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业碳汇系列1---林业碳汇的定位

2021-07-05 23:09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转自《胡杨低碳》微信公众号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为大家分享林业碳汇的相关知识,大纲如下:

一、林业碳汇的定位

1、为什么林业碳汇在“碳中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二、林业碳汇的范围

1、哪些林地可以开发林业碳汇项目?

2、海外林业碳汇的发展如何?

3、中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先行者

4、林业碳汇有望纳入欧洲碳市场,国内项目有序推进

三、林业碳汇的门槛

1、为什么部分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需要代运营公司?

2、碳吸附能力如何计算?

四、林业碳汇的再生性

1、林业碳汇项目周期完成后,新老项目如何迭代?

五、林业碳汇的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

1、林业碳汇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2、林业碳汇的盈利模式如何?

六、林业碳汇在碳信用机制的主要应用

1、四类碳信用机制

2、林业碳汇在碳信用市场下的应用

七、林业碳汇将作为碳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一部分:林业碳汇的定位

1、为什么林业碳汇在“碳中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森林对实现“碳中和”承诺的意义早在《京都议定书》之时便达成了共识。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20年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碳中和”框架历尽艰辛,逐步走向完善。2021年4月22日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出席会议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呼吁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更大的决心和行动,切实履行气候变化融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由此可见,碳中和承诺的实现涉及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资源分配等多维度的博弈。

相较拟定碳中和框架的艰难历程,森林对碳循环的意义在会议之初便达成共识,并随着对气候问题了解的不断深化,森林对“碳中和”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愈发重视。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针对发达国家缔约方的,关于制定“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做法、造林和再造林”政策和措施的要求,2015年巴黎协定将森林及其相关内容作为单独的条款纳入其中,森林在对抗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碳汇应作为与碳减排互补的措施贡献“碳中和”

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碳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减少碳源一般通过碳减排来实现。

碳汇,指的是从大气中去除温室气体,使得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碳的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的任何过程或机制,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固碳技术。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

反对将碳汇纳入气候公约谈判的声音认为以此能有助于在能源部门采取更严格的减排措施,但减排和负排放技术对“碳中和”的贡献作用并不矛盾。根据最新发表的IPCC报告,如果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温升愿景,负排放技术不可或缺,在采取节能以及零碳能源等措施后, 剩下的碳排放只能通过负排技术解决。爱丁堡碳管理中心(ECCM)创建的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情景模拟显示,碳汇和减排不应该是对立, 而是互补的措施。

2)森林的碳汇功能在UNFCCC 和京都议定书得到明确肯定

造林和重新造林是最便宜的方案,每去除一吨 CO2 的成本在10美元到几十美元 之间 。理论上,地球上仍然有近10亿公顷的土地可以种植新的树木,从而使地球上能够支持树木生长的土地总面积达到44亿公顷。一旦成熟,新种植的5000亿棵树可以储存2000亿吨碳。而最昂贵的NET方案是直接空气捕获(DAC),此方案涵盖了一系列的工程化系统,包括先从空气中去除 CO2,再将 CO2埋在地下的旧油气储层或咸水含水层中,成本高达数百美元一吨CO2。

就成本和碳去除潜力而言,介于造林和DAC之间的方案是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技术。这项技术是通过在发电厂燃烧植物燃料或生物质来发电,但该过程产生 的 CO2 并没有被排放到大气中,而是被泵入地下,每去除一吨 CO2 的成本估计在100~200美元。

整体来讲,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正在开发中,但成本昂贵、能耗高、风险大,其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证实。把净零排放目标单独建立在这些不确定的未来技术上具有较大风险,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林业碳汇将与其他负排放技术组成有效的NET组合,并在“碳中和”过程 中扮演重要角色。

3)作为为数不多的负排放技术之一,林业碳汇在“碳中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的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使得森林发挥着碳汇的作用。在热带土地重造林的每棵树的成本仅为0.10美元,因此,低成本的林业碳汇构成了净零排放技术路径中负排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林业在经济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能源独立方面具有多维度的价值,该价值将强化林业碳汇的经济可行性。

A、经济价值

为林区的农村人口提供潜在的收入,有助于提供建筑材料等。

B、适应气候变化,防治荒漠化

多用途种植有助于防治脆弱地区的荒漠化和侵蚀,保护森林有助于防止地表侵蚀,调节水流、限制滑。

C、 实现能源独立

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有助于以适中的成本提供能源(如生物质能),减少该国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

4)随着国内“碳减排”新政策的不断出台,预计林业碳汇将迎来新局面

在国内,目前林业碳汇的开发体量较小,截至2017年3月CCER窗口暂停申请前,中国林业CCER项目仅公示审定98个,备案15个,签发三个。

自2017年始,国家出台一系列与林业相关碳减排新政策。

2017 年7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17-2018年工作计划》,目标增加森林碳汇,稳定湿地碳汇,推进碳汇交易。

2018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致力于形成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林业碳汇系列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部分的内容:林业碳汇的范围。

林业碳汇系列1---林业碳汇的定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