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片只有0.7%,合理吗?
两部今年进口片的重头戏马上要上映了,《奥本海默》和《芭比》。

我本来想说提前去看下芭比,结果一搜后天才上映,而且排片少得可怜。我们台州这只有21号当天平均每个影院安排了两场,之后22号开始都是一天一场,23号就仅剩两家影院还在上映了。

全国更夸张,这个暑期档《芭比》的整体排片只占0.7%。对在欧美圈口碑话题爆款(烂番茄新鲜度89%、MTC评分81)的好莱坞年度巨制来说,排片率不足1%确实显得有点不可理喻了。

但我没有要帮《芭比》打抱不平,而是看到网上的嘲讽和质疑有话想说。
尤其是上午看到首页很多人调侃,反讽说“好莱坞电影到底咋啦?中国观众为啥不爱看好莱坞大片了?”然后给出芭比的排片数据,想引导大家这是官方在故意淡化好莱坞的影响,还扯说什么是故意要与世界脱轨,阻碍大家与国际交流。最后总结出心得“真的太无力了,与世隔绝”。

然后我给她的回复是,“但沈腾在下沉市场确实有票房号召力,封神这种大片也一样,普罗大众对芭比感兴趣的确实少,排片还是影院出于盈利的因素居多,政治层面是次要的。”


这的确就是我的真实想法。今年的经济不如预期大家都知道,所以一切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做法相信都是官方鼓励的。影视行业也一样,好莱坞如果真有本事继续拍出以往那样的好片子,只要质量过硬,让大家心甘情愿走进电影院消费,我不认为哪个主管经济的部门会反对。
但真实现状就是,我的印象里内地每年进口片配额是34部的,但我查了一下,2023年光上半年就上映了44部进口片,其中包括《黑豹2》、《速度与激情10》、《银河护卫队3》、《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蜘蛛侠:纵横宇宙》、《闪电侠》、《小美人鱼》等等。给我的感觉就是,来吧,你们也能捞钱,只要能救活经济,那就都来吧。做到这样了如果还被嘲讽“与世隔绝”,那未免也太冤了。


而事实上,最终这些好莱坞大片的表现是,除了《速度与激情10》票房近10亿,其他均不复往日风采,正在上映的《碟中谍7》截至目前也只卖了2.3亿人民币,全球首周票房2.35亿美元也远不及预期。刚上映那会儿国内排片有26%的,但逐渐影院也把排片给了上座率和票房更好的几部国产片。

其实这部片上周六我也去看了,制作水准还是在线的,大场面也依旧刺激,但不管是演员还是剧情逻辑都已经让我提不起兴趣了。看得出来阿汤哥拼尽了全力,甚至可以说是搏命演出,但实在是老态尽显。传统的追车戏码,以及火车顶打斗真的看得太腻了,以及一把钥匙就能掌控世界的逻辑也真的很难说服我了。



相信逐渐感受到对好莱坞审美疲劳的远不止我一个人,更何况,这些大片的男女主本身也并没有令我觉得“美”或者“有魅力”。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实在对好莱坞是否应该表明立场不敢兴趣,你们是不是为了巩固基本盘我真的一点都不在乎,我更关心的是这2小时内我是否有赏心悦目、血脉喷张、紧张刺激的体验,或者充满哲理给我启迪、又或者让我捧腹。我不是公众人物,我是不可能为了凸显标签或者彰显立场强迫自己买账的。
总而言之,好莱坞假如能重现辉煌拍出一些好剧好电影,我实在想不出要拒绝的理由。但如果还是换汤不换药一直拿老一套来糊弄,那实在抱歉,我跟你们非亲非故,还不是一个人种,我干嘛要为了你们的利益无脑追捧。


国产片假如真的在崛起,甚至有一天走到文化输出的那一步,那当然是喜闻乐见。举个不恰当的说法,如果有的选择,谁愿意千里迢迢离乡背井?



最后,作为诺兰和高司令的粉丝,《奥本海默》和《芭比》我都会去看的。

假如是烂片或者没啥新意千篇一律的东西,大家也没必要口下留情。但如果真如烂番茄影评说的“注定会成为历史上的经典”,能风靡全世界的好莱坞暑期大片,那么也希望内地影院多给点排片。


让国产电影跟好莱坞大片在这个暑期档来一次真正的较量,看第一回合胜负如何?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输在哪或者赢在哪,就可以一次比一次更好。
更多欧美资讯,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