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劳动节|一览《清明上河图》打工人众生相

2022-04-29 15:48 作者:聚象数字科技  | 我要投稿

就要到“五一”劳动节了,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沉浸特展先在这里祝各位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们说一声节日快乐,大家都辛苦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祖龙ACMALL: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特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按照社会身份划分为士农工商,这次我们就从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开始,一窥五百年前劳动人民的大致生活样貌吧。

士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运转一个庞大的王朝,效率高的基层组织必不可少。

除了远在朝堂之上的大官豪士之外,混迹于市井的巡检司,也是维护大明社会稳定的一大力量,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基层公务员”。

明代的巡检司在地方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明朝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当于今天的基层派出所,多驻扎于市镇、关口及较为偏僻的地方,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基层公务员”巡检司


农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苏州人嗜茶成风,《清明上河图》中多处出现喝茶的场景。现存明代茶书有三十五种之多,占了现存中国古典茶书一半以上。

而采茶则是一件辛苦的细活,茶农采茶常常是踏着露珠而行,背着茶篓穿梭在青绿的茶树间,熟练的手势在绿叶间上下舞动,一个个茶芽送入茶篓。

茶叶从鲜叶到干茶的变化过程,其中的辛苦只为那一杯甘甜爽口的茶汤。

松萝茶室

工精裱名公书画,手卷册页单条

苏州装裱是南派装裱的代表,又称“苏裱”、“吴装” 。

“吴装” 技艺大家、泰斗谢根宝认为:“修复旧画,比之如疾求医,需观其色,切齐脉,对症下药。揭必净,洗必清,配必同,全必陈。”

历代“吴装”妙手,都有一套修复古旧书画的娴熟技艺,一幅陈年书画,即使残缺破损,一经装裱匠人的妙手,即可起死回生,竟成完璧,充分体现了吴地文化的地域特征和工匠精神。因此,“吴装” 又有“书画郎中”之赞誉。

明朝平民在品茶

商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南北杂货”就是经营南方出产的和北方出产的各类食品、货物的店铺,也是现代百货商场的雏形。

明代中后期苏州有个弃儒经商的著名商人孙春阳开办了一个杂货铺,他借鉴了衙门经营管理办法,开创了超市化经营的商业模式,使杂货铺经营了两百多年长盛不衰。

匆匆五百年后,勾栏瓦舍都已做了古,劳动人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却代代传承了下去。

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



闲话劳动节|一览《清明上河图》打工人众生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