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沪高校外省校区离校记 —— 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学生离校返乡

2023-03-29 00:32 作者:扎姆  | 我要投稿

按:兹文为我“新闻采写”课程的期末作品,最后获91分之分数。考虑到其历史意义,故在2023年的3月28日将其有所修改后发出。

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自4月1日起,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与文件要求,缓解准封闭管理期间学校后勤压力,同时避免离校高峰导致的防控压力的出现,决定开展弹性离校工作,以保障学生返乡为中心,暂停一切线下教学活动。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显示,在上海市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许可的前提下,各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完成情况,要求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灵活方式进行期末考核,并在5月31日前结束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暑假学生返乡。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落实该文件要求,决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启弹性离校工作。

△ 学生前往校门处准备乘车返乡

△ 学生前往校门处准备乘车返乡

一波三折

在弹性离校工作开展后不久,嘉善“5·1疫情”和“5·3疫情”的爆发,5月8日早,嘉善县城区全域被划为管控区,要求采取“封闭隔离,服务上门”的管控措施,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也被划在了管控区之内,弹性离校工作仅开展4天,便只得暂缓进行。一位在全面静默管控之前成功离校返乡的丁同学表示:由于嘉善县出现阳性感染者,担心没办法在暑假期间离开学校,加之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其倍感压抑,于是他在接到班长通知之后第一时间选择离校,并选择在家中通过线上方式完成本学期剩余的学业任务。

由于5月3日未能阻断传染链条,连续多日出现阳性感染者,嘉善一高中全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疑有扩大之势。离校之日临时增加须持当日核酸检测结果才可离校。检测结果迟迟不出,让在校门处等候的丁同学如“热锅上的蚂蚁”。这还是返乡途中过五关斩六将中的第一关。

△ 同在门口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学生

最终在错过当天末班列车之后,只得与另外几名同学拼车前往杭州。由于上海“全域静态管理”,同时上海虹桥车站又是沪昆高铁的始发车站,导致停靠嘉善南站前往杭州方向的列车班次大幅减少,运行末班时间提前至下午三点,为需要离校同学造成不便。

在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落地,驱车到达绵竹之后,根据四川省与德阳市的疫情防控要求,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其他的乡镇来返绵人员实行为期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并进行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要求。但是到其解除“隔离”之日,嘉善县仍没有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不过对于丁同学来说,尽管要被居家“隔离”7日,但这总算是平安到家,至少自由的黎明就在眼前,即便是短暂的自由。5月12日,绵竹市新增一例确诊案例,为此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 贴在门口的“温馨提示”

一帆风顺?

随着5月14日嘉善县“5·3疫情”传播链被阻断,所有阳性感染者均在管控之内,弹性离校工作再度启动。一名同样准备离校前往杭州的刘同学告诉记者,现在的离校程序比起疫情之前要简化不少。仅需要在今日校园上发起申请,提交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所在地居委的接受证明,并向辅导员提交离校承诺书后便可离校。

但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起疫情前的日子,除了要关注学业问题以外,还需要关注随时会改变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这会为出行徒增诸多障碍。据了解,根据杭州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在浙江省内返杭的人员,暂不需要执行硬性“管理”措施。

暂不离校的背后:无家可回

比起积极离校返乡的同学,还有一批同学选择观望,暂不考虑离校。据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辅导员王兆宁介绍,这些尚未返乡的同学多来自上海。上海杉达学院是一所冠以“上海”之名的学校,也是上海唯一一所在沪外拥有校区的学校,绝大多数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部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以及自2021年开始部分专业的专升本高年级学生被安排在嘉善校区就读,因此嘉善校区内有大量来自上海的学生。但是随着上海疫情形势”恶化“,并在3月28日宣布浦西、浦东区域“分批实施封控”并开展“核酸筛查”,后因疫情形势未有好转,宣布无限期执行“全域静态管理”,限制人员流动,关闭公共交通。这些同学在上海解除“全域静态管理”之前将无处可去。

家在闵行区马桥镇的沙同学表示,他家所在的小区要求“限时限次”出入,如果回去,那么自己的自由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生活质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在学校中虽然也不能出校门一窥外面的天地,但是仍然可以收取快递、点外卖,与同学一起做运动,比起上海版的“铁窗泪”,暂时留校仍然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同时沙同学表示,待到上海市内交通全面恢复,高铁列车班次增加,并且可以自由出入小区之后将考虑回沪。

学校:将为学生兜底

自2022年2月中旬苏州爆发“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疫情以来,已经超过百日连续新增本土确诊案例,并且随着上海市疫情的大爆发,现在“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导致的疫情可谓是遍地开花,这也为许多同学的离校造成诸多障碍。许多同学担心在暑假开始之后,由于家乡所在地封控,同时嘉善校区暑假期间将要大修,届时自己将无处可去。

对此,记者采访了新闻班的班长崔同学,他表示如果学生因为疫情原因无法离校,将会尽力为学生解决食宿问题,并将留校学生集中在一号楼,为学生“兜底”,不必担心无处可去的问题。但具体情况还有待确定。

21世纪“出上海记”

“我们要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出埃及记》

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地处浙江省嘉兴市下面的一个临沪县城,受到上海市内的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但并不直接受到上海市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因此可以较为顺利的开展的弹性离校工作。但这仅仅为诸多上海学校中的一个特例。上海在5月16日宣布“社会面”清零之后出现疫情反复,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校内相继出现阳性感染者,很多学校一度暂停离校工作。而在5月22日公共交通初步恢复之前,许多已经“坚定信念”选择回家的上海高校的学生不惜花近千元乘坐有通行证的车,亦或是骑共享单车或徒步超过二十公里前往车站。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同学经历了这一切,他在离校获批之后通过微信群联系到了一辆四座车,趁夜色检查不严才顺利到达虹桥车站。甚至在返乡潮之初,还有同学,据一位货拉拉司机介绍,为了能够顺利到达车站,躲藏在货拉拉面包车的后备箱中,趁检查不备,溜到了虹桥车站。据悉,在返乡潮初期依靠这样交通方式前往车站、机场的学生不在少数。

△ 封楼期间望着宿舍楼外面仅有的店铺发呆

截至目前,目前上海市内的交通尚未完全恢复,目前私家车禁止上路,仅地铁3号线、6号线、10号线以及16号线,以及部分骨干公交线路和联络虹桥枢纽和新客站的公交线路得以以最低限度恢复运行,也给许多学生前往车站或机场造成困难。除此之外很多同学“学业未竟”,即便“抢”到了票,也只得选择留校。来自上海大学的同学称,他所修的专业要求在5月31日之前提交一篇结课论文,此时返乡势必将打乱写论文的计划,为避免无法及时提交论文,故选择暂不返乡。另外一位建桥学院的刘同学称,由于要参加在上海参加日本语能力测试,在八月前无法返乡,因此在短期内也无返乡打算。

△ 在本该摆放冷链食品的地方摆满老坛酸菜牛肉面的罗森便利店

尽管返乡之路如此艰难,选择离校回家的同学仍然占多数。上海建桥学院的刘同学介绍,一方面封在楼内导致心情沉闷,对上海是否能如期解封持怀疑态度,同时江苏省对自沪返乡的大学生免费隔离,由此不必有太大的开销。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高同学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暗示学生,若不能在六月初之前返乡,之后将不再安排统一的送站服务,并将持续封闭至九月开学。期间或将对校园内进行全面消杀,届时将留校学生安排至统一的宿舍楼住宿,在此期间的后勤保障或难以保证。这种暗示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即便要面对恶劣的隔离环境,自己应当尽快返乡。

返乡之事,何其难也

虽然河南、江苏、山西等省份先后宣布对自沪返乡的大学生提供免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服务,但在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中这仅仅是少数。据一位自沪返滇的学生描述,他所在的集中隔离点“超级简陋”,所在的隔离点“虫子满屋子乱飞”,直至凌晨两点才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即便如此,在收费方面可不含糊,据他介绍,一天的隔离费用为120元,一次核酸检测的费用为28元,那么隔离十四天的隔离费用外加隔天进行核酸检测的费用将达到1504元。

在此之前,一名自沪返赣的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因为隔离费用问题与防疫人员发生过冲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需要执行隔离措施的仅包括“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以及“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并且“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对返乡人员隔离并收费是否有法律依据,还待有关部门进一步释法。

黎明已现

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会上相关发言人介绍,要坚持防止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并要求相关部门坚决做到“九不准”,其中提到“不准对符合条件的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此外,教育部要求,各地应免除返乡学生的集中隔离费用。比起上面搭乘黑车趁夜色离沪的李同学、正在江苏隔离的刘同学、被安排进劣质隔离点的某位离沪返滇的同学,现在返乡的同学们,在前人的“负重前行”后,获得了应有的“岁月静好”。

无论如何,在此祝愿此次返乡的同学一路顺风,也希望各地行政主管部门能够给予学生和返乡人员群体更多足够的政策倾斜。同时,选择暂时留校的同学能够顶住眼下的压力,能够尽快与家人团聚。最后,希望“新冠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让所有同学都可以自由的享受大学生活。

沪高校外省校区离校记 —— 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学生离校返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