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名将——林启容

林启容是广西人,祖籍是在湖南。他是早年加入的拜上帝教,后来一起伴随太平军起事,从1851年的金田起义到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在这两年间林启容一直都没有任何过于突出的表现,直到杨秀清发现了他。
杨秀清的眼光不错,从众多兵士里面挑到了林启容,在1853年5月,林启容被授予检点这一职务,随后便随赖汉英西征。在6月被封殿前八指挥。
林启容在这之后就有不少表现,攻克九江后奉命驻守九江,还在1855年1月击败曾国藩的15000湘军,还击杀清军大将童添云、又与石达开部在湖口大败曾国藩的湘军还将湘军水师全部歼灭。因此他还被封为忠贞候,林启容还在九江屡次击败湘军塔齐布,多次迫使清军撤围九江。当时林启容与塔齐布打了不少仗,然而塔齐布次次都拿不下九江城。最后,塔齐布因连遭挫败,心劳日拙愤恨呕血,直接暴死于军中。
因为多次击退清军,被升春官正丞相。于次年武昌、汉阳失守后,再次击破清军对九江的水陆包围,改封为贞天侯。
然而在1856年秋,太平天国天京事变,林启容的老上司杨秀清死了,曾国藩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太平天国此时肯定还处于混乱中,他决定拿这个让他多次强攻不下的九江城开刀。曾国藩当时写信劝降林启容,对其许以高官厚禄,还说林启容是杨秀清旧部会被牵连,但是林启容却坚决回绝,并当场撕信还下令仗打了信使。1856年11月29日,曾国藩令湖北提督杨载福、记名臬司李续宾统湘军水陆师再次杀到九江城下,开始这场终结血战。湘军此时已攻占了武汉及周围一带城池,军资弹药充足,士气高涨。一开始就是用炮猛轰九江,后来又是日夜轮番进攻。但是林启容沉着应战,双方就这样持续了六天六夜,城下湘军也伤亡惨重渐渐不支败退,林启容便乘势出城追击,大获全胜。太平天国便加封他为贞天侯。
湘军再不敢无脑强攻徒增伤亡,只好改变策略,湘军对九江进行“围”。 先是挖壕沟。从1857年2月再到6月,湘军专心挖了有近半年的壕沟,就是不给九江太平军打就是挖沟。他们从南面官牌夹连延向东,到白水湖尾,长三十多里,一共六道壕,每道濠深二丈,宽三丈五尺,三面合围。然后湘军开始截断九江城的周边支援。9月份,湘军占领新城县,10月占领湖口,湘军彻底断绝了九江的外援,让九江成了一座与孤城。
林启容他不怕攻守和拼杀,他每一次都能把像洪水猛兽般的湘军杀得狼狈而逃。但是湘军此举让九江没了支援,士兵是越打越少,武器弹药也消耗殆尽,连军粮都供应不上,没饭吃的将士就是再能打也改变不了被饿死的结局。这几年外面的湘军在忙围城,林启容就在城里团结人心。林启容为人坦诚慷慨,性格随和,城里的乡绅们都拥护他,林启容还在城中设立义学、义仓、保婴局、善堂,救济和帮助贫困孤弱,城里百姓无不对其感恩戴德。他还爱惜部下将士,待如子弟,同甘共苦,赏罚分明,因而深受爱戴。林启容在被围后想尽办法化解围困。例如引河水入城防止湘军断水源,带领军民屯田来缓解粮草危机,开辟铁炼局打造器械来补充武器缺失。但是这些治标不治本,只能拖延,最后城中还是断粮,人们开始吃草,吃老鼠,吃木屑。士兵们没战死反而是饿死。
1858年5月19日,湘军感到时机已到,开始攻城。湘军先是用火药炸开几丈宽的口子,湘军见此便蜂拥而上。城中太平军用血肉之躯堵住缺口,还用火枪朝湘军射击,甚至有人抱着炸药包跳向冲锋的湘军人堆里,两边都在玩命。湘军见此干脆整车整车的集中炸药,他们似乎要把整个九江城炸为平地一样。引爆后随着一声巨响,九江城墙竟被炸开三百多米!林启容带着太平军竭尽全力却因为缺口太大没法全部堵上,湘军皆可说是踏血扑来杀进了九江城。林启容和元戎、李兴隆三人带着1万多名太平军开始巷战,一场惨烈的厮杀开始上演,太平军甚至用尸体堵住湘军进攻的道路,不知道杀了几个昼夜,1万多太平军全部阵亡,无一生还,湘军也阵亡数千人,九江城内的血水把长江都染红了。在苦苦折腾了17个月后,再加上先前的仇耻,湘军解恨般地割开了林启容等太平军的腹部,却发现并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器官,除了一肚子杂草和木屑。曾国藩对其也表示敬佩,曾国藩在写给他弟弟的信中还提到:“林启容之坚忍,吾辈不能及也”
这个林启容估计上辈子跟九江有缘,他后来的各种经历,基本上全在九江这儿。不过他早年的事迹到是没什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