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2023-05-24 00:20 作者:生物yes  | 我要投稿

一、 实验目的

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二、 实验原理

肾上腺素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能与心肌或者血管平滑肌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动物的血压。

三、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实验仪器

压力换能器、多媒体记录仪(信号输入-通道-压力)、手术台、动脉套管、动脉夹、手术刀、小剪刀、普通剪刀、止血钳、纱布、弹簧夹、三通管、2支1ml注射器、1支20ml注射器

2 实验动物

  家兔

四、 实验步骤

1.  取家兔一只,称重,于实验台上,一人摁住家兔的头和身体后部,使其不动,另一人于家兔的耳缘静脉缓慢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即3%戊巴比妥钠溶液0.45ml/kg),麻醉后,将动物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 使用剪毛剪剪去家兔下颌下至胸骨前的颈部皮肤上的长毛,暴露皮肤后,使用止血钳于颈部正中两侧将颈部皮肤提起,另一人使用手术剪于正中纵行剪开颈部皮肤,长约4-6厘米

3. 分离气管。可使用手撕行气管游离3-4cm,在气管下穿一线,轻提气管,在甲状软骨下1cm处,作一倒“T”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注意插入方向),结扎固定。

4. 在气管一侧的颈动脉鞘内分离颈总动脉(注意有迷走神经伴行,应将其与颈总动脉分离),在颈总动脉下方近、远心端各穿一根线,远心端结扎;另一条线靠近动脉夹,在动脉夹和结扎线之间的动脉下备用;然后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在靠近结扎处用眼科剪剪一”V”形小口,向心方向插入装满0.3%的肝素溶液的动脉插管(末端连有3通管,以保证管内肝素不会泄露),插入血管内约1-1.5cm用备用线结扎并固定于动脉插管上,并用远心端结扎线对动脉插管进行二次固定,如不牢固,可以在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插有插管的动脉。动脉插管与压力换能器(压力换能器的三通管内应预先灌满肝素溶液)相连并连接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上;此时,应通过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射1%的肝素钠溶液0.5mL/kg,以保证流入动脉插管中的血液不会快速凝固;最后,慢慢松开颈总动脉夹,描记正常血压曲线。

5. 打开电脑,点击桌面上的BL-420 图标,进入药理学实验系统-在浏览窗中选定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先描记一段正常血压曲线,然后由耳缘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观察给药后所引起的血压变化。

6. 记录实验数据。先点击暂停图标,将显示屏上描记的正常状态下的曲线选中,再右击鼠标,选中并点击图片剪辑,再点击浏览窗中工具栏中画图,使用ctrl+v进行黏贴,最后将画图保存为TIF格式于桌面即可。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图1 正常状态下家兔的血压曲线图
图2 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血压曲线图

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体现在心脏、血管、血压、支气管和代谢方面。1、心脏: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改善心肌兴奋性。对离体心肌β的影响其特点是加快收缩力的发展速度。随着心肌收缩力的增加和心率的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肾上腺素还可以放松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作用迅速,是一种强大的心脏兴奋剂。2、血管: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的小动脉和前括约肌,因为这些小血管壁中肾上腺素受体的密度很高;静脉和动脉的肾上腺素受体密度较低,作用较弱。3、血压:皮下注射0.5~1mg或低浓度静脉滴注10minμAt g,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由于骨骼肌血管扩张对血压的影响抵消或超过了皮肤黏膜血管收缩的影响,舒张压保持不变或降低;此时,身体各个部位的血液被重新分配,使其更适合身体在紧急情况下的能量供应需求。静脉注射大剂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4、支气管:能刺激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起到很强的舒张作用。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5、代谢:可以改善身体的新陈代谢。在处理量下,可使耗氧量增加20%~30%。在人体内,由于α受体和β受体的作用,两个受体的激活可能导致肝脏糖原分解,而肾上腺素同时具有α、β两种受体,因此,其升高血糖的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更为显著。此外,肾上腺素还可以减少外周组织的葡萄糖摄取。肾上腺素还可以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增加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

六 实验结论

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有促进作用。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