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妈妈听信育儿培训机构忽悠,致三个月大的孩子死亡

前几天,小辣椒看到一件匪夷所思到离谱的事情。
一个母亲因为参加网上的付费睡眠训练,在自家 3 个月大的孩子趴着无法动弹时,放任孩子哭喊并听信付费群里的网友,最终导致孩子死亡。

按理说死了人,培训机构不管怎么样,都该表达下同情和反思吧?
这家名为 “ 芝士小馄饨 ” 的睡训机构反倒发起了严正声明,说有人造谣,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甚至还反手在剩下的家长面前玩起了威胁。

开网课、搞培训,你不靠专业资质背书,反倒靠 “ 信我你留下,不信就离开 ” 这种神棍式的口号去维持支离破碎的权威性?
看来这个 “ 芝士小馄饨 ” 团队自己都觉得专业资质无法说服他人了。。。那正好,咱就看看他们到底专不专业。
本文素材取自公开可访问资源,包括并不限于各引擎抓取

“ 芝士小馄饨 " 是一个育儿经咨询团队,成立于 2018 年,活跃在微信公众号、知乎、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各大平台。
他们的公众号已经因为举报过多被封号▼

创始人 " 馄饨妈妈 " 以及她的丈夫 ” 馄饨爸爸 “ 是两名美国毕业的博士,自称有先进的美式育儿经验与美国红十字会认证的保育资质,为中国家长提供各种婴幼儿问题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个公众号的前身,是留学信息咨询,只是顺便做做宝宝睡眠引导咨询。
芝士小馄饨在公司化前的公众号▼

一般来说,这种业务跨度如此之大的公众号,背后必然有一家类似 ” XX 文化 “ 、 ” XX 传播 “ 的公司, ” 芝士小馄饨 " 也不例外。
" 芝士小馄饨 “ 的主体是上海昶美文化传播,法人杜聪,他们号称团队的育儿师全部获得美国红十字会高级育儿师认证。
芝士小馄饨在主页上也把这个认证吹的神乎其神。

但小辣椒看了看他们用的原网页,却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从业资格认证。
简单说,这就是个面向青少年的培训课程,只要支付 49 美元,上完网课,就能获得电子版的 “ 高级育儿证 ” 。

对,你看错,就是那种打打卡就能拿到的认证,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甚至母婴育儿咨询都不做在他们的经营范围内。
天眼查上显示的上海昶美文化传播经营范围,今年 3 月 12 日之前,这家公司根本就没有咨询类业务。
现在也只是象征性加了个健康咨询和母婴用品零售▼

小辣椒查了下他们的公司地址,公司地址还是个园区注册地址——这儿有 10669 家公司挂着。

也就是说,芝士小馄饨没有专业的育儿知识,公司也没有相应的经营项目,甚至公司都没个固定的地址,只是拿着一个青少年保育教程在网上忽悠家长罢了。

但昶美文化的法人杜聪,倒是有点意思。。。虽然各大社交网站查无此人,但在搜索引擎里可是个励志人物。
不过不少网站都开始删除这篇文章▼

这篇励志鸡汤文靠看似详实但很难查证的内容堆砌,唯一有用的信息是没出现在天眼查里的 “ Amyrick 国际教育创始人 ” 。

顺藤摸瓜,小辣椒找到了Amyrick 国际教育的脸书主页。

别看国际教育几个字高大上,其实干的只是私人留学中介的活,不少留学生都会靠对流程的熟悉为国内学生写留学申请,赚个信息差的钱。
折返国内找到 amyrick 淘宝店铺上的服务介绍▼

小辣椒还在他的淘宝店铺里发现了一个导师列表,上面的人不是哈佛就是南加州,还全是擅长写作的。
这就很让人费解了,留学中介这活也就够点生活费,哪有什么所谓的导师陪你玩一千词几十美刀的游戏?

虽然没有完整名字,但我还是反搜出了这些 “ 导师 ” ,发现其实这个机构就是按着真实人物经历九实一虚地修改一下,用来包装团队资源,糊弄买家。
像这个小哥,除了毕业学校从圣何塞改成了哈佛,其他全是真的。。。

另个人的改动就要多些,从法考导师被改成了作文导师,还被安了一个写作中心的单位。
赚信息差的钱不是错,但他弄出这种根本不存在的 “ 专业团队 ” ,难道不怕被抬么?

不说别的,杜聪这个 Amyrick 的欺骗行为是跑不了。。。
在 Facebook 上翻到的杜聪照片▼

比起 “ 人在美国,公司是壳 ” 的法人,芝麻小馄饨的实际运营者, ” 馄饨妈妈 “ 和 ” 馄饨爸爸 “ 在履历上的问题更多。。。
这对 ” 馄饨父母 “ ,公开落实到个人的信息并不多,但考虑到这两位都是博士,应该能留下一些学术痕迹。
在 ” 芝士小馄饨 “ 写在知乎上的一篇自我介绍里提到了这么一些信息:本科就读南非罗德斯大学,博士就读美国罗德岛大学。

好在两夫妻在 “ 芝士小馄饨 ” 的小红书上出镜还算频繁。

于是。。。我还真就找到了这对姓为 Chapman 的夫妻:女方在罗德斯大学毕业,在罗德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男方在罗德岛大学拿到了研究生学位,博士在读。
唯一不同的是毕业时间比馄饨妈妈宣称的要晚一年。
有了姓名,就好办了:2011 年南非媒体刊登了一篇和馄饨妈妈有关的报道。
根据报道, 2005 年 14 岁的馄饨妈妈来到南非,为了找在罗德斯大学任教的父亲。

此后她不仅入学了父亲曾任职的罗德斯大学,并顺利直博,甚至最近一篇论文里,父亲也是共同作者。
大家记得之前馄饨妈妈提到了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 Angela 女士么?
从报道的信息看馄饨妈妈只会在 Angela 女士家待到 18 岁, 甚至她在南非满打满算也只呆了八年。
馄饨妈妈结婚前姓 Liu ▼
馄饨妈妈口中 Anglea 女士的女儿,宝宝手语学者,实际上也只是一位全职妈妈。。。

扒到这其实差友们发现了,馄饨妈妈也是靠改编来博取信任。
2017 年,馄饨妈妈博士毕业,同年第一个孩子出生。或许出于避嫌,她将毕业时间 ” 提早 “ 了一年;
为了更好地获取家长信任,她可以把青少课程吹的神乎其神,随意去修正自己在南非呆的时间。
一个所谓的育儿导师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在履历掺满了谎言时,还有敢相信他们么?

如果说履历问题扒起来太累,其实家长对他们的言论稍加思考,也能发现矛盾的地方。
在需要一个安全第一的人设时,他们会告诉你: “ 万分之一概率的风险,都不建议做 ” 。

可当想让别人对他的睡训课感兴趣时,就开始反复强调趴睡好处却对风险闭口不谈?
连成年人都知道趴睡会压迫心脏,对身体不好,反而要让身体脆弱的婴儿去趴呢?
俯睡占了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绝大部分▼

芝士小馄饨一方面在标榜自己用的不是臭名昭著哭泣免疫训练法。

另一方面用最轻松的语气说着最残忍的话,做着哭免的事。

与开头妈妈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可芝士小馄饨的咨询价就在自相矛盾中水涨船高,从 18 年的 600 元 10 节课成了 1 节课 699 元。

可能会有差友认为这么贵,为什么会有人买?
引用一个豆瓣网友的话,养孩子真的是一件心力交瘁的事,父母需要付出的太多了。。。
孩子自己好好睡觉根本是他们不能抵挡的诱惑。

人们总说母爱伟大,因为母爱是每位母亲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是柔软的、温柔的,不计得失、美丑,发自内心对生命的慈悲。
但大部分人在做父母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经验。

当他们面对各种没有想到的困难,求助于的互联网时,就会看到一个反复出现的声音:
” 你没错,你该得到解脱,付出金钱,过自己的生活去吧!

不断地向你重复: “ 这才是正确的,错的不是你,是世界。 ”
“ 看 ~ 不闹的宝宝才可爱 ~ ” ▼

还要教你如何给各种阻力洗脑:渗透、输入、强化。
以 “ 科学 ” 的名义将矛头指向已经成功养育子女的长辈▼

被毁掉的,不是她所谓的 “ 好妈妈 ” ,而是一个才 3 个月的孩子。
现在互联网发声的成本太小了,给自己加个 V 认证也许就是杜聪几千块找代注册公司的事。
可依赖互联网错了么?
这篇文章所有的信息来源都是网上的公开资料,也依赖着互联网。
什么是天使?难道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宝宝就不是父母的天使了么?▼

依赖互联网没有任何错,错的是只依赖互联网。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信息,但同时也有人用互联网发布信息。这些人中就存在着一些利用信息差包装概念,只为了获取利益的人。
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这次的 ” 芝士小馄饨 “ 团队本身的信息就是有误的,同时因为婴儿不会说话,酿成了一出悲剧。
前面这一通扒皮下来大家应该也能发现,管他是 XX 博士,留学 XX 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他们在育儿方面 “ 芝士小馄饨 ” 也不见得比普通父母强。
也许信息差的事儿咱们普通人很难判断,但我们在选择是否信任这样的网络 “ 专业 ” 团队时,可以维持这样一个原则:少在意他是什么人,多留意他干过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