2)从存款者的角度来看,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使得存款人通过挤兑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经营者施加压力的渠道不再畅通,存款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高利率吸收存款,并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活动。这也人为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3)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由于金融机构在受监管中承担一定的成本损失,因而会通过选择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方式来弥补损失。这显然和监管初衷相悖,并会造成低风险金融机构补贴高风险金融机构的不良后果,导致金融机构间的不公平竞争。

(4)监管过度会保护无效率的金融机构,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金融专硕考研知识点 | 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