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的南京存在感这么低?谁的锅?

我觉得up主说的很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除了南京以外虽然有很多“帝王之宅”,但从没有过“龙盘虎踞”一样流传之广的千古名句,同样没也有那个城市遭受过千百年来发生在南京身上的数不尽的伤痛。“天降大任”不过如此。
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南京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又为什么大家印象里南京从来没有防守成功过,又为什么建都于此的王朝短命。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是形容南京的紫荆山(钟山)和石头城地势险要。请大家翻阅一下六朝时南京地图,可以发现当时的长江比现在宽阔很多,如今的下关区(现在没了)、建邺区几乎整个泡在长江里,鼓楼、江宁部分区域也是,所以孙权所建的石头城是一座扼守长江的要塞,而不是如今在城市里的遗址,如今南京内城墙的北段也是临江。同样玄武湖也是直通长江,成为水军的天然良港,与石头城配合进攻退守自如。
南京的城防很大程度上基于长江天堑。上面提到了,曾经的长江更加宽广,更加湍急,你想50年代修建长江大桥都十分费力,更不用说两汉六朝时候的技术更难渡江。曾经泰州就是出海口了,南京至江阴段水流湍急,几乎无法渡江,所以不用重兵把守便可安稳东部。南京上游的南岸(芜湖马鞍山)多数时期也有掌握,即使交战也能凭借水军优势破解北面攻势。再往上游的荆襄武汉也自成体系,再往上的巴蜀更是易守难攻。
以单一城市论南京也有不错的城防优势,对比一下其他两个著名都城长安洛阳(北京虽然历来是北方重镇,但是近一千年才发展起来,所以暂不讨论。)洛阳居天下之中,河流交错水运便利,所以可以成为都城。然而地势平坦,洛河也远不及长江,居中就意味着处于四战之地,只有你军事实力强盛时才可长久定都,一旦衰败就无法挽回,东汉的兴衰是最好的例子。长安单座城市也不行,但优势在于位处关中平原,只要西部扼守几个关口,东部把守潼关黄河,就可凭借关中的人口物产长久安居。南京北临长江水源不愁,东南各有多座山脉提供木材石材巩固城防,南有良田解决温饱,所以单一城市的优势最大,以此“易守难攻”。
那为何大家印象里南京从来没有防守成功呢?只要对比一下就会看到,定都南京的王朝均处于乱世或者四方割据时期,那么“大一统”的说法就无从谈起。想要真正拱卫南京,大家肯定也听过“守江必守淮”,江北淮河南岸同样至关重要。但南方王朝往往就是无法立足中原了才会南渡,所以对于北方的控制力就无从谈起。南京本来就是最好的备选方案,如果都能在长安定都谁会来当时落后的南方呢。唯一的大一统王朝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但后来迁都北京,重要的原因是懿文太子朱标过早去世导致朱棣等其他亲王有“篡位”之心并最终成功,但即使北迁以后南京也成为留都,和北方享有同样的机构班底。
近代大家最熟悉的两次南京沦陷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天京沦陷和1937年南京沦陷。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当时的天京孤立无援同时元气大伤,清廷不惜卖国也从西南东南方向同时进攻,就算陷入绝境太平军也英勇抵抗数年。日本侵华同样是从东面的海上发起进攻,这是古时候从没有过的问题,果军过于拉胯的防守和👴🏻先溜了一般的儿戏导致南京几乎毫无防备的迅速落入敌手。
综合来说,古今沧海桑田,南京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大家无法直观想象“虎踞龙盘”是怎样的情景,也难以理解。不过衷心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希望大家能喜欢各自的家乡,也欢迎大家来南京旅游!